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方面”发力 做好国有企业宣传文化工作

2024-10-26 00:00:00昝亚洲
企业文明 2024年10期

宣传工作是企业塑造形象、传达价值观、促进发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效的宣传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公众形象,还能够在政策导向、社会责任等方面展现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需破除传统思维桎梏,改善宣传工作理念,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宣传工作的意义,将其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本文就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宣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从四个方面做好企业宣传工作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把方向,塑造全新企业形象

当前正值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国企改革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企业职工思想认识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日益突出。对此,企业宣传文化工作者必须正确理解宣传工作,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凝聚提振企业职工信心,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

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发展欲有所突破,不仅要时刻以思维方式的创新、宣传手段的创新、基层工作的创新为主要着力点,还要依靠新闻宣传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企业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因此,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宣传工作的重点就是需要找准企业自身发展优势与亮点,通过新媒体等众多与时俱进的宣传手段,达到全民覆盖的良好效应。此项工作需要将党建与宣传工作的双重责任层层传递落实到各党支部,打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领导率先垂范,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氛围,带动广大职工群众自觉认同、主动实践,营造全员积极参与、推动新闻宣传的浓厚氛围。对于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由党员干部牵头,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优化措施并立即执行,防止出现不能令行禁止、一拖再拖的现象。

提质效,唱响企业好声音

宣传工作在国有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角色定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质效。结合当下,企业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根据企业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选择适宜的宣传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性深度报道,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在提升企业宣传工作质效的具体实践中,国有企业要把宣传点着眼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工作、团队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守文化主阵地,唱响企业好声音,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必须合理选择宣传方向。宣传方向的选择应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真正做到为企业、干部职工服务。

二是在宣传策划工作中必须将企业宣传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相关宣传人员应当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的有效手段,通过连续报道、热点评论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宣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后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实现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效果。

三是必须创新并利用好宣传载体。积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有效扩大宣传的辐射范围,鼓励干部职工对宣传内容进行转发、评论,从而切实提高宣传的热度,同时全面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是必须在宣传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和发展眼光。比如日常宣传报道一线职工的工作情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过程、重要节气活动等,将其制作成微电影或者小视频,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充分彰显企业的人文关怀。

五是必须严防和杜绝宣传工作中的隐患,对“高级黑”“低级红”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企业对典型模范的宣传话语上,尽可能避免制造苦情、制造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做到不猎奇、不媚俗、不偏激,尤其不能颠倒是非黑白。

强动力,着力宣传人才培养

做好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关键在人,企业领导、党组织必须加强宣传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有企业年轻化、高学历的宣传人才有所增加,但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仍存在一定的缺口,需要“内部挖潜”,因此企业必须在宣传人才方面加大发掘和培养力度。

一是将宣传工作的“全参与”从理念层面到纳入干部职工“全生命周期”的培训体系,将宣传工作的执行与成效嵌入干部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使其“修身蓄能、明责赋15f9cc96744059196e91ef67819b4619能”。

二是要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多支队伍强支撑、多条通道搭舞台”的人才发展战略,在健全分工负责、分类培训、分级管理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上下功夫,以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创新途径和方法,丰富手段和形式,深入推进专题培训、结对帮带、轮岗交流、上挂下派、观摩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常育常新。

三是要在“用才”上搭建平台载体。为人才提供“人人出彩”的工作平台和多元化的成长空间,让经过了培训“武装”起来的人才有充分的实践和展示机会,促使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利用线上线下的多平台联动,让人才多亮相、亮好相。

重管理,优化舆情监督措施

在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要持续强化“大宣传”理念,持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全面重视舆情监督质量,切实优化舆情管理效果的方向目的出发,国有企业需要真正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把好声音变成“最强音”。

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凝聚力。通过定期组织全员开展网络舆情科普学习、网络舆情应急演练等办法,全面提升基层负面舆情处置能力以及宣传工作查漏补缺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内在特征的舆情监测体系,形成“全员监督”的局面。

二是构建正向舆论引导力。通过不断优化舆情应对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舆情应急应对预案,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舆情热点,及时研判对外宣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诉求,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第一时间亮明态度,掌握应对的主动权,避免舆情发酵,构建和谐稳定的正向舆论氛围。

三是构建完善的网评员制度。让网评员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读者的评论反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防止宣传工作过程中出现“把大事说小、小事说大”,从新闻宣传角度去引导大家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

宣传工作做得好,能够凝聚起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宣传的强大合力,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每名党员、干部、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全员一心,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弘扬企业精神,优化舆情管理,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话语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