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群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27 00:00:00桂林
考试周刊 2024年39期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还有以阅读教学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现从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群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分析入手,浅谈现阶段群文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分析以读写结合推动小学语文群文教学高质量落实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群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9-0051-04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很多小学生对阅读的目标不够明确,阅读方法应用不够灵活,还有一些学生在阅读中浅尝辄止,在输出表达时就频频遇到障碍。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读写能力,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针对化指导,贴合学生学情重视教学资源的恰当拓展,还要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积累的品质,针对性改善读写分离、学生思维发散、核心信息提取能力不强等多种问题。通过读写结合推进小学群文教学高质量落实,成为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素材、实现文本细读、推进读写互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

一、 基于读写结合开展语文群文教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得低于400万字,对学生阅读积累的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课标指引下,语文教学还要重视整体性育人,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导向,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能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素养和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在新课标指引下,基于读写结合推进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落实,对学生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学习兴趣的引导及语文综合能力的连贯性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拓展学生语言认知视角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打破单一文章阅读为学生带来的枯燥感,通过群文阅读读写融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增强学生阅读思辨的广度和深度,以多元化文本资源的呈现,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比,对主题的认知进一步加深,读写结合还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力,所以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能为学生准确表达、丰富写作有效奠基。

(二)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活力四射,创意无限,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教学可以将读与写有效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有效方法,通过读写结合过程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基础上,融入演一演、用一用,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实践运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主题,融入自身思维情感,尝试创新表达。以点带面减少单纯文本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通过读写结合、群文思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的热情,通过丰富多变的语言文字呈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

(三)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读写结合,推进群文阅读教学,可将语言理解与实践运用有效结合在一起,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对文本建立结构化认知。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融入跨学科思维,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与群文教学实现篇目聚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辅以读写互动,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在读写互动中让学生领略丰富的语言形式,获得良好的审美熏陶。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语言积累、表达交流、文学创作、文化认知多方面获得有效发展。

二、 小学语文群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基于读写结合推动学生群文理解品质稳步提升,但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落实中依然存在重重困境。

(一)学生对文本缺乏深入的理解

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深入地读,积极地思,还要让学生进行创新表达,对文本内容、情感要素、中心思想全面把握。但在实际教学工作落实中,很多学生存在阅读理解不tEyeU+u9XqRunL/DVInuQw==够深入、对文本表达主题不能有效把握等问题,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的持续性较差,这导致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发散等多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深度,也阻碍了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没有关注学生个性需求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群文教学,要为学生推送高质量文本,还要对学生的个性需求有效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进行多元化表达,但当前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多对学生进行统一式引导,没有重视学生个人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虽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但是也没有结合阅读所得,让他们进行观点的表达。这样的阅读拓展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不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阅读指引,也会使阅读活动低效化,影响学生后续文本阅读的热情。

(三)群文教学过程比较分散

基于读写结合推进群文阅读,需要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引,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与主题相关联的多元信息,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既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讨论,还要实现主题的升华,有效提升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但当前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中,很多文本的呈现结构松散,虽与主题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表达输出。群文阅读设计的文本较多,教师不能一一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使得整个教学结构不够严谨,学生学习缺乏连贯性阅读体验,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写作表达时也不能提出一些个性化观点,读写之间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有效体现。

三、 基于读写结合推进群文教学的积极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基于读写结合,推进群文教学,要面向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服务学生综合读写能力的提升。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巧妙地写,为学生创新展示提供有效平台,提高学生阅读积累的综合品质,为学生主体运用构建有力台阶。

(一)从留白入手增强学生语言认知意识

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效认知,还要把握文本表达的一些核心特色,如景色描写、心理描写,抓住课本的留白,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表达的特色,并与上下文有效关联,让学生尝试补白,这是激发学生阅读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有效方式。在小学语文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文本的一些留白点,让学生进行创新延伸,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丰富想象。让学生结合阅读所得尝试表达输出,还可以融入适当的情景演绎,增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也能让学生结合阅读中碰到的一些精彩句子、关键衔接词、过渡句尝试前后呼应,让学生在留白想象中找到切入点,提升学生语言理解的品质。以课文《穷人》为例,这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性文章,在文中出现了大量的留白。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想一想,主人公桑娜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心里有哪些矛盾?让学生大胆想象尝试,围绕留白部分进行辩论,可助力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效把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心理描写的有效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丈夫出海打鱼生死未卜,如果她收养了这两个孩子,加上自己的孩子,今后生活应该如何保障?如果不收养这两个孩子,桑娜的心里又会有哪些遗憾?结合对整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对桑娜的心理活动尝试进行分析。通过对留白的扩展,让学生对道德与责任、付出与坚持有效理解,促进学生学会人物心理活动描述的有效方式。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文本,如《爸爸的新鞋》《别饿坏了那匹马》。通过群文阅读审视对比,让学生学会心理描写的有效方式,科学把握人物内心,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同时,感受其中矛盾的心理,助力学生今后在进行一些心理描写时能够更加细致娴熟地运用。

(二)从仿写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基于读写结合推进群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大量接触精彩文本,还要关注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开展文本仿写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一环。在仿写教学推进中,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向学生推荐多篇文本,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文本进行恰当的仿写,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对文本的结构脉络进行有效梳理。以《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为例,这是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一篇典范性文章。在阅读这篇文本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地球万岁》《绿色卫士》《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等多篇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深化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在群文共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炼文章用到的一种说明方式,让学生把握说明文写作的特点,延伸自身生活经验,尝试进行有效仿写,对如何保护地球、如何爱护环境提出自己的个性化建议。

(三)鼓励创新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热情

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工作落实,要让学生对阅读的文本充分理解,还要让学生结合阅读所得进行恰当的创新想象,打破单纯对文本的仿写,让学生可以自我创新,积极想象。结合学生自身对主题的丰富理解,引导学生对阅读所得进行创新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与之前所阅读的文本有效整合,采用编故事、写短文、剧目表演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应用性练习。这可以为学生读写结合带来全新体验,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潜能有效释放。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读向团队合作有效迈进,让学生集思广益,素材交流,营造创新性育人新局面。例如在一些故事型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群文读写,让学生进行创意延伸。像《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这类文本涉及了丰富的故事情节,而且语言生动有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之前阅读过的文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剧情创编,想一想青蛙还可能将泥塘卖给谁,它们之间会发生哪些精彩的故事?蜘蛛开店时还会遇到什么客人?最后蜘蛛怎样解决了?将文本的阅读与学生的美好想象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内容的同时,通过讲故事的办法来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故事创编中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能通过对故事的创新让学生演一演、想一想、编一编。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精彩的思辨交流,让学生明白蜘蛛开店,不仅遇到了困难,还学会了合作,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收获了精彩的创意,虽然泥塘没有卖出去,但是它的泥塘越修越好。让学生明白事物的两面性,获得更多生活启发,这也是让学生道德品质有效提升的重要尝试。

(四)通过多素材整合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以读为切入点,以素材搜集整理为线索,通过综合读写活动的落实,要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稳步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群文读写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还要为学生提供阅读发散的衔接点,通过任务式引导,让学生阅读多篇文本,把握文章情感表达的特点,为学生高品质借鉴提供有效指引。例如,在教学《丁香结》这篇课文时,教师既要让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优美进行品读感悟,还要让学生对文本的象征意义作有效分析。教师可同步与学生延伸阅读戴望舒的《雨巷》、季羡林的《马樱花》等精彩文本,让学生对多角度景物描写的方法作有效分析。基于群文阅读,让学生明确物象的本意与象征意义,在理解作者语言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借鉴。基于对文本素材的多角度分析,跳出文本阅读,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对话,在群文阅读中增强审美意识,获得理性认知的升华。再比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既要让学生对花生的优秀品质有效理解,还要让学生明白文中提到的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通过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引申义有效理解,对文章传递的核心思想有效领悟,潜移默化中就能通过多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基于对话交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推进,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阅读多篇文本,同时还要为学生自主表达预留有效的空间。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结合学生所做出的一些批注,让他们进行观点的交流。以文本为纽带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指导学生在观点提炼、概念升华等多方面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以《将相和》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其中涉及了多位历史人物。在文章阅读的同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比思辨廉颇和蔺相如都各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对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效辨识,借鉴作者的描述方式,进行对错的论述,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刻画人物,抓住矛盾的关键点推进矛盾性问题的巧妙解决,指导学生对这类写作方法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感、层次感显著提升。

(六)重视情感熏陶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基于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引,同时还要从情感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抒真情,表真意。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跳出单纯的仿写,融入自身思想情感,基于文本的高质量阅读让学生对文章传递的核心思想有效把握,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丰富语言文字积累的视角,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品质。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红色文化的内容,像《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都是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英勇精神,提升学生爱国思想的典范性文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同步融入《我的战友邱少云》《小萝卜头》等多篇文本,让学生进行品读分析,感受主人公英勇献身、舍生取义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从优秀先烈身上获得有效的情感熏陶。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所得,对参观革命战役纪念馆获得的体验有效融合,从更加广泛的视角锻炼学生语言技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主题的升华。让学生以先烈为指引,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读写水平稳步提升。

四、 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群文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维度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对多篇相似的文本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发展脉络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要积极推进小学语文群文读写教学的落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晓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J].名师在线,2023(19):83-85.

[2]王燕.小学语文群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思考与应用[J].智力,2022(6):73-75.

作者简介:桂林(1981~),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