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大会在欢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场外鸣放五十四响礼炮声中隆重开幕,当毛泽东进入会场时,全体代表起立鼓掌达两分钟之久。这是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开基立业的盛典,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空前盛会。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他满怀希望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饱经磨难的中国人民正以空前英勇的姿态站起来,成为有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传统文化也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严重冲击和挑战。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7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也开启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的任务,指出要执行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开展苏维埃领土上的文化革命,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增加革命战争中民众的力量。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文化战线反“围剿”斗争,推动开展新兴左翼文化运动。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此后,其他左翼文化团体也相继成立,并于同年10月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文艺创作等活动。
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了共产党人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他强调:“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在为中国人民谋解放的斗争中,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他强调:“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他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系统回答了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许多人在思想上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工农兵欢迎的文艺作品,展现出一片新的文化天地。
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人民宪章,其中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共九条,规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周恩来在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时,曾专门就此作出说明,指出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来,就是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共同纲领还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目标成为现实。中国的历史开启了新纪元,中国的文化掀开了新篇章。
人民文艺的大团结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化大军实现“胜利会师”。此前一天,新华社发表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贺电说:“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经过你们这次大会,全中国一切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必能进一步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
7月2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发表讲话,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7月6日晚上,毛泽东出席全体会议,全体代表起立欢迎,热烈而长久地鼓掌。会场安静下来后,毛泽东发表即席讲话:“今天我来欢迎你们。你们开这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组织者。你们对于革命有好处,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再讲一声,我们欢迎你们!”全体代表再次对毛泽东的讲话报以长时间的热烈鼓掌和欢呼。
同日,周恩来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指出“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广义地说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并就文艺方面的团结问题、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普及与提高问题、改造旧文艺等问题作了阐述。与会的文艺界人士在文艺思想、文艺方向上形成共识,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确定为今后全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提出面向人民革命胜利的新的现实,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任务。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后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下属各类文艺协会,担负起指导和推进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任务。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环境的一个根本性改变,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而又盛大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会议,全国文艺界实现了“在新民主主义旗帜之下,在毛泽东同志新文艺方向之下的胜利的大团结,大会师”。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先生曾感慨地回忆道:“可以说,我是生平第一次,大概也是与会代表第一次在中国国土上参加这样的伟大的文艺盛会,是一种从来没有的大团结,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聚会。对我的一生来说,当时我感到是一个新的开端,那种感情是难以描写的。我还没有经历过像共产党这样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给文艺工作者以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荣誉。”
1949年这一年,新华书店出版了汇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解放区优秀文艺作品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包括歌剧《白毛女》,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带给文艺界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现实斗争,深入社会生活,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1950年,从美国归来的老舍创作了话剧《龙须沟》,以人民政府改造龙须沟为背景,以大杂院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新北京,国泰民安享太平”的蓬勃景象,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剧作。次年,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是新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实际上,除老舍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返回祖国参加建设的还有李四光、华罗庚、程开甲、赵忠尧、王淦昌等一批科学家和学者。到1952年底,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已接待2000多名回国留学生和专家学者,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别了,司徒雷登
1949年8月2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登上了回国的专机,黯然结束了50多年的在华生涯。3天后,即8月5日,美国政府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这是一部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记录和辩护书,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毛泽东认为这是一次用来教育人民的极好机会,他写道:“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革命和美国的白皮书,这件事不是偶然的,它表示了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中国人来说,我们的革命是基本上胜利了,但是很久以来还没有获得一次机会来详尽地展开讨论这个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这种讨论是必需的,现在并已找到了机会,这就是讨论美国的白皮书。”
8月1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无可奈何的+x37K8NJVCX4ZSBSf1bynAd5ur4k8ZbJbQVoT0sIh2U=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随后,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评论,用手中的笔为武器,揭露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仇视,批评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的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发生及其胜利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反对美国白皮书的活动,对于提高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本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对于加强各革命阶级、各民主党派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团结,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爱国的,他们大都有重新学习的愿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受党中央委派,向参加北京、天津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的教师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使到会的教师深受教育和启发。此后,党中央及时部署,由教育界开始的以改造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运动,逐渐扩展到整个知识界,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毛泽东赞扬道: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值得庆贺的新气象。通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大多数知识分子进一步站到人民的立场,开始学习掌握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不断加强。
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开展文化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重大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群众普遍开展文化扫盲运动,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学习文化和政治,提高农民的素质,使闭塞守旧的乡村出现新风气、新气象。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在2500万人以上,1951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1100余万人。“学文化,开脑筋,要当新中国的建设人”成为广大农民的普遍口号。
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决不会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后,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原则。1951年春,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一繁荣戏曲事业的方针。他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尤其值得铭记的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提出“双百”方针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为了发展文化和科学,要贯彻毛泽东过去分别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个口号。毛泽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一方针,他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国共产党人愈加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多次提出要建设现代科学文化的目标任务,比如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在这些讲话中明确将科学文化纳入现代化建设之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就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的战略目标,清楚地表明我们党所追求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现代化,既包括物质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化的进步。这些宝贵的思想指引着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探索具有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建设道路而持续奋斗。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豪情满怀地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一年多后,换了人间的开国气象随着音乐家的笔端,唱响祖国大地,传唱世世代代——
1950年国庆节前夕,音乐家王莘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他心潮澎湃、思绪如飞,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唱祖国》,正如歌词所写的那样: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