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源起
在浏阳市博物馆的革命文物展厅中,有一只破旧的铁皮箱。箱子通体漆黑,长42厘米,宽29.5厘米,高30厘米。因饱经风霜,箱面有多处破损,金属部分锈迹斑斑。这个铁皮箱的主人是开国中将饶子键。2018年12月,饶子健的子女将该箱捐给浏阳市博物馆。经认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尽职尽责的战士
1909年9月28日,饶子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三口乡一个贫农家庭。1926年北伐军挺进湖南,浏阳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饶子健积极投身革命斗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经党组织介绍,饶子健参加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机枪连炊事班的一名战士。他和炊事班的同志一起,不顾严寒酷暑,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行军,翻山越岭,艰苦异常。每到驻地,他们先烧好洗脚水,让战友们烫脚,尽快消除疲劳。因物资供应短缺,饶子健和炊事班的同志只好上山刨野笋、挖野菜,下田摸螺蛳,尽可能地给部队改善伙食,使战友们有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炊事班还担任着在战斗中送饭的艰巨任务。因为敌机常在头顶上盘旋、侦察,饶子健每次只能绕行偏僻小道,把饭菜准确、及时地送到阵地上。阵地上战斗激烈时,他还换下射击手,抓起机枪、步枪朝敌军猛烈射击。
饶子健在战斗中快速成长,作战经验日渐丰富。1932年,他被任命为炊事班班长,带领全班参加了彰州战役,大获全胜。后因工作出色,他在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了3个月,被调往红五军团,担任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机枪连排长。1932年11月至1933年1月,饶子健随红五军团参加了金溪、资溪战役。激战中,他带领战士们冒着密集的炮火向敌人冲击,左胳膊负伤,鲜血浸透了整个衣袖,直到支持不住时才被担架抬下火线,转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他伤势稍有好转,便恳求医生同意他出院归队战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五军团担任后卫部队。饶子健带领部队参加了突破敌三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等战役战斗。根据饶子健的女儿饶江宁回忆,饶子健在战斗中缴获了敌人用来装子弹的铁皮箱,他非常珍惜,一直将珍视的文件、作战手稿和书籍等资料存放在铁皮箱中。这个箱子就是饶子健的全部财产。
铁皮箱是饶子健南征北战的忠实伙伴,无声地见证和诠释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饶子健幼年家庭贫困,仅上过一年学,但他非常善于学习,经常随手在纸上记录自己学到的知识,放在这个铁皮箱中,一有空就拿出来反复研究;饶子健心疼战士,铁皮箱里常备着药品,他为受伤的战士擦药,为生病的战士端水送饭,战士们跟他无话不谈,而他也会记下战士们的想法和困难,一有机会就帮他们完成心愿……
淮海战役后,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进行整编,饶子健任解放军第三十四军第一副军长。1949年4月,第三十四军参加了渡江战役。饶子健率一个师从扬中、镇江以西地区渡江。
国民党企图依托长江天堑形成南北割据,他们在长江对岸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再3ddfd96b8bff4c69394e221925c30d0c加上重兵把守,易守难攻。所有战士心中都很清楚,这注定是一场恶仗。他们做好了随时牺牲的思想准备,纷纷写下遗书。饶子健也把自己多年的日记、手稿,还有写给家人的信,默默地收进了这个铁皮箱中。渡江命令下达后,饶子健奋勇争先,坐在第一批南渡冲锋的船只上,率领全体战士登上芦苇丛中的木船、木筏,在夜雾中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渡江战役中,我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攻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政权,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勤奋好学的将军
新中国成立之后,饶子健被授予中将军衔,他认为自己身为高级指挥员,肩负着军队建设的千斤重担,而自己的知识太过薄弱,难以完成使命。同时,他也希望重圆上学梦想。1959年,饶子健给军区打报告,申请去速成中学补习文化。
速成中学每年接收1500名营以上干部入校学习,学制一年,分两个学期。全年52周中,32周学文化,6周学政治,4周左右参加校内外活动。当时的文化课程有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语文科目对饶子健来说还不算太难,几十年的自学使他在阅读和写作中打下了一定基础。可是数、理、化课程对他来说却如听天书一般。但是,饶子健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他拿出战争年代那种敢打硬仗、恶仗的精神攻克学习上的难题:上课认真听讲,虚心得像个小学生;课余时间就专心背书、复习笔记,比年轻军官都要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饶子健追上了大家的学习进度,所有功课都达到良好以上,成为班里的尖子生。
毕业后,他把所有的学习笔记都整理好收藏在铁皮箱里。此后,饶子健带着铁皮箱走遍了全国,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竭尽了力量。
由于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积劳成疾,饶子健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很早就在心脏中安了起搏器,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与病魔斗争。退休后,他也从未放松过政治学习,即使是因病卧床不起的最后三年多时间里,也没有停止读《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重要报纸杂志。后来因为患白内障,饶子健双眼几乎失明,他就让工作人员每天上、下午各用一小时读理论书籍给他听。2000年9月25日,因病情恶化,饶子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见证人的话
孔跃彬(浏阳市博物馆安保部主任):这只古朴的铁皮箱,已经陈旧破损,但它所象征的精神永不褪色,它见证了饶子健将军风雨兼程的一生。从战火纷飞年代到和平建设岁月,它默默陪伴,记录下将军对党的忠诚与对人民的深情。箱面上的每一道刮痕,都是将军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印记。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光辉岁月,激励着后人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