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4-10-27 00:00:00刘晓红周艳韦明耀
传承 2024年2期

[摘 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汉语专业专任教师的教学疑难问题,文章基于“受众本位”视角提出:高职院校运用“加法”拓宽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广度、运用“减法”提升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凝练度、运用“乘法”延伸汉语专业课程思政深度、运用“除法”优化汉语专业课程思政使之适度等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受众本位论”;课程思政;汉语专业;实践

[基金项目]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受众本位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21YZKCSZB06)

[作者简介]刘晓红(1979—),湖南永州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周艳(1976—),广西全州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通信作者]韦明耀(1981—),广西马山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4.02.012

“受众本位”是新闻传播学领域里的一个理论,是与传播者本位相对的一个概念。文章以受众为主体来制定传播原则,以此分析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播者双向互动的作用和效果。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借鉴传播学原理中的“5W”模式来明确沟通计划和内容。“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要素基本吻合,“谁”就是传播者,映射到汉语专业课程中教师就是思政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思政元素等各类信息的挖掘、采集、加工、融合和传递的任务。“说什么”是指传播的信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肢体语言表达及课堂的教学资源(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什么渠道”是信息传递所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各门专业课程的教案、教学进度表、课程标准、教学PPT课件均是课程思政信息的传播媒介。“对谁”是受众,教学中就是学生,他们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取得什么效果”是课堂信息到达学生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教学思政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

坚持“受众本位”的课程思政实践,即以汉语专业的大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课程思政,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不仅要从传播角度思考“我要讲什么”“大学生想听什么”“我要如何讲”这三个问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关注焦点、情感需求、心理特征、接受心理等,把“自己想说的”转化为“对方想听的”,以回应大学生的关切,选择契合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心理需求、恰当的思政题材和元素来推动课程思政,增强课程思政的引导力、传播力、亲和力、吸引力,让思政内容更好地入脑入心,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

一、当前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通识课等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在当前全国上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热潮中,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落实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汉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尚未形成

高职院校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其专业课程设置占比达80%以上,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精品课程思政教材和思政课堂、思政示范课程打造数量较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与汉语专业大学生实际困惑、需求脱节;部分专业教材中含有思政元素且呈系统化的较少;凝练遴选课程教材思政元素,构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尚未形成。

部分专业课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较为薄弱。专业课教师队伍思政教学的意识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部分专业课教师大多集中在专业知识“教”的设计上,较为忽略思政的融入,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一般以课堂为主,较为缺乏实践环节。此外,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难以客观评价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难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汉语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融合度不够

部分汉语专业课教师囿于自身的授课方法和技能,课程思政的融合度不够。一是未能掌握课程思政的源头活水,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得不多不深,加之缺乏课程思政的运用“术”,导致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未能有机融合。二是缺少深入调查,不知学生受众所思所求。不少汉语专业课教师身兼数职,加之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跨地甚至跨市两校区乃至三校区办学,无暇深入汉语专业大学生中开展思想现状调查,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之困、思想之惑、发展之难等新问题,课程思政教学与大学生需求契合度不够,课程思政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难以满足学生对当代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需求,“切实管用”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三是日常课程思政教学的手段与方法较为单一。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即通过“思政好材料”“好问题”架起学生起点与育人目标之间的桥梁,然而因课堂思政元素匮乏,缺少“好问题”的引导,课堂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传者本位”教学模式,较为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以致师生之间双向交流欠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欠佳。

(三)汉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较为不足

教师是实现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部分汉语专业课教师思想水平参差不齐,大多还秉承“一技之长才是立足社会的法宝”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专业技能,较为忽视思政要素的融入,认为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是思政课教师及学工团队的工作范畴;有的教师囿于有限的思政教学经验,较为缺乏思政教育融会贯通的把控能力。汉语专业课堂上主要以传统讲授方法呈现教学内容,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有限,使得课程育人效果不够理想。

二、“受众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对策

高职院校汉语专业应紧紧围绕大学生这一整体受众主体,深入挖掘汉语言民族文化中的思政资源,做好汉语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精准发力,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驾齐驱,打造有广度、有凝练度、有深度、有适度的魅力专业课堂,以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一)运用“加法”拓宽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广度

部分高职院校汉语专业教师课程思政主动性不强、讲授方法和技能欠缺的背后原因更多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未能占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导致课程思政无从下手。张劲枝等提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方法,即坚持全面挖掘、精确挖掘、系统挖掘、协同挖掘的原则[6],以此保证思政元素与资源的充分性。同时,还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运用“加法”拓宽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广度,达成课程育人的效果。

一是提高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教师是影响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因素,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者。提升汉语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水平,是该专业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组织汉语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时事政治、当前国内外思政教育形势,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解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激发教师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系列教学培训,邀请思政专业人士指导汉语专业教师及时了解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提高其思政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应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可以派出思政教师参与汉语专业课堂,把脉汉语专业课堂教学思政元素融入状况,与汉语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如何将新的时事政治融入课程。最后,举办校际课程思政交流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二是从汉语专业大学生视角挖掘思政元素,关注其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大学生的人文背景、教育背景、关注点、接受心理,从其认知意趣角度广泛搜集思政元素为教学所用。其一,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基于师生和谐关系下,教师可以通过关注汉语专业大学生热衷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学、影视作品等话题和领域,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并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贴近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其二,教师可以利用汉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优势,引导他们深入研究思政领域的经典著作和理论,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通过阅读原著、撰写论文、交流讨论等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并思考这些理论的核心观点和时代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政素养。其三,充分发挥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如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思辨方式,思考文学作品背后的思想,分析语言文字背后的审美情感和思想价值,引导他们反思语言背后的思想道德内涵。其四,积极鼓励汉语专业大学生参与支教、环保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让他们感受到社会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五,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辩论赛等活动,邀请思政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学生分享和交流,让其接触到前沿的思政理论和观点,拓宽其视野,引导其在实践中思考,进一步提升其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影视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给他们,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汉语专业大学生的视角挖掘思政元素,既是一种创新性的学术探索,也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这种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汉语专业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还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是深入挖掘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汉语专业核心课程中本身蕴含的内在的、丰富的、专业独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深入挖掘文化类课程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理想人格等内容,充分发挥优秀的思想、人物和作品的载体作用,引领汉语专业大学生领悟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类课程秉承“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基于情感体验深刻感受和理解作家、作品所彰显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语言类课程则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阐释,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中西辩证对比,培养汉语专业大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

四是深入挖掘丰富的地方特色民族文化。汉语专业课教师可立足广西民族文化背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丰富汉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结合其未来所从事的教师工作职业素养要求挖掘育人元素,在教学中引用身边的先进人物进行案例教学,以增强汉语专业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如通过视频播放30年资助2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广西“化缘校长”莫振高、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的第一书记黄文秀、边防海岛的最美教师范徽丽等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感染大学生心灵,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二)运用“减法”提升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凝练度

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堂一节课时长一般是40分钟,有限的授课时间不容许汉语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限拓展延伸课程思政内容。同时,当前汉语专业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是积极主动的“觅信者”,他们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对于有明显说教的信息具有较强的选择意识,会基于自己的思考和需求,独立、能动地选择信息知识。基于以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受众主体意识的考虑,对汉语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把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宏观规划和微观预设。如在师范类院校,专任教师要依据汉语专业及课程内容,结合学生未来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结合当下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凝练思政元素,从宏观和微观细致准确合理地做好教学设计,以保证教学和育人效果。

二是平衡教学内容讲授和思政教育时间的分配。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以课程思政成效为导向,秉承价值引领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还要把握好课堂的“黄金40分钟”,限时讲授,且要做好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时间分配,兼顾数量和质量,精准化投放与适时“撒盐”手段相结合,充分融入育人要素,并予以高度凝练,言简意赅。

三是调整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各专业课教师要依据新时代教育教学育人目标,秉承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任务驱动、学生翻转课堂专题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真情实感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取得言少而意丰的思政效果。

(三)运用“乘法”延伸汉语专业课程思政深度

高职院校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是实践课程思政的重要依靠力量。要确保课程思政理论深度的延伸和目标的达成,必须提升汉语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与教育技能。同时需要学校各层面用心用力用情,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在学生成长上花心思。

一是着力整合各类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汉语专业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单元或模块介绍和讨论思想政治理论、价值观念等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大学》等经典文献,教师提供指导和辅导,让其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汉语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设计针对汉语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涵盖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设计跨学科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思考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言与思想真正的互动关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讲授相关的思想性课程,开阔大学生视野,接触不同领域的思想观念,提升其理论修养。

三是加强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语言文化学习,组织开展思政理论的主题演讲、讨论会、作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定期开展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等话题的讨论与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分析的思想性作业,如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议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四是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对汉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课程设置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体系,确保其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定期检查评估汉语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与学校、学院的思政教育总体目标契合。定期评估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内容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其思想品德。定期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思政教育的特点、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态度变化和实际行为表现。同时,面向毕业生开展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估,观照思政教育效果。通过以上评估指标,逐步建立持续改进的汉语专业课程思政评估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四)运用“除法”优化汉语专业课程思政适度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实施过程中需优化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紧密结合汉语专业大学生现实需求,通过“除权重、除重复、除障碍、除虚设”,适度调整、优化课程思政内容。

一是“除权重”:根据汉语专业学生实际需求和汉语专业自身特点,合理分配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比重,促进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确保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实现。

二是“除重复”:精心规划教学体系,避免思政课程与汉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积极梳理与整合相关课程资源,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两大课程体系各具特色,互为补充。要注重更新课程内容,保持思政课程与汉语专业课程的鲜活性与时代感,确保它们的独特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成效,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入的专业素养。

三是“除障碍”:消除课程思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障碍,诸如教学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教学团队,着力构建思政元素资源共享平台,全面优化教学条件,确保课程思政具有良好的师资团队和优良的实施环境,为培养汉语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除虚设”:避免汉语专业课程思政成为形式主义上的虚设,要注重实质性内容和教学效果。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应该紧密结合汉语专业的实际需求,选取那些恰当的、与教学对象的认知、思维、关注点等匹配度高的“育人故事、为人处世的道理”等思政元素,有的放矢,精准投放,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除上述四条措施外,还要坚持课程思政的有机、自然和贴切。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是课程教学的价值旨归。课程思政不是新增课程、学时、学分,也不是照搬思政课内容到专业课中,成为思政课内容的“搬运工”,而是让教师头脑中时刻牢记育人任务,坚持大学生“受众本位”,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新挖掘专业课程内容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因时、因地、因材、因人挖掘并有所取舍,摒弃过多的思政目标,少出现与思政目标无关的内容,以高度浓缩、言简意赅的方式融入育人元素,担当“肩负育人职责、担当育德使命”的责任。

结 语

汉语专业课程的育人育才价值应通过汉语专业大学生这一受众“消费”来实现。“受众本位论”对改善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具有建设性意义,了解和尊重汉语专业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才能更好地达到汉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在汉语专业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作为知识、技能、价值观的传授者、引导者,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然后根据有差异性的各类学生来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有方、寓教于乐,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在汉语专业课程思政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先秦诸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7],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文化与专业特性,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万, 李亚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27): 100.

[2] 周艳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3):36-38.

[3] 杨波,苏波.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46-48.

[4] 蒲清平,何丽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09-114.

[5] 姜涛,孙玉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44-46.

[6] 张劲枝,范清义.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研究:课程改革视域下以机电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44-49.

[7] 张师伟,邵雪剑.先秦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历史影响[J].传承,2023(4):23-29.

[责任编辑:廖玉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