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4-10-27 00:00:00安永友
传承 2024年2期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丰富而多维。历史的继承和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五个认同”是其关键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价值导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淀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呈现出的自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各族同胞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其提供法治基础。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基金项目]广西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现实路径研究”(2023ZDDY010);广西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赋能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GXSYXT202426)

[作者简介]安永友(1991—),河南汝南人,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4.02.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过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从理论、现实与实践这三重逻辑体系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逻辑: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由梁启超率先提出来的,是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各民族间交融汇聚的产物。在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中,“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包含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心理归宿,又有集体身份认同的含义[3]。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对于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群来讲,在形成民族心理、民族习惯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文化基础。

“大一统”的观念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中国各民族在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事实上的中华民族。“夷夏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兼容性。合乎华夏礼仪的族群,被称为“华夏”或者“中国人”,这就弱化了血缘关系的羁绊,从遵从礼仪方面来进行分辨,这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提供了更加宽泛的标准。“行周礼者为华夏,拒斥周礼者为夷狄”[4],这也说明了早在春秋时期判定民族的标准是以文化制度为主而不是以血缘为主的。

据统计,马克思、恩格斯涉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文章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有360多篇200多万字,这些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5]。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在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方面,民族不平等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民族不平等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人类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解决。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6]。民族内部的阶级问题得到解决,民族之间的问题就会随之解决,因此,民族问题应该上升到社会革命问题上来处理,这样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都能够提供相对科学的思路。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7]在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融洽了民族关系,构筑形成了一个具有守望相助特质的大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8]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融合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之间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融合发展,这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和发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内容:切实增强“五个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9]。“五个认同”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

第一,“五个认同”中,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居于首位,其表现为对国家的信任和忠诚。国家是祖国的外在表现形式,公民借由国家这一政权形式来真切体会和感知祖国,并通过拥护国家政权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要完整准确把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主人是各族人民,要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切实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第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对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各民族在政治上平等、经济上互助、文化上互学,血缘上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三个离不开”的紧密关系。因此,各族同胞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实现繁荣与发展。

第三,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协同发展的关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各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承认各民族自身的文化,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让各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有归属感。其次,是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各民族在承认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对其他民族文化有尊重之心,民族文化只是呈现方式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各族同胞既要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也应允许其他民族找到文化归宿,对相互之间的文化进行承认,并给予尊重。最后,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最深层的独属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这也为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文化滋养,进而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

第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各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认同。建党1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切实将人民群众的诉求真正当回事的政党,是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的政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是真心将人民群众当作国家主人的政党,人民群众也必定拥护这样的政党。

第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各族同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各族同胞应倍加珍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过程中,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不断发展和突破自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服务好“两个大局”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10]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也能为处理国际社会的民族问题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中华文化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解决民族问题的特有方式。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凝练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律性认识为解决现实中的民族矛盾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中国人一直强调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家与民族问题时能够顺利解决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强调换位思考,尊重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这在服务国际大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中国素来以和为贵,能够做到互相尊重、换位思考,真正实现了全世界各族同胞间的交融发展。

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宣传中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这既是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向世界提供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中国智慧。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各族同胞的利益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各族同胞对中国的发展逐渐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以自身经历为依托,分享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时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为国际社会处理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二、现实逻辑:夯实“五大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70多年的历程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政治体制方面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华民族特色的政治体系;在物质方面积淀了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让各族同胞能够享受到时代红利;在民族意识方面,各族同胞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实现了民族意识的融合;在社会基础方面,各族同胞接续奋斗,构建出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在法治基础方面,各族同胞自觉拥护法律、遵守法律,用法律武器捍卫着自身权益。在夯实“五大基础”的过程中,各族同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逐渐加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印证了在整合民族利益关系、实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推动实现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的有机统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通过推动制度体系的完备与有效运行,进而将制度效能完全发掘出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各族同胞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的形式得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的同胞发挥其具备自身区域特色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维护了国家统一与地区繁荣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族同胞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发展。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有专门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出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运转,以期实现治理效能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将维护治理体系的权威当作重要的事项来抓,保障了各族同胞的合法权益。

中国共产党在完备制度体系与构筑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综合发力,在处理民族问题、整合民族利益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真正做到了民族间平等相处、团结友爱,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要素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包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示范区建设夯实物质基础。”[11]如何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成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在全国各族同胞的思想中铸牢,这不仅需要思想上的塑造,而且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同胞,通过艰辛探索,顽强奋斗,逐渐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各族同胞政治上得以翻身、经济上得以提升、精神面貌上得以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得到快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得到显著改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经验日益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构建了更多的思路与举措,这使得身处恶劣环境下的各族同胞拥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各民族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在不断提升。

当前,党和国家对于民族地区同胞生活环境的改善将投入更多资金,民族地区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具发展优势。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

在5000多年的融合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族同胞自然而然地结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步入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自觉”的中华民族观念。中华民族在“自在”与“自觉”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积淀,从中华民族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衍生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并逐渐走向“自强”。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结构中,各族同胞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统一意志的族群。

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上有着较为普遍的“大一统”思想,这主要是各族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思想。春秋时期的“华夷之辨”,形成了通过地域、血缘和文化上的互动而产生文化认同的华夏文化;秦汉时期,由秦始皇建立起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真正实现了“大一统”的目标,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思想文化层面逐渐得到了全国各族同胞的认同,这也促成了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的形成。

步入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开始由“自在”民族发展到“自觉”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开始形成,并且由族类与王朝的认同转化为对现代的民族国家的认同。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各族同胞奋勇抗争、众志成城,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国家的Iz2N5p54BCr5jt8bNhoJMw==文化符号不断凸显,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升到了国家高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方案,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稳固,并且在执政过程中不断维护各族同胞的权益,与全国各族同胞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进行着“自强”的相关实践。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多元一体’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破解中华民族构成难题的解读途径,给予中华民族的实体性质以丰富的历史佐证。”[12]56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心理,这需要各族同胞去认同与尊崇,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果各族文化不被其他民族同胞所认可与尊崇,那么就没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表现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上是非常契合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积聚了各民族的共性,各民族在长时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民族心理与民族习惯,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产生的重要原因。各民族间存在着共性,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进而产生文化基因纽带,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动力,还增强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一旦形成,民族心理也将随之产生。当不同民族的同胞形成了相同的文化心理,那么在自我认知方面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民族属性,这就逐渐形成了各民族间相互离不开的局面。多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具有普遍性的中华文化随之形成,这为各族同胞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基点。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各族同胞在处理各类问题时都应该自觉按照法律做事。只有遵守法律,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够更有保障。依据法律治理民族事务,就要帮助各族同胞养成法治思维,让他们自觉学习法律,夯实各族同胞的法治基础。

各类民族法律法规共同构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根基,这些法律法规使得各族同胞在意识层面达到了认同,确保各族同胞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因此,从制度层面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铺设坚实的根基。

各族同胞要将各个层面的法律法规,真正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出法律的效力,让法律真正保障民族团结。各族同胞也要将各项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切实学习法律、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和用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实践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一)牢固政治基石: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将民族工作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主动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少数民族干部,确保党的民族政策有人懂、有人抓,只有这样民族地区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各民族之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共同发展,不断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此外,具体的地方性实践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出台相关政策,并将这些政策科学地贯彻实施,以更好地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石,进而促进各民族在一个安定、团结、平等的氛围中不断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夯实经济基础: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14]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发展,为了让各族同胞能够真正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必须壮大经济基础,让政府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民族地区,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15]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将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缩小,就容易造成相应的经济失衡,甚至造成民族关系及地区间关系的失衡。

基于此,要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打牢,这是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持续发力,给予民族地区相应的政策倾斜。首先,让民族同胞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此基础上,民族同胞在经济发展上才不至于与其他地区拉开太大差距。其次,少数民族聚居区要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要真正地让少数民族的特殊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衔接,真正让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再次,全国要有“一盘棋”的思维,要真正地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互协作起来,真正将全国各地的发展优势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全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当地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通过政策层面的倾斜,不断补齐各民族间的发展短板,进而确保各民族间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系牢文化纽带: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增进文化认同,只有各族同胞间能够达到文化上的认同,对于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以及情感表达有相一致的情感时,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首先,文化认同作为各族同胞团结协作的重要基础,它代表着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认同。如果缺乏文化认同,就可能造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弱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不断增强各族同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其次,文化认同需要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要将文化认同与时代发展相衔接,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不断将各族同胞的文化进行传承发展,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花园”,持续推动民族工作健康发展。

(四)推动命运共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7]为保证民族工作健康发展,更好推动各民族间的融合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交流机制。首先,各民族同胞要主动走出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理解各族同胞的文化心理,真正做到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其次,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各民族间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可以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可以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将经济与文化的活动良好运转,更好地增进各民族同胞的交流互动。最后,各级政府在相关民生政策方面,要多加引导与鼓励,将各类民生政策执行到底,让各族同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族同胞朝着交往交流交融的健康方向发展。此外,各民族之间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只有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达到融合发展的目的,既能在经济领域进行沟通合作,又能在文化交流领域进行互相推介。要在交融中谋发展、谋突破、谋创新,不断夯实地区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各民族间的团结进步,进而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3] 张伦阳,王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J].民族学刊,2021(1):10-18.

[4] 张践.浅析孔子的民族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孔子研究,1987(3):18-24.

[5] 周传斌.略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研究学科的关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21-2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

[7]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4.

[8]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3):4-8.

[9] 张京泽.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N].人民日报,2022-07-13(11).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0.

[11] 黄仁佳.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路径研究:以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工作为视角[J].传承,2022(4):90-97.

[12] 王星,秦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关联逻辑:理论、历史和现实[J].传承,2022(4):81-89.

[13] 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14] 习近平.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EB/OL].(2017-11-23)[2024-01-12].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63133.

[15] 孟祥宁.边疆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3(4):123-130.

[16]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7] 习近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报,2022-07-16(1).

[责任编辑:廖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