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梅庵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庵内大雄宝殿的梁架与斗拱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其独特价值已为学者所重视,也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关于梅庵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宋代大殿的建筑学考察,有关梅庵的历史研究寥寥无几。文章通过梳理梅庵明清以来寺院景观发生的变化,补充了对梅庵古建筑后期发展历程的认识。作者认为,只有尽力梳理、澄清相关史实,重塑梅庵建设与经营的真实情境,才能使古建筑与其背后的故事变得鲜活生动,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教、生活之间的有效对话,切实保护文化遗产。
关键词:肇庆;梅庵;古建筑;寺院重修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06
肇庆梅庵的建筑格局,主要包括庵内的建筑、室内装修、碑刻、池塘和园林等人为创造的客观存在的物象,本文将在分析现存空间特点的基础之上,考察梅庵自创建到清末民初以来建筑格局的历史性演变。
今天所见的梅庵,整体保持的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及之后的形态。巫鸿指出:“在摆脱形式主义进化论的前提下,我们仍然需要对各种不同的空间表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渊源、目的性以及选择和修正的逻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发展文化、宗教和社会学的解释。”①下文将参照他对于空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梅庵现存的建筑空间进行分析(表1)。
梅庵现存中路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主体建筑为山门、大雄宝殿及六祖殿。三座主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人字形山墙,碌灰筒瓦,琉璃瓦当,滴水剪边,灰塑博古龙船正脊,博古垂脊,青砖墙。
山门是现存三座主体建筑中实用面积最小但装饰性元素较为丰富的建筑,其仪式性的功能更为突出。依靠山岗地势的高度获得的能饱览湖光山色的视野与山门牌匾、对联以及彩绘的人物、山水壁画产生联结,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大雄宝殿位于三进建筑的中心位置,立于比山门高90厘米、比殿前天井高1.08米的石砌台阶上,前后为天井。从感知层面出发,当人站在面积不大的天井前去面对大雄宝殿时,这种高度差产生的对比感受是强烈且明显的。信众从进入山门、路过天井到走上台阶的路程中,这些感受会刺激其产生即将进入礼佛空间的崇拜、期待等各种情绪。
六祖殿与大雄宝殿相比,两者屋盖、柱础和柱型一致,但六祖殿的斗拱与梁架结构大大简化,故虽两者面积相差不大,但祖师殿的空间更显高昂明亮。六师殿所采用的清式木构架与大雄宝殿保留的宋式木构架相比,柱、梁、檩之间不再使用结构繁复的斗拱,而是使三者直接相交,在柱与柱之间添设了随梁枋与穿插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木构架的整体稳定性。而且,六祖殿的梁架也更节省木材,如大noQPiakBOlmaoUf+YoF8eQ==雄宝殿内需立前后各4根檐柱、中立8根金柱,而六祖殿只需檐柱2根、金柱4根(图1)。
以上对于梅庵古建筑的分析,以其整体形象为代表,再鉴别建筑中带有明显时代特性的部分。这类以后来观察者所看到的永恒、完整形象的重构,巫鸿称其为“经典性”的解读,这通常会导致研究对象被一个单一和终结的形象所取代②。但古建筑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重修”通常不是面目全非的改变,大部分情况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局部地进行扩建。因此,在此尝试补充梅庵古建筑演变次序相关的“历史性”解读。
结合留存碑刻和地方志的记载,梅庵自永乐年间复建以后至民国初年,统计共有大小重修至少9次,分别是万历元年(1573)重修,崇祯十七年(1644)重修,康熙九年(1670)重修,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佛殿,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光绪元年(1875)装金,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西殿,民国四年(1915)装金。此外,20世纪80年代冯咏浩等人负责梅庵大殿修复工程时,曾发现殿脊大梁用墨笔写有“光绪丁酉岁仲秋(1897)”字样,据此推测,光绪二十三年(1897)也有可能存在1次重修③。
关于梅庵的由来,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路经端州时,发现一处小山岗风景宜人,便在上面插梅为记,并用锡杖掘出一口井,取水使梅花得以滋润。后来,有位名为智远的和尚为纪念惠能插梅,便在此处建庵,取名梅庵。”事实上,宋至道二年(996)智远和尚创庵与纪念六祖插梅三个文本的合并最早见于道光年间的《高要县志》。根据地方志和碑文的记载,我们能够确认的事实是至迟明代,梅庵供奉的主要对象是六祖以及庵前有六祖井。而梅庵的“庵”字,暗示其规模比较有限④。
梅庵在城西四里(旧志),至道二年(黎民表记)僧智远建,元末废,明永乐间复建,有六祖井,泉水可饮。(通志)⑤
梅庵改为夏公祠时,将佛像迁徙于堂后,碑文记载梅庵:“渐此,宫殿颓,庐舍毁,田里荒,僧徒散。”⑥这段文字显示,此前梅庵除供奉偶像的殿堂外,还有僧徒居住的庐舍以及寺院田产(图2)。
万历元年(1573),僧人自聪与复梅来到梅庵并复兴寺院。两人通过修筑围墙、种植树木和开凿鱼塘等将梅庵打造成一座园林式的寺院。从万历《肇庆府志》收录的描写梅庵的诗作中,竹、池、松、月等元素在诗作中不断出现,如“隔竹交啼鸟,临池泼刺鱼”“石间敷席座,松下挟书行”“孤院泠泠竹院闻”“解带山门对夕辉”“石竹山茶绕径栽”等⑦。描写寺院景观的诗作显示出此时的梅庵,外有池塘、山林环绕,内有山门、殿堂以及围墙组成的一个容纳有石凳、竹林、古松、梅花等的院落空间。万历十二年(1584),以谭谕为首的高要县士绅舍田输粟予梅庵,以供香灯之费。经此建设,梅庵的建筑数量增多,寺院资产得以扩大。庵前的鱼塘在20世纪80年代还尚在,今已改建成马路与居民楼。如今矗立在庵内树龄已超过400年的菩提古树,大致也是这时种下的(图3)。
崇祯年间的重修,参与募捐的人数有700多,历时两年,可见是一次规模较大的重修。现保留的崇祯《重修梅庵碑记》刻本为两面碑,碑刻周边刻有花纹,前面还有名为《重修梅庵碑记》的碑额,有可能就在此时扩建了后殿。至晚在康熙九年(1670),梅庵已有山门、祖师殿和佛殿的三座主体建筑。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重修佛殿碑记》碑文载:“自康熙九年重修之后,山门与祖师殿尚岿然如新。惟世尊诸佛殿,负山砌壁,风雨易倾”⑧,后文描述其看见梅庵的后殿,其屋顶非常别致。因该碑文撰写重修的对象为佛殿,故本文推测当时的佛殿即为后殿,即今日的六祖殿。碑文还提到“廊宇轩厂,碑砌易置”,此时梅庵的廊宇还能用“厂”,即“宽敞”来形容,调动了碑刻的位置,梅庵的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图4)。
至道光年间的重修,后面一栏的本庵佛弟子已超过20人,与万历初只有2人相比增长了10倍以上,间接说明寺院的规模在扩大。根据黄培芳的碑文,“余再履其地,已焕然丹雘矣”⑩,这次的面貌改变是很大的。捐款名物中的三对石柱,今日仍存在山门后的第一个天井两侧的连廊上;海幢寺敬送北帝地藏十王和大雄宝殿牌匾,说明寺院内供奉的神像增加;加上捐赠资金主要用于砖石木料上,推测在这时新建了西殿堂k。后面再没有碑记记载如此大规模的重修,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西殿已是重修,说明此前已有,故道光年间扩建为三路建筑的可能性较大。扩建后的梅庵,几座建筑的屋顶形制基本一样。故推测出于扩建东西两路建筑及统一格局的需要,前殿的歇山顶作出了修改(图5)。
道光年间重修以后,梅庵曾于光绪元年(1875)和民国四年(1915)有过装金活动。至民国初年,其建筑占地面积大约为3800平方米l。民国时期,新建了一处亭子,名为常光亭。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邓其生先生对20世纪60年代调查情况的回忆,当时梅庵为一座三路的建筑群,除现存中路建筑外,东西两组建筑原为方丈室、戒堂、斋堂、禅堂、厨房、待客室等,采用小院落布局形式,组合灵巧紧凑m。党校入驻后,将西侧一路建筑拆除改建为大会场,即如今的六祖纪念馆n。之后,肇庆市博物馆入驻梅庵,将东侧的庵房改建为一般简易的办公室和宿舍用房o。梅庵现存明清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常光亭、六祖井等组成,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图6)。
梅庵大殿(前殿)从歇山顶改为硬山顶是以往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据邓其生研究,梅庵“大殿原来应该是前后三间十二柱歇山顶,后来(估计是在明代)把角柱改变为檐柱,三间改为五间,歇山改为硬山,增加了大殿规模,扩大了使用空间。”p吴庆洲也认为大殿由歇山顶改成了硬山顶,三间改五间。但后来的研究者对面阔三间的说法和改制时间提出了异议。袁艺峰认为,根据金柱的遗留痕迹,大殿原来应该是六柱五开间,并做出了歇山顶的复原尝试,但并未就其原因进行讨论q。
基于以上对梅庵建筑格局“历史性”演变的分析,大殿的歇山顶改为硬山顶推测是为适应梅庵整体规模的扩大。从斗拱保留的宋代风格来看,大殿应该是梅庵较早期的建筑,以此为中心扩大,由单个的院落演变为一路三进,再到三路三进的建筑群。
注释
①巫鸿.“空间”的美术史[M].钱文逸,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26.
②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48.
③冯咏浩.文博履踪[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138.
④佛寺依规模大小,小者称“庵”,中者称“堂”,大者称“寺”,最大者则在寺名前加“大”字,如北宋东京著名的大相国寺。参见刘敦桢.略述中国的宗教和宗教建筑[M]//刘敦桢.刘敦桢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31.
⑤[佚名].(道光)高要县志:卷15:古迹略[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381.此处的“旧志”,指的是(康熙)《高要县志》,“黎民表记”即黎民表万所撰的《重修梅庵碑记》,“通志”指的是《广东通志》,版本不明,但《广东通志》中关于梅庵的记载,最早见嘉靖三十五年黄佐负责编纂的《广东通志》,往后均继续沿用,未做修改。
⑥[佚名].(万历)梅庵舍田记碑[M]//肇庆市文物志编辑委员会.肇庆市文物志.[出版单位不详],1987:95.
⑦[佚名].(万历)肇庆府志:卷22:外志[M].[出版单位不详],2009:411-412.
⑧[佚名].(康熙)重修佛殿碑记[M]//肇庆市文物志编辑委员会.肇庆市文物志.[出版单位不详],1987:96.
⑨该图主体参考谢子熊所绘《梅庵立体草图》,结合碑文记载及冯咏浩、邓其生两人回忆做出局部修改。
⑩[佚名].(道光)重修梅庵碑记[M]//肇庆市文物志编辑委员会.肇庆市文物志.[出版单位不详],1987:97.
k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王维、莫稚和邓其生等人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多次到梅庵进行调查,有关档案现存于广东省博物馆,1956年由王维所作的《肇庆梅庵记录草图》,记录了梅庵还存有光绪二十七年的《重修梅庵西殿碑》,可惜该碑现已不存。
l据民国《高要县城街道图》推算。
mp邓其生.梅庵初探[J].广州文博,1983(2):[页码不详].
n崔汝奇.梅庵祖师大殿在“文革”中是怎样保存下来的[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肇庆市端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端州文史:第五辑.肇庆:广东省肇庆新华印刷厂,1992:126.
o根据冯咏浩先生口述访谈。
q袁艺峰.肇庆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参考文献
[1]巫鸿.“空间”的美术史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2]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刘敦桢.刘敦桢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肇庆市文物志编辑委员会.肇庆市文物志[M].[出版单位不详],1987.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肇庆市端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端州文史[M].肇庆:广东省肇庆新华印刷厂,1992.
[6]吴庆洲.肇庆梅庵[C]//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7]冯咏浩.文博履踪[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8]邓其生.梅庵初探[J].广州文博,1983(2):[页码不详].
[9]袁艺峰.肇庆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