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27 00:00:00张丽华
考试周刊 2024年39期

摘 要:读写结合在语文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阅读累积写作素材。避免学生出现无话可说的写作状态,同时以写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自主完成阅读过程。通过读写结合展开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也就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9-0067-04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为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去累积语言知识,提高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累积素材,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并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真正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一、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借助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帮助学生累积写作素材。阅读和写作学习板块的结合也能够强化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缺乏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结合的实践过程,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存在畏难情绪。而借助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则更能让学生领悟阅读文本中的优美语言,从而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并在多元化的课程中锻炼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累积大量的生活化素材,学会对优美词汇进行应用,从而在写作时提高创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更能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产生更多的感悟,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在语言累积的过程当中提高个人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写作兴趣。

(二)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初中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重要接班人。初中阶段也是学生重要的人生阶段,此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借助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强调学习过程的连接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整合知识内容并且加以应用,从而强化个人的思维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更多的优秀文章素材,让学生更具共情能力,并在理解素材内容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思维水平。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主要讲述了对父亲的思念,文章中对“父爱”的描写也十分深刻。学生可以调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对文本的内涵加以分析和理解,在写作时也更能“有话可说”。学生可以通过高效的阅读促进个人的写作发展,掌握必要的写作技能,并且强化个人的思维水平。学生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意识地模仿阅读素材中的一些优秀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思考文章创作的手法,了解不同类型文体的风格,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强调阅读学习和写作训练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个人的语言知识学习水平和掌握程度。

(三)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标准下教育工作的推行,许多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而借助读写结合的语文学科教育模式,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创作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更能有意识地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读写结合教学手段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情况、写作技能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邓稼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和邓稼先相关的书籍以及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邓稼先的坚韧品格。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聊聊自己对邓稼先的看法,或者尝试给邓稼先先生写一封信,以此进行创作。这种写作课堂极具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表达个人的内心想法。写作过程也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学生更能在该过程中形成独到的见解。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为学生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奠定基础,也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手段应用的现状

当前部分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读写结合教育手段的应用优势。但在具体落实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仍旧未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认知、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所以无法很好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学生仍旧存在极强的畏难情绪,在写作过程中,难以有效使用累积的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另外,某些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有限,不能理解读写结合教学手段的内涵,所以在授课时,仍旧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对割裂。所以学生很难真正地累积阅读素材,提高个人的写作技能掌握程度。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正视自身的不足,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去观察生活现象,累积写作素材,这也导致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善于调动个人的情感,去解析文本内容,抒发内心想法。以至于学生在写作时只是套用一些写作大纲,没有真正表达自身的情感,所以文章也容易存在空洞无物的现象。

三、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

(一)阅读和写作主题的结合

当前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是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很容易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以至于学生即便阅读了许多的素材,却无法吸收其中的创作经验,用于自身的文章创作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缺乏思维转换的经验,因而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处于“无话可说”的状态,或者“挤牙膏”的状态。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更具结合度。教育工作者要设置统一的主题,使阅读和写作两大教学板块可以更好地结合。教育工作者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出现写作时文章情节平淡、中心内容缺失等问题,要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情节铺垫的。在自己的文章创作中,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利用阅读学习到的方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去累积写作素材,在阅读时也能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和非常精彩的创作手段应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因此,学生也更能有意识地将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进行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模仿文章的创作形式,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作者是如何应用空间写作顺序,围绕“可爱”一词进行山景描绘的,并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冬天水色的清澈透明,表达了内心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重点的语句和词汇,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冬天的景色进行描绘,使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将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进行结合。教师可以以冬季之景为主题,使得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更具结合度。学生也能够在思考实际生活中冬季场景的前提之下,进行文章创作,累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及经验,提高个人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效果。阅读和写作主题的结合也能使学生拥有整体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素材转化能力,以特定的主题进行文本创作,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阅读和写作结构的结合

在读写结合的语文学科教育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构进行结合。写作的结构就像是人的骨架一样,好的结构能够让文章的思路清晰,情节更加出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素材的文章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能够针对性地学习文章结构布设的方法,从而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尝试对结构进行调整,使得文章的布局更加合理。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应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结构,对文章列出提纲,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使学生善于发现文章的主次,在自己进行文章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清晰地排列情节,突出中心思想。教师要使学生在列提纲时有意识地烘托出中心思想,使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写作时也能够事半功倍。作文提纲的训练也可融入日常的阅读学习环节中,让学生可以观察优秀作者在文章创作时是如何进行情节的排布的。学生可以通过罗列相关优秀文本的文章结构,写出文本的大纲,获知作者的文章结构特色,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环节尝试对不同段落进行分解,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文章中的第一、二段侧重于描写石拱桥的外形美和结构特点,而第三段开始描述中国石拱桥的历史以及形式特点,四至七段主要对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分析,以此衬托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文章创作思路非常清晰,学生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还原可以了解说明性文体的创作方式,在自己创作说明文类型的文章时,也更能列出合理的提纲,清晰地呈现文章情节和内容,从而强化个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在写作时,学生也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根据提纲完成创作过程,让文本内容更加清晰和一目了然。

(三)阅读和续写、仿写训练有效结合

续写和仿写训练是很好的写作教学手段,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内涵,然后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延伸或者模仿文章的故事内容,进行高效创作。续写和仿写是学生主动思考文本创作风格和故事情节铺展形式的重要学习过程,许多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都是以模仿为开端,从而了解写作的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快速发展,教师通过借助续写、仿写训练的写作教学形式,更能使学生强化对阅读文本的研究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相关阅读文本中一些经典的片段进行分析,着重对这些描写深刻、内容整齐漂亮的句式进行模仿,从而强化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也能够在该过程中学习更多的词语搭配方式,优化个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续写也是学生发挥个人想象能力、对知识进行延伸的写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续写训练,增强想象力和联想力,利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描写和表达方式来突出情节内容,提高个人的创作水平。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由于原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篇章,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十分生动,所以也是续写、仿写训练的良好对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作者的语言描写风格进行研究,获知人物形象与性格变化的关联。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感受文学艺术之美。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文章中的情节,深刻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从而获知文本的内涵。在文章的结尾处,菲利普一家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从而完成续写过程。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无限的,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完成创作过程,才能够发挥续写教学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对原文主旨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在续写和仿写过程中大胆想象,进行情节的延伸,从而提高个人的读写能力,促进个人在语文学科知识探究道路上的发展。

(四)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读写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完善和落实,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实际生活和语文学科的关联,并借助生活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写结合的语文学科教育中,教师也可让初中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思考文本内容,进行文章创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实际生活特点,从而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阅读相关素材,进行文章创作。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累积写作素材,强化个人的情感体验过程。在阅读相关文本时,学生也更能具备共情能力、思维水平和知识理解力。写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产物,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文章创作,也更能突出文本的中心思想,丰富文本的内涵,让文本拥有灵魂和情感。教师也要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去思考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中心思想,提高阅读水平。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分析文本内涵。《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景象,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是近故乡,第二是在故乡,第三是离别故乡。文章中有许多的人物和角色形象十分丰满,都是表达文章内涵的重要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分析文章的创作内容,可以让学生聊聊自己的家乡,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分析我们现在的农村和鲁迅先生所处时代背景中的农村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分析文章中相关语句的内涵,探讨鲁迅先生的愿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聊聊自己的“故乡”,完成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知识理解力和文章创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回故乡看一看,从而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素材去描写自己家乡的变化,表达自身对故乡的情感。同时,写作学习也是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文本研究和理解的重要学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故乡》该篇文章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表达个人的读后感。除此之外,教师也需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可以推荐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或文本素材,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从而提高个人的阅读水平,为写作累积素材。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教师可以强调阅读和写作主题的结合,阅读和写作结构的结合,引导学生以续写、仿写等形式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也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而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提高个人的共情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巧红.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2(14):139-141.

[2]蒙粉红.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新读写,2022(9):21-23.

[3]尤占清.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2(9):44-45.

[4]石全.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2(2):185-186.

[5]马岩云.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53-55.

[6]韩明.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探讨[J].文学教育(下),2022(6):70-72.

作者简介:张丽华(1988~),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中心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