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底层逻辑与发展路向

2024-10-26 00:00朱珂王建明吴雅欣李瑞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10期

摘要: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与教育强国构成了双向互促关系。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文章以复杂性科学的“协同学”和“耗散结构论”为理论基础,从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生态三个层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分别是:新质生产力催化教育系统内外要素协同融合;新质生产力促使教育结构从混沌走向有序;新质生产力激活教育生态涌现式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公平、质量、效率、普惠、绿色、可持续”六个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路向,包括弥合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全程公平;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培育教育优质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夯实教育强国基石;引领终身学习浪潮,助力学习型大国建设;增强绿色教育意识,培塑强国新质人才;推进教育生态重塑,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教育强国;复杂性科学;学习型大国;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编号:22IRTSTHN031)、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全息技术支持的高校STEAM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4SJGLX0612)研究成果。

一、引言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提升,进而裹挟社会各领域发展与变革。在技术变革历程中,教育的发展也常与技术进步相伴而行,技术的跃迁在持续增大信息体量与社会复杂度的同时,呈现出对教育媒介、教育形态、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评价体系等全方位变革的攘袂引领作用。从教育媒介更迭到教育形态革新,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到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技术始终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Goldin和Katz提出教育和技术的赛跑理论,技术变革与教育进步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赛跑”的微妙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对领先和落后,决定着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趋势[1],教育只有跟上技术变革才能推动经济繁荣和国家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而教育强国建设是这一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整体质量不高,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数字化转型不够充分等问题[2]。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概括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3]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典型技术加速迭代,其本身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和潜力,驱动人类文明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衍生出数字教育、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并展现出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赋能作用[4]。当这股力量生发于教育领域时,势必加速破解教育难题,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

(一)新质生产力、复杂性科学与教育强国的辩证关系

1.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是双向互促关系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新形态。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是双向互促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强劲动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教育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教育深度应用,激发教育数据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深度转型升级,赋能教学要素优化组合。其本身也是由上述四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在其作用下,实现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更新、师生关系重构、教学环境与资源升级、教育样态重塑等变革,进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另一方面,教育强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前提。教育是生产力提质的关键因素,主要通过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助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来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5]。其核心机理主要表现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关系,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了拔尖创新人才,夯实新质生产力人才根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生产力跃迁的战略支点[6],而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反过来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如此循环,“教育-人才-科技”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成就,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2.复杂性科学能够揭示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

史蒂芬·霍金曾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宇宙中的许多现象都是复杂系统的体现,这些系统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产生出复杂的行为和特性,复杂性科学正是致力于探索复杂系统行为规律的理论体系,为人们认识和解释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还原论批判和超越,在系统科学基础上发展而来。从早期阶段对于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逐渐转向后期阶段对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的研究,并被研究者用于解释教育现象。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埃德加·莫兰提出,不确定性是社会的重要特征,教育应从传授知识转向传授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人类的存在同时是物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强调教育的复杂性、整体性和不确定性,倡导超越简化的片段性认识,未来的教育应全面认识人类的复杂性[7]。

再来看教育强国建设,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不能简单认为是一个各级各类教育机会供给增加或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高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系统要素增强、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和功能优化,推动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发生“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问题[8]。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复杂性科学理念相吻合,以复杂性科学理论解释教育强国,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非线性、自组织性、动态演变的复杂系统,它涉及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技术、教学要素等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这个复杂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重组都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动态演变,使得教育强国建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再者,新质生产力已经突破传统生产力、科技生产力范畴,通过其概念可知,其本身也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强调主体单元的协同,这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一脉相通。运用复杂性科学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9]。据此,本研究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协同学和耗散结构论为理论依据,深入探寻“教育强国”这一复杂系统的内在逻辑,以揭示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二)复杂性科学视野下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从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来看,教育之“强”指向教育各方面强,包括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结构等多方面[10]。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作为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技术,正从教育要素、教育结构和教育生态三个层面瓦解教育边界,以数据驱动、智能创新为主旋律形塑教育新样态,赋能教育领域各方面产生聚变。

1.协同学:新质生产力催化教育系统内外要素协同融合

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提出的“协同学”认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的结构和特征”[11]。概言之,就是“1+1>2”效应,这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思想不谋而合,并与“还原论”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组成部分来加以理解形成鲜明对比。与此相呼应,新质生产力亦强调整体观和协同观,其本身就是一个多要素协同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每一个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产生出比各部分简单相加更大的整体效能。因此,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立场就是以“系统观”“协同观”来统筹全局发展,而非仅仅以“技术观”进行局部审视。

如下页图1所示,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系统及其它社会子系统发展的“中枢神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数据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教育产业事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四个象限恰好构成了教育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这一主体。“∞”意为“无穷或无限”,即“没有边界”,代表了教育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在四个象限协同循环内在理路下借由“赋能”与“驱动”两个维度迸发不可估量的能量,并在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强有力的释放价值。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赋能教育要素优化组合,使其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不再是标准化生产式的“一刀切”,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另一方面,“数据要素×”凸显了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倍增、放大效应,新质生产力通过数据供给、数据流通和数据应用等创新性配置驱动教、学、评、管、研、治,加速教育链、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推动教育产业事业深度转型升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正是通过“技术赋能”与“数据驱动”共同作用于教育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以及文化、经济等“因子”,表现出双轮联动的整体效应,摆脱了单一因素驱动视野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狭隘观。

sRCm95rH8ZeLvsezXiIF0Y9ECav78kpLl3mEI9c7tTw=

“质”与“态”是描述事物性质、状态的术语,“质”可译为“性质、本质”,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态”也称为“相”,指物质在物理上的独特形式。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指生产力系统中诸因素在物质技术属性上互相关联的状态,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外在表征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新质生产力体现了科技与效能的深度融合,正在驱动教育系统的“质”“态”创新变革。教育系统的“质”是其根本属性,教育的本质和出发点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无论技术怎样进步,这一本质属性是永恒不变的,只是说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催化现代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等内质更新,更利于培养能够适应数智时代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新质人才。教育系统的“态”则是指具体的教育结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等物理或可观察样貌。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协同融合为教育系统提供更加智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重塑教育样态、业务流程、应用场景、决策治理、产业链条等教育新业态。康德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协同性中才能现实存在,协同是主动和被动之间的交互作用[12]。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催化教育系统内外要素深度协同,既是对教育系统“质”的提升,也是对其“态”的革新,为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和个性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耗散结构论:新质生产力引领教育体系有序创新

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如下页图2所示,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教育体系呈现出“散点状”无序、混沌状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介入,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势能外化为“熵减”和“涌现”的机理,逐步引领教育体系从无序混沌走向有序创新。

(1)熵减:新质生产力促使教育结构从混沌走向有序

埃尔温·薛定谔认为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在其中发生的那部分世界的熵的增加。一个孤立系统或处于均匀环境中的系统的熵在增加,并且或快或慢地接近于最大熵的惰性状态,系统会自然趋向于混乱状态,只有从环境中吸取“秩序”来维持组织才能使自身稳定在较高有序水平[13]。教育体系的自然进化是一个不断熵增的过程,教育的停滞或衰退是趋向于危险的最大熵状态,如果想要避免,只有从环境中不断吸取负熵,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和交流,进行内容、方法、模式等创新,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可以看作是教育体系的“新陈代谢”。

系统的内部结构决定其功能,比如同一元素“碳”可以组成石墨、钻石、石墨烯等不同质态,正是因为碳原子不同堆积模式产生不同的内部结构,使其组成物呈现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教育体系中,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熵减的能力,数据流的引入使得教育体系得以开放、远离平衡并呈现非线性特征,一个个孤立“点”存在的教育单一体通过“吸引子”的作用串联成相互连接的“线”,而后又交织成“面”和“体”,并逐步归类整合形成紧密协同的教育整体“势能”,驱使教育系统内部自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完成从混沌走向有序稳态的协同演化。具体表现为新质生产力通过数据创新驱动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与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治理机制等方式,为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和秩序,破解发展不平衡、质量不高等教育难题,引领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2)涌现:新质生产力激活教育生态涌现式创新

在复杂性科学中,“涌现”是指系统的各组成子系统以非线性的方式交互作用时,整体会展现出不同于部分的新特性、新功能或新行为。“涌现”代替了上帝之手,神秘地重构混沌系统的内部结构,将其转变为一个自组织的新系统[14]。在教育产业事业深度转型升级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恰好扮演了这一角色。新质生产力是包含高质量、高效能、高科技三个维度的生产力,高质量的生产力可化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教育“优质均衡”;高效能的生产力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每个人能平等地接受良好教育,助力教育“高效普惠”;高科技的生产力能够引领教育走向现代化、智能化,引导教育“绿色可持续”。新质生产力三重叠加效能正在重构各行各业生态,引领教育领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并非简单的技术替换或升级,而是在新技术、新要素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激发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涌现,孵化新质学校,打造新质教育,为教育强国培养新质人才。

从生产力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重塑生产力三要素,催生了更高素质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那么,教育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极大延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重塑教育形态,丰富教育场景,催育更高水平教育者,更智能化教育资料和更多泛在学习者。学校将被重新定义,教与学理念深刻变革,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实现师生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全方位连接。教育新场景的应用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具身探究学习、自适应学习等新模式让有意义学习真正发生。新质生产力加速教育与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更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新生态,使每一个教育者和学习者都能够精准找到职业定位和生命价值,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在教育要素、教育结构和教育生态三个方面创新引领教育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底层赋能作用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为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趋普惠、更为绿色、更可持续的教育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路向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路向可视化呈现为驱动层、路向层、机理层和目标层。如下页图3所示,在驱动层,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彼此耦合为一个“行星齿轮系统”,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高效能、高科技”三大动能成为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引擎,指向“公平、质量、效率、普惠、绿色、可持续”六个维度发展路向,机理层具体诠释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并在目标层外化为教育强国的未来愿景。

(一)公平维度:弥合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全程公平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正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教育公平也从“每个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转变为“每个人都能在教育过程中取得公平的结果和成就”[15]。如何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更为优质均衡的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具体通过技术赋能和数据驱动的外在形式降低教育系统内部熵值,弥合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促进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全程公平,提升教育强国“软实力”。

1.支撑教育监测评价,助力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主要体现为机会和权利公平,可进一步显化为教育资源公平,而基于大数据、用户画像等技术的大规模教育监测与评价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指挥棒”。在国家层面,通过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能够优化区域、城乡、学校等之间教育资源合理分配,让每个孩子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个体层面,教师还可借助数字教育平台建立用户画像,利用学生数字档案的“数字足迹”推进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扶贫,消除“学习贫困”,实现教育起点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16]。

2.消弭教育数字鸿沟,塑造教育过程公平

二十多年来,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贯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场域,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师生成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7]。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师生数字素养等差异也随之产生了“信息鸿沟”“数字鸿沟”等教育异化现象,影响了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过程公平。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新的挑战,不同群体人工智能技术习得水平和应用素养差距将滋生“智能鸿沟”。2024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规划办公室(OET)将教育数字鸿沟划分为“数字使用鸿沟”“数字设计鸿沟”和“数字访问鸿沟”,从三个方面消弭教育数字鸿沟仍旧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诉求,未来一定时期必须积极应对,打通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过程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3.促进多元融合共生,赋能教育结果公平

公平正义历来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通过宏观制度保障老少边农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达到“分配正义”。随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的提出,教育公平领域的关注点逐渐从“分配正义”转向“承认正义”[18]。阿克塞尔·霍耐特认为承认正义强调的是对个体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意味着需要对不同学生群体或个体发展的承认与满足,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生,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新质生产力以创新、融合与共享的特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个体全面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从而在教育结果上实现更为实质的公平。

(二)质量维度: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培育教育优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19]。高质量发展基点是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组成的教育不可能三角始终困扰教育优质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多维协同-打破阻滞”来激发教育创新活力,为破解教育不可能三角提供了可能性。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降低教育成本效益

科技是照亮未来的火炬,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高质量始终是核心追求和行动准则。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爆炸式增长不断驱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能级跃迁,GAI的教育应用可以减少传统教育中需要的物理设施和人力资源,从而降低教育成本,使得更多人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了教育的可及性和高效性。智能技术支持的教育元宇宙推出的去中心化教育平台帮助教育提供者和参与者进入元宇宙世界,方便其以更低的交易成本直接互动,提升教育效率并改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育参与者能够绕过传统的价值转换障碍省去中间的高昂费用[20]。

2.激活多维协同模式,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顾明远先生曾提出“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21],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包括学校基础设施、教师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资金等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反哺教育新基建升级换代,并通过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要素)驱动跨领域、跨主体合作,激活UGBS(高校、政府、企业、中小学)四个要素多维协同模式,破解高质量教师、高质量课程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通过组建学校教育联盟,牵头学校引领联合各成员校形成资源共享、文化共育、师资共用等多维合作框架,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倍增[22]。加快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发力[23],UGBS协同机制还能持续优化激励、评价和共享体系,以系统性发展合力重新定义未来学校,开创教育发展新格局。

3.打破教育传播阻滞,拓展资源高传播率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是智能时代的“新电力”,在其作用下,教育模式正加速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师生正确合理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使人机之间的结合显现出更为巨大的创造潜能,提升教与学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破传统的教育传播阻滞格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延展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例如,我国政府部门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正在丰富资源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拓宽传播领域、优化传播效果,推动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利用高效化、精准化、普及化,进而满足人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期待。

(三)效率维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夯实教育强国基石

全要素生产率是撬动新时代教育高效发展的杠杆。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持续驱动生产力能级跃迁,其赋能教育强国效率之维度关键在于坚持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与赋能区域创新等方面构筑现代教育体系,夯实教育强国基石。

1.强化开放协同联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衡量技术进步、效率变革、制度创新等无形生产要素的关键指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在产出增长率中,生产投入要素所不能解释的部分,即非配置效率。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投入固定的情况下,教育整体产出仍能增加的部分[24]。F re等提出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法是核算全要素生产率一种常用方法(如公式1所示)。F re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优越性,将Malmquist指数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指数[25](如公式2所示),简记为Mv,c(xt+1,yt+1,xt,yt)=Effch×Techch。

依据Malmquist指数法,教育强国软指标的实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过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在于一味地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经费,而需通过改善决策单元的管理水平以提升技术效率(Effch),抑或借助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进步指数(Techch)。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促发开放、协同、联动的教育管理生态创变,是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能够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教育决策水平、实现系统熵增。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利用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边界,赋能不同区域资源均衡配置与高质量发展,同样是提升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2.推进监管体系变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监管与治理效率是面向整体教育系统的全局最优解,监管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帕累托在《政治经济学讲义》中将效率定义为对资源的配置,若资源配置使得经济体中所有人等同于初始情况且存在至少一人优于初始情况时,则为最优资源配置[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指出,为实现技术引领教育提质增效,需将适当监管与治理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促进监管与治理体系各要素协同融合、内部结构重组。在充分考虑技术特质及实用性的前提下,依托数智技术实现教育监管治理体系内部要素协同融合,能够使得系统能够更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吸取“负熵”,从而降低系统内部的熵值,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有序性。此外,借助生成性对抗网络、深度学习以及生成式模型等技术创新对教育监管治理体系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造,教育监管与治理“识别—分析—决策”的链状关系,逐渐向网状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变,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规避了教育生产力的边际效益,有助于最大程度释放教育资源潜力。

3.深化产教学研用融合,赋能区域创新效率

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诉求。在新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推进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发挥协同作用,可助力产教学研用融合,激发创新效率,回应社会需求。通过对接产业链、激活创新链、持续改造教育链、培育人才链[27],能够补齐教育体系短板,真正解决区域创新效率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有学者指出,教育功能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关键在于教育能否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协同发展[28]。目前,科学技术的加速迭代已超越“摩尔定律”所预测的范畴,新质生产力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特征[29],通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赋能教育系统培养新质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人才将成为推动教育系统持续熵减的重要力量,其创新能力和高效工作方式将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升级。

(四)普惠维度:引领终身学习浪潮,助力学习型大国建设

造成社会更迭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影响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技进步和历史革命不过是人类思想不露痕迹变化所造成的可见后果而已[30]。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强国的进程不仅涉及时空延展的教育新形态,更体现在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等深刻变革,而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催化剂和助推器的角色。

1.全面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发展与革命性突破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数智时代,智能技术的陡然爆新赋予了AI产品“秒速工作力”,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喜悦感、工作便利感和生存压迫感,人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生存哲学视角看,人类面临的危机实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本质失调造成人的现实本质异化,从而面临“失效危机”。面对AI强大的席卷之势,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只有积极拥抱驾驭技术,才能达到人技共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发布的《终身学习:我们共同的未来》,将终身学习视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因此,摆脱人的生存危机和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全面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2.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终身学习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伊莎贝尔·肯普夫(Isabell Kempf)强调学习者在教育系统的中心地位,数智技术应支持而不是替代基于人类互动的教育[32],进而推动教育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协作学习,提升全民终身学习质量。终身学习从理念到方法层面的深入根本在于激发个体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连接与联系,精准识别学习者的知识差距、心理需求等,能够针对不同主体需求提供多样灵活的学习方式,提升个体和社会持续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对于促进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乃至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数智技术支持的教与学能够根据学习进度随时调整学习策略,有助于创新自主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增强教育系统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数智技术能够促进在线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共同体的成长,开放式协作环境可有效推动创新思维和集体智慧的涌现,助力师生深度协作互动并促进在线学习型社区高质量发展,使得更多优质学习型社区生根发芽,并以社区新质生产力组合助推教育强国建设[33]。

3.塑造终身学习环境,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纳入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数字化转型开启教育5.0时代,真正让数智技术红利惠及全民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关切。数智技术与教育多层次、全方位深度融合,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借助数智技术搭建智能化、自适应教育平台,有助于延展教育的时空边界,为满足学习者泛在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基础与载体,拓宽全民终身学习资源与环境。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优化教育公共服务,推动教育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平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强化各阶段教育的紧密衔接,对于建立并完善渠道更加畅通、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五)绿色维度:增强绿色教育意识,培塑强国新质人才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教育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品质。何谓“绿色教育”,学界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绿色教育是指引社会个体形成绿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种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反思超越,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教育关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其蕴含的创新性、人文性和可持续性与绿色教育理念紧密耦合,正从绿色环境、绿色素养、绿色生命三个方面推动学校教育转型,为社会培塑绿色新质人才。

1.营造绿色育人环境,创建绿色学校文化

新质生产力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加速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升级换代,营造了绿色育人环境,创造宜人的视觉体验,有助于提升学校有形文化。同时,有形文化的进步也进一步彰显无形文化的人文价值。创建绿色学校文化更重要还在于把积淀的学校文化和精神转化为一种以“全面育人、浸润育人”的教育理念,采用情感熏陶、思想启迪、价值观塑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达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34]正是这一写照。

2.发展学生绿色素养,培养绿色新质人才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35],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需要通过人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教育通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实现人的生命质量提升[36],促进人的身体素质现代化、文化素质现代化、实践方式现代化[37],使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人”。2022年,教育部出台《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引领科技创新人才涌现与绿色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面对未来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日益倡导绿色发展战略并对兼备绿色理念、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愈发旺盛[38]。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发展学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绿色素养,培塑绿色新质人才已成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客观诉求。

3.厚植教育人文底蕴,延展绿色生命教育

《庄子·马蹄》记载“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所表达的“天放”思想,与“顺应儿童天性、尊重教育规律”的绿色教育理念相吻合。“绿色”为师生带来了新的角色定位和精神追求,强调了对环境的友好、对自然的尊崇、对他人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的责任。映射到生命教育中,体现在敢于直面人的生存困境,是一种移情、一种同理心,更是对生命世界的融入和对当下生命的陪伴[39]。绿色教育丰富了教学内涵,超越对即时成就的关注,着眼于学生从高中到大学乃至之后的成长需求,致力于为他们的整个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生命之树常青的梦想,真正延展生命教育,持续促进人类进步。

(六)可持续维度:推进教育生态重塑,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教育力提升,“社会教育力”不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的力量,而是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内外)各个系统的教育力聚合贯通[40]。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倡导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增强了教育的内在活力,还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衔接,与社会教育力的形成和提升相辅相成,共同驱动教育生态的重塑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促进内外循环协同,推进教育生态重塑

教育系统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内部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子系统相互融合的协同并进。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是全方位、多维度、可持续的过程,既能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外在供给,也能恰当回应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41]。新质生产力通过内外协同、良性循环引领教育要素创新发展,重塑教育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人机融合”催生新型学习者,培育具备知识生产创造、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虚实共生”催生新型教学场景,借助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智能技术,实现跨学科、沉浸式、创新型教与学常态化;以“智能交互”催生新型教学样态,推动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使得教育更加个性、高效和灵活,泛在学习、自适应学习进一步深化普及。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本身蕴含可持续发展理念,并非是对传统产业的彻底摒弃,而是借助技术革新与前瞻布局,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实现未来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系统转型升级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系统涌现模式引入教育系统性变革进程,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一,借助科技创新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实践中持续发展使教育系统更加灵活多变,从而避免教育系统僵化熵增引起的功能衰减。其二,新质生产力激发的涌现现象,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体验的创新上,更体现在整个教育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产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有利于筑牢现代化教育产业体系,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引,以系统的思维和方法统筹推进,要从单一要素突破转向多要素间的耦合协同[42]。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和发展[43],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内涵特质将愈发彰显对教育的赋能作用,因此,必须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将其全面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全过程,促使教育与社会各领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壮大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带动教育这一复杂系统深刻变革,进而加快教育结构、功能与质量的系统性跃升,加速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多链融合,适应产业、技术、人口等方面的新变化,满足教育发展实际需求,为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厚植底色,为实现教育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美]克劳迪娅·戈尔丁,劳伦斯·F·卡茨.贾拥民,傅瑞荣译.教育和技术的赛跑[M].上海:格致出版社,2023.

[2] 李维,许佳宾,蒋晓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挑战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23,(5):12-18.

[3] 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DB/OL].https://www.gov.cn/ 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446.htm,2024-02-01.

[4] 李永智,秦琳等.数字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国际观察[J].电化教育研究,2023,(11):12-20.

[5] 朱永新.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24,(8):3-22.

[6] 龙宝新.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机理与行动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7):122-132.

[7] [法]埃德加·莫兰.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石中英.以教育事业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人民教育,2024,(11):6-10.

[9] 江成,聂丽君,张嘉诚.复杂系统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内涵分析框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4):1-7.

[10] 王天平,潘勤情,李珍.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逻辑与实践进路[J].远程教育杂志,2024,(2):10-19+25.

[11] [德]赫尔曼·哈肯.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2] [德]康德.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3] [奥]埃尔温·薛定谔.张卜天译.生命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4] 陈春花.协同共生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15] 熊才平,丁继红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39-46.

[16] 刘振天.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个体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育强国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24,(3):5-11+19.

[17] 李玉顺,安欣等.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践的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23,(3):69-78.

[18] 孙晓雪.从分配正义到承认正义:学校内部公平的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22,(2):10-16.

[19] 李永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N].学习时报,2023-09-11(01).

[20] 翟雪松,楚肖燕等.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共创:教育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知识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1):27-37.

[21] 顾明远.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2-3.

[22] 柳海民,满莹.优质均衡:义务教育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理路[J].教育研究,2024,(2):67-78.

[23] 秦玉友,王玉姣.教育强国建设的多维起点、内涵意蕴与主体行动[J].中国电化教育,2024,(4):1-6+44.

[24] 杨小微,陈冬林.效益优先: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效率变革与高质量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23,(11):14-22.

[25] F re R,Grosskopf S,et al.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3):66-83.

[26] 茹少峰,魏博阳,刘家旗.以效率变革为核心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14-125.

[27] 邓小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3,(1):48-53.

[28] 严斌剑.基于代际传递视角的中国教育公平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9, (2):98-105.

[29] 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108-117.

[30] [法]古斯塔夫·勒庞.亦言译.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

[31][35] [美]英格尔斯.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2] 冯婷婷,刘德建等.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24,(3):20-36.

[33] 贺超波,林晓凡等.学习型社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基于在线学习者关系网络分析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4,(6):38-45.

[34]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赵玮,王义高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6][40] 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7] 刘海峰,陈时见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学理思考与着力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3,(10):1-17.

[38] 余吉安,张友生,彭茜.树立绿色素养理念培育高校绿色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55-57.

[39] 金笑阳.生命教育的历史局限性与现实回归[J].教育科学,2023,(5):25-30.

[41] 陶蕾,杨欣.数字驱动的教育强国建设:机遇、挑战和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4,(3):12-19.

[42] 李晓虹,张婷婷,王梓宁.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基于64个国家的比较分析 [J].中国电化教育,2024,(9):41-50.

[43] 刘丙利.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学理阐释、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4,(9):77-85.

作者简介:

朱珂: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

王建明: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

吴雅欣: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跨学科学习。

李瑞丽: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监测与评价。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Empow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Underlying Logic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Zhu Ke, Wang Jianming, Wu Yaxin, Li Ruil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Henan

Abstract: Productivity is the fundamental force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very leap in productivity not only drives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reshaping the education eco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chnolog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forming a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with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country in education” to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is a complex and systematic process.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science of “synergetics” and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empow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from three levels: educational elements, educational structure, and educational ecology.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atalyzes the coordinated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promotes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to move from chaos to order;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ctivates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ecology.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mpow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proposed from six dimensions of“fairness, quality, efficiency, inclusiveness, green, and sustainability”, including bridging the gap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equity throughout the entire education process;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nhanc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solidify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Leading the wave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ass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oriented country; Enhance awareness of green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new quality talents for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Promote the reshaping of educational ecology and dr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complexity science; a learning oriented countr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收稿日期:2024年6月3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