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起家和发展壮大的法宝。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关键在于坚持“求是”,方法在于始终坚守群众路线。彭德怀曾客观地自我评价:“我这个人,拿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很不够。但有一条我是做到了,就是敢讲真话,实事求是。”彭德怀一生务实有担当,反对空谈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人民做事、为人民说话,是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
搞清“实事”:“对一切事物采取老实态度”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褒奖。彭德怀特别注重了解实际、掌握实情,不唯书、不唯上、不虚假。他曾剖析自己:“今后须特别注意实事求是,不要虚假。只有讲真话,对一切事物采取老实态度,才主动而不被动。”
出生于湖南湘潭贫苦农家的彭德怀,自幼饱受磨难和压迫,有着强烈追求解放的意识。在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浸润下,彭德怀养成了刚直爽快、反对虚伪的性格。他上下求索,探寻革命真理。在段德昌的引导下,彭德怀大量阅读《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明晰革命方向。宁汉合流后,革命形势陷入低潮,党内出现了一些叛变者、消极动摇者、另立派别者,但彭德怀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他在平江发动武装起义,毫不犹豫地投入革命洪流之中,致力于“打通湘东与FtA6Qt1IwXBvBVNIe7RwJg==赣西朱毛取得联络”,因为他认为“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
彭德怀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敢讲真话、讲实话。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蔓延,中央红军的指挥大权落入由共产国际派来的顾问李德手上。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具体实际lbTxtGRi7pR+bwLtv1d0/A==,在国民党军以绝对优势兵力进犯时,强行命令红军坚守广昌打阵地战、消耗战。李德不仅坐在瑞金指挥军队进攻,甚至将迫击炮的摆放位置都在地图上作了规定。这种教条式的作风,让红军部队遭受巨大损失,历尽千辛万苦才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岌岌可危。彭德怀顶住“受公审、除党籍”的压力,历数李德的错误指挥,毫无保留地批判李德的这种教条式指挥。以彭德怀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以务实态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写给侄儿彭起超的家书里,彭德怀强调“我们又不是唯成分论者,这就是说,要看到每一个人的政治表现,言论行动是否一致,这就是要对每一个具体的人作具体分析”。
新时代新征程,说实话、办实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锤炼自身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经验表明,广大党员干部“靠实事求是吃饭”。坚持搞清楚“实事”,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全面把握事物变化带来的新趋势、新特征,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一旦离开了“实事”这个基础,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
坚持“求是”:“来不得半点主观主义”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坚持“求是”,就是指要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1942年4月20日,彭德怀为《调查研究》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指出,中央号召我们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这是对症下药。对症下药的这剂药就是医治主观主义、空谈主义,是理论与实际联系,提高同志政治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剂有效的良药。这是彭德怀坚持调查研究的经典名言,精准阐释了“求是”的关键作用。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实际和了解问题,是彭德怀的一贯作风。1932年4月,彭德怀率红军西路军驻扎上犹营前苏区时,发现了军田塅的田没有群众愿意要的怪现象。彭德怀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多角度了解真实情况,终于摸清了在军田塅修渠开圳的水文规律。开水圳接通上犹江,修沙渡防治流沙,可保障水圳畅通。彭德怀带领红三军团官兵与苏区人民一起修水圳、固水陂,解决了军田塅上千亩田地的用水难题。千亩荒田摇身一变,成了百姓竞相争抢的良田。通过实地调研,彭德怀找准了问题根源,尊重客观规律修水圳,立足具体实际解难题,把实事办到人民心坎上。
革命战争年代,为了能够准确无误地实施作战指挥,彭德怀不光靠地图指挥战斗,更不满足于从电话里了解情况,他反复强调“只有迈开双脚,走上第一线,真正洞察敌我情势,才有指挥权”。彭德怀经常亲临前线,实地察看地形敌情,他告诫各级指挥员“带兵打仗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来不得半点主观主义”。毛泽东曾在文中描述他和彭德怀在第二次反“围剿”时开展调查研究的情景:“我跟彭德怀两个人到白云山上跑了一天,察看地形,看了很多地方……如果不去看呢,就每天忧愁,就不知如何打法。调查研究就会有办法。”正是在广泛调查研究中,彭德怀等红军将领带领工农红军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实践证明,打仗离不开调查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取得,更离不开调查研究。党内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让党和红军付出了沉痛代价。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发出之后,调查研究在全党范围内兴起,成为延安整风运动思想革命的“动员令”。党的七大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载入史册,成为全党普遍坚持的工作方法。
正是因为牢牢把握住了“求是”这一关键,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调查研究的实践有机结合,我们党以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高尚品格,超越了时代局限,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扎根人民:“为人民做事,为人民说话”
坚持实事求是,便是要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上,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从“实事”“求是”的认识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也需要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来实现。彭德怀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扎根群众,他认为自己“吃了人民的饭,就要为人民做事,替人民说话”。
一方面,通过“从群众中来”认识世界。彭德怀始终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吃饭、穿衣、办事都首先想到农民。1961年10月30日,彭德怀从北京前往湘潭老家。之后,他不顾身体有恙,到湘潭县的3个区7个公社10多个大队进行了近2个月的农村调研。他一面参加劳动,一面召开座谈会或走村串户,实地了解百姓生活情况,接触了干部及农民2000多人,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彭德怀对当地派来当向导的《湘潭日报》记者戴鼎说:“群众最通情达理……丢了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就丢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针对湘潭陈蒲大队严重减产的问题,他详细嘱咐基层干部安排好社员生活,与当地干部想办法统销一些粮食以应急,帮助社员渡过难关。陈蒲大队群众后来传唱一首民谣:“搭帮彭德怀,粮食统销来。身体恢复快,生产得安排。”在调研期间,彭德怀审定了5份农村调查材料,为中央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另一方面,通过“到群众中去”改造世界。彭德怀认为党员干部“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彭德怀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学文化不是为了学几个字记豆腐账,而是为着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担责任,学出一个好脑袋为人民想点问题。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战地记者张友林想拍几张彭德怀的照片做宣传,被彭德怀拒绝:“不要突出我个人。你省下胶卷给志愿军战士照!”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彭德怀赴青海格尔木视察。一天夜里,他发现值守的士兵没有御寒皮大衣,也没有其他御寒物品。与士兵交谈后,他了解到虽然兵站地势高气候冷,但因为不在文件规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内,没有被划为高寒地带。彭德怀想战士所想、急战士所急,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为兵站官兵“按实际情况发给御寒物品”。彭德怀心系广大官兵,与他们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为他们办实事5uugMk1bRI1F7SnuVhUwfZqmyQELcGHNcVpYpthzrkc=。
延安时期,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判断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干事方法,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各项艰巨任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更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加需要我们自觉坚持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党性立身做事,自觉砥砺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