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兼具南北

2024-10-26 00:00:00永辉
美文 2024年21期

蓝瑛,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西湖山民等。明万历年间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一户平常人家,大约卒于清康熙初期,享年八十有余。蓝瑛终生以绘画为职业,笔耕不辍,画室榜额“城曲茅堂”。他工书善画,人物、花鸟俱佳,尤以山水画为最,是活跃在晚明时期的重要画家。

蓝瑛五十岁之前以临摹古人为主,练就了其扎实的笔墨技法,艺术追求则得益于对黄公望、王蒙、倪瓒等前人的临习;受“南北宗”画论影响,仰慕“南宗”逸秀之气,习文人画,参加文人雅集,蓝瑛画作文人气息日益彰显,逐渐形成蓝氏早期强劲雄健,清和简约,柔逸古雅的绘画气质。五十岁后蓝瑛绘画既取法郭、李、马、夏等院体一脉,也悉心研究二米、黄公望等“南宗”一系,并师效当时吴门沈周、文徵明的笔法,所绘山水秋景设色艳而不媚,有高古气,发展了唐以来青绿山水的画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貌。晚年(六十五岁后)是蓝瑛人生的高光时刻,此时其山水画作笔力苍劲,笔法老道,笔墨含蓄,施色浓丽大胆,疏秀隽雅,气势逼人,是愈老愈工愈精。作品无论题署“仿荆浩”“仿董源”还是“仿黄公望”,其实都已融会贯通为蓝瑛式的山水画,形成了蓝瑛晚年面貌多样,古朴精良,苍劲雄浑,雅俗共赏的绘画风格。

蓝瑛一生致力于摹古,在临习古人的过程中,打造了其坚实的笔墨功底,形成了其文人逸趣的审美品位。蓝瑛兼具职业画师和文人画家的双重身份,作品既有文人画秀雅气韵的笔墨气质,又有院体画精益求精的技法,造就了蓝瑛兼具南北的画风。本期封面取自蓝瑛的花鸟作品《红叶秋禽图》之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