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博物馆馆藏刘业村山水画作浅析

2024-10-26 00:00张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8期

摘 要:刘业村,山东海丰县(今滨州无棣)人,清代书画名家,有“山水圣手”的美誉。无棣县博物馆收藏刘业村书画作品共计11件,均保存完好,其中包含6幅山水画作、4幅兰石图及1副对联。这些画作感情真挚,融古人笔墨技法又有自己情感体悟。文章通过对刘业村6幅山水画作的赏析,感受刘业村书画艺术的魅力与成就。

关键词:无棣县博物馆;刘业村;山水画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02

刘业村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清光绪贡生,文采卓越,诗书画印四才俱佳,绘画尤擅山水。无棣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藏有6幅刘业村山水画作品。本文将从刘业村简介以及他的山水画作品入手,从中一览其山水画作艺术之风韵。

1 作者简介

刘业村(1855—1929),名绪曾,字唯斋,号业村、梦庄道人,多以“业村”闻名。刘业村在无棣盛名,清末民初无棣三大画家之一。史书记载他是山东海丰县(今滨州无棣)人,他的家乡崔家口现已划属德州庆云县。刘业村诗书画印俱佳,绘画最为擅长,尤擅梅、兰,其《兰草》被慈禧太后赏识,特征调入宫观赏。刘业村年少时就醉心于宋元山水画理,弃举业,醉心翰墨,朝夕临摹古画谱,山水画成就最高,有“山水圣手”之誉。

刘业村堂号有三,分别为醉石山房、听雨草堂、垕山堂,画集有《七十二侯图》,诗集著有《能耐轩诗草》,篆刻作品印集有《醉石山房印集》四卷。其山水“师法四王而多清逸之气,晚年益臻神化”,书法“极尽古拙苍劲之美”,诗作“具有很浓的逸情雅兴和乡风村韵”,被誉为“四绝双馨”。“四绝”,即诗书画印皆善;“双馨”是德亦好、艺亦好。刘业村淡视功名,躬耕田园,侍养母亲,“侍养慈围,不肯一日离侧”。他自设家塾,自费教读亲族子弟。冀鲁两省慕名前来拜师弟子众多,“渤海艺苑群英闻风,景附一时,师友之盛,声誉之高,沧、盐、庆、棣之间罕与伦比。公卿显贵知其贤达,相争重礼以聘,尽被婉言谢绝而终”①。其弟子张光谦曾曰:“刘业村先生画叹曰传世之作,真吾师也。乃负笈就学孜屹三年,业遂大进。”②可见刘业村名闻齐鲁大地,弟子40余人。“四方踵求者屦满户外,单牍片纸,人争宝之”。百年之后,其作品所存无多。

2 刘业村山水绘画艺术及其特点

无棣县博物馆馆藏刘业村书画作品共计11幅,其中山水画作6幅,这6幅山水画作包括2幅山水画卷《古墨林泉》《溪山烟雨图》和4卷立轴八破图《补缺图四条屏》中的小幅山水《拟元人画法》《夏山烟云图》《秋山人在画中行》和《无题》。

2.1 刘业村的山水画卷作品

《古墨林泉》(图1)左上方题款“不求富贵不羡仙,好水佳山结静缘,年老难行道,登临愿闲碎,古墨画林泉。甲子仲春七十叟业村”,款下钤白文印“绪曾印”和朱文印“业村”,右下角钤印“挥洒烟云”。“甲子仲春七十叟”,可知此画是刘业村于1924年迈入古稀之际所作,题款说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不似少年时,忆往昔纵意游历山川风景,白发催年老。此时刘业村已达“后师造化”阶段,其思想境界变得开阔起来,整幅画面大开大合,以水墨为主,薄施青绿、赭石,留白较多,空远辽阔。远景大气超然,山峦高低有序。前景枝繁叶茂的树木与远方渺远的山峰展现出刘业村对画面层次的把握,近处一座石桥与茅草屋左右呼应,画中无人却有生活痕迹,左下角巨石留白,弛张有度,浓淡枯湿,疏密之间,凸显笔墨之韵。画面展现出的山居野趣,令人向往。

《溪山烟雨图》(图2)为刘业村1925年所作,适逢其七十大寿。左上方款署“乙丑春仲仿元人溪山烟雨图于醉石山房”,引首印钤白文长印“书窗”,款下钤白文印“绪曾”、朱文印“业村”。右下角钤白文圆印“年逾古稀”、朱文方印“读古人书友天下士”。画面整体萧瑟疏散,笔墨简洁洒脱,仿照元人画意,用笔粗放,墨气浓重,干湿混用,整体滋润,树木有较多的湿笔。与其以往俊爽秀丽、明雅隽秀的画风不同,近景树木纵横交错,有疾风骤雨之势,远景山似烟雾,充分展现出元代山水笔墨的刚强遒劲,水墨交融,恣笔畅意,情感倾泻,意境疏淡辽远。一只小舟,一座石桥,一个老翁,几间茅屋,漫漫远山,映射其晚年凄凉之情,如刘业村作诗:“日暮天仍雪,身轻不胜寒。渠深凝冻厚,絮落觉衾单。炉冷无馀火,诗成屡染翰。对灯消永昼,静坐到更残。”

刘业村山水画作受文人画影响较大,注重以古人为师,临宋元画风,书法临董其昌之意。刘业村一生淡视功名,醉心笔墨,恃才而不傲。他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其山水画作品中常见孤身老翁、清泉峦石、参天古树等题材,善于运用留白表现画面空间及层次感。清墨淡彩,浓淡相参,用墨层次分明。山水画常仿“元四家”黄公望的浅绛法,巧妙运用水墨技法表现远山与狂风神韵,书法笔法与绘画笔法相融互促,风格清隽神逸、淡雅清新。画面中山水、诗作、书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显意境。刘业村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其绘画技法高超,更在于人与自然融合得浑然一体。虽朝夕临古,却非泥古不化,而是将其悠然品格、丰富内心投射于山水画中,从大自然中感悟人生哲理,又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2.2 八破图中的刘业村山水画

八破图,即手绘的拼贴画,“用近乎写实的表现方式描绘各种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物品,如碑拓、书卷、信笺、扇面、古画、古钱等物的残破片段。画面中的物品或焦黄或虫蛀或折损或残缺,这些物品经组合堆叠而形成的画面,即为八破图”③。八破图这种艺术形式虽未被绘画理论著述提及,但仍具有其美学意义。诗、书、画、印在八破图中予以展现,作品内容上也有明显的文人画倾向。八破图受到西方影响注重写实,焦点在于画家自身所处的书房一角,与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大相径庭,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多为游戏之作,不成正统。刘业村热爱篆刻,擅长篆书、隶书、草书等书法字体,画中印章皆自己刻制,少时临摹古画,这些条件均为他和弟子创作八破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无棣县博物馆现存刘业村与其弟子刘凌衡合作绘制的4卷立轴八破图《补缺图四条屏》(图3)。刘凌衡,字岳南,自号“大痴僧”,是刘业村的高足弟子,“慈禧太后曾下诏征调他的《补缺图》同刘业村的《兰草》、张秩山的《墨水梧桐》一同晋京观赏”④。“耀南模仿古代‘八破图’,精心绘制‘补图’,更非他人所及,即将石玺、钤印、古书、古札、古帖、古画、御笔、古字、填缺补残,钩拓逼真,古意盎然,又点缀成趣,自见风度,新韵横生”。刘凌衡的补缺图代表作《辛亥荷夏》现存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这4卷立轴八破图《补缺图四条屏》有固定模式,与传统八破图形式不同,不同于常见八破图随性而为的构图,《补缺图四条屏》构图及内容统一,整卷分为四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小景圆幅山水、玉玺、残破古书、碑拓片段。所绘物品的残破美中又摆脱空间、时间的限制,真实的缺损,遗忘的古籍,虫蛀及折痕显示了时间的印记。

《补缺图四条屏》每幅条屏均分为四部分。第一幅从上至下依次为刘业村山水小景《拟元人画法》、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秦传国玺、宋代张齐贤所作笔记《洛阳缙绅旧闻记》残页、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片段“和尚其出家之雄乎”,画卷左下角钤白文“刘凌衡印”和朱文“字岳南”。第二幅从上至下依次为刘业村的《夏山烟云图》、注释有“文曰万寿康宁”的秦玺、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西湖佳话 古今遗迹》残破本和“一毛片甲”碑刻片段,钤朱文印“凌衡”和白文印“业村”。第三幅从上至下依次为刘业村《秋山人在画中行》、整体玉玺形象及“文曰永昌”的汉小玺、写有“秀州嘉兴县”及“鸿奎先生安”的残缺信笺、碑刻片段,下有白文印“凌衡印”、朱文印“岳南”。第四幅从上至下依次为刘业村山水画《无题》、刻有十六字“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的“宋定命玉玺”、有陈旧虫蛀的满语教科书《清文启蒙》、堆叠的碑刻拓片,左下角钤白文方印“刘凌衡印”和朱文方印“岳南画记”。

刘业村的4幅山水小景均在立轴八破图《补缺图四条屏》画卷中的上方,为圆形团扇的画幅形式。4幅画依次展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四条屏的常见形式。画作小而精,韵味十足,寥寥几笔,清淡疏意,四季山水跃然纸上,别有一番趣味。

《拟元人画法》(图4)采用对角式构图,近景树上冒出的绿芽和远处青山相映成趣,春意盎然,用笔轻松随意。画面正中的黄色茅草房温馨明亮,连接一座小桥延伸至画外,与深深浅浅的桃红柳绿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小山水。整幅画作设色清新,表现出初春蓬勃的生命力。画面右上角题“拟元人画法 业村”,后钤二方常用的篆书印章,为白文“绪曾”和朱文“业村”。

《夏山烟云图》(图5)为水墨山水,运用墨的干湿浓淡展现出郁郁葱葱的树木,随性而作,似有清风拂面,近景几笔勾勒的两间小舍依山傍水,多湿笔渲染,画面湿润感强。即便无色,也能感受到夏天的水润潮湿、烟云雾气。左上角题“夏山烟云 业村”,后面钤印与《拟元人画法》相同。

《秋山人在画中行》(图6)左上方题款“秋山人在画中有诗意 业村”,后钤印白文“绪曾”、朱文“业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戴蓑帽老翁持拐过桥,远景一抹清蓝的远山,真可谓人在景中,诗情画意,不亦快哉。近景秋果点点,山石间探出蓝绿辉映的枝叶,笔墨简淡清透,令观者神清气爽,仿佛已置身在绚烂明媚的秋日。刘业村笔下的秋景亮眼,不同于常用来哀思的“悲秋”,色彩明亮,清新稚雅,绘的是秋之收获、明净。

《无题》(图7)仅在画面左中下角题名“业村”和两方钤印“绪曾”和“业村”。背景及水面铺浅浅墨色,远山、树干及草坪施以赭色,茅草屋顶的浅黄是冬景山水中的一抹暖意。宋代郭熙所述“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背景及水面的“冬黑”衬托画面远近分明,主次有序,凸显白雪皑皑,设色又不失单调。

刘业村在立轴八破图《补缺图四条屏》画卷中加入小景山水,“画中有画”,为其增添了许多文人气息,提升了生命力,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可能性,更凸显了刘业村的多才之能。画面中呈现的古书、碑刻涉猎范围广泛,由此可判断师徒两人皆是知书好古、好学博览之士,且刘业村受文人画影响深厚,两人合作绘制的八破图,相互契合,各显其长,体现了“文人相敬”的文人合作精神。

3 小结

“业村年华秉鸿运而不入宦海,躬耕艺苑,布衣梦庄,以毕生智慧上承前贤,下启后人,可谓古道热肠老而弥笃”⑤。刘业村的笔下山水向世人展现了其艺术境界,告知众人人生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他学古又不泥古,既注重传统笔墨又勇于创新,在书画作品中赋予自己的情感和特色。

刘业村学养深厚,从其艺术作品中可知他诗书画印俱佳,书画上的印章皆自己所刻,题诗自己所作。刘业村山水画风雅致秀丽,有时又纵横恣意,如其山水画诗:“远却红尘路,谁家一叶舟。逍遥真自在,独钓大江秋。”这与其经历有所关联。作为诗人,刘业村情感丰富,诗有别才,同样地,作画也是他抒情寄怀、驱散心绪的重要途径。刘业村晚期的书画作品和诗作均流露些许晚景的凄凉:“不学僧家与道家,柴门紧闭寂无哗。闲常披卷观书史,闷应临流数落花。只觉心思平如水,哪知世事乱如麻。怡情屡把三弦弄,举首窗前树影斜。”

无棣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荟萃,刘业村、刘岳南、张秩山被誉为无棣书画“三大名家”,相传慈禧太后曾征调三人作品晋京观赏。作为“三大名家”之一的刘业村史料鲜有记载,因其志在旷野,喜结交乡绅士儒,不擅与达官显贵交往,作品流入上流阶层较少。画如其人,刘业村德艺双馨,其人品也备受推崇。刘业村的家训是“处世要存忠厚,共事勿占便宜”。他爽快应允家乡邻里所求事务,广结墨缘,有求书画者,也用心作画无偿相赠。看见他人收藏之物有赝品,也会坦诚告之。才名远扬,前来拜师的弟子众多,刘业村教导弟子“学前人之技,不能食而不化,师古要创新,方能身成一长,独树一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选其所长。追随刘业村的弟子众多,其家族弟子中有专攻国画花鸟的刘凌衡,此外他的学生还有被誉为北方农民书画家的于墨林以及高延龄、吴鸣皋等人,相承流传,影响深远。

注释

①⑤于长銮.无棣人文[M].滨州:山东省滨州地区新闻出版局,1993:190.

②秦夏声.庆云县志[M.影印本.民国三年马氏修稿本.

③郝佳雯.八破图及其美学思想初探[J].收藏家,2022(7):101-104.

④山东省无棣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无棣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