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群众实践的动态文化,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所处的文化空间以及代代延续的活态传承,蕴藏着民族精神价值与中华大地特有文化内核。“非遗”题材纪录片要想揭开“非遗”的文化内核,需要在原真再现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通过探究人物形象塑造的多元化手法,有助于充分展现生动的传承故事以及人物的个性魅力,从而提高纪录片的专业水准。
当今,随着文化自信口号的提出,国家逐渐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重视程度,与之相关的“非遗”题材纪录片数量 日渐增多。“非遗”题材纪录片以影像艺术为 载体,以人物为叙事线索,通过人物表现精湛的“非遗”技艺工序以及背后具有的人文价值理念,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带动观者的认知与情感。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呈现效果对于“非遗”技艺的普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工匠精神的是否活态传承是能否全面深刻诠释“非遗”题材的重要因素。通过纪录片中人物的形象塑造,能够达到更好地记录和宣传“非遗” 文化的目的。因此,本文以人物为落脚点,探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相关塑造策略。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思路
“在生活中结构”与“在结构中生活”是纪录片中常见的两种人物叙事思路。所谓“在生活中结构”即创作者在完全不干扰人物的基础上,将人物的生活、工作接近还原地进行拍摄,随后采用线性叙事方式制作;“在结构中生活”即指根据不同的人物特征和拍摄内容,科学选择其叙事结构。
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常 采用“在结构中生活”这一叙事思路,以串联式叙事结构将人物不同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故事化讲述。这样串联式的叙事结构能够在不同的角度对纪录片主题进行突出,通过一些相对零碎的资料和线索将中心线索进行密切地衔接,使得纪录片主题和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丰富。例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非遗”纪录片《百心百匠》中关于唐卡的一集,就是基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方面以及环节中对主人公嘎玛丹增进行真实的记录与展现,将嘎玛丹增的个人故事、社会关系、家庭背景、技艺传承等多段内容进行编排串联。这样的叙述方式,除了侧面映衬出唐卡技艺的精湛,也更加突出唐卡匠人嘎玛丹增的个人形象,塑造出一个精益求精、坚守信仰、传承文化的匠人形象,传达出其对“非遗”技艺的守护与传承。这种串联式的叙事结构可以将一些庞大繁多的主题变得简单,为“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在纪录片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带动受众的共情心理,成为创作者与受众情感交流的桥梁。同时,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能够彰显出文化所在的时代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意义,最大程度实现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多维度关注。纪录片想要突出人文意义,就需要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化塑造,通过刻画具有典型意义与人文价值的人物形象,以小见大,反映其生存状态与思考,折射时代风貌。
(一)画面形象生动,增加可视性
“非遗”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但其文化价 值往往过于深奥和晦涩难懂。欣赏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素养,因此普通群众难以走近“非遗”、深入了解“非遗”。“非遗”题材纪录片往往借助片中人物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用画面与声音讲述文化故事,用镜头记录人物正在传承的“非遗”文化,将不会说话的传统民间文化生动展现。
以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为例,该纪录片通过展示手艺人的巧手对各种木作工艺的打造,在表现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各类“非遗”工艺的手工之美。镜头在记录匠人王震华制作榫卯木建筑“赵州桥”时,通过主人公的画面演示和细致解说,生动详细地向受众展示粽角榫、大小格角榫、燕尾榫、夹头榫等制作工艺的不同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此外,一系列人物面部神态与手部细节的特写镜头给人一种历史感、岁月感和沧桑感。在工作室的暖黄灯光下,王震华在制作“赵州桥”的过程中丝毫没有被外界干扰,即便汗如雨下也依然投入其中,这 些瞬间都可以体现出王震华对榫卯技艺的专注和耐心。人物的解说与手作的画面配合,将榫 卯这项“非遗”技艺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底蕴进行了丰富的延展。匠人王震华在展示这些技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非遗”文化的传达。
一部优秀的“非遗”题材纪录片,能够借助匠人进行文化的叙述,在带领观众在理解故事内核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蕴藏在其中的深层文化价值。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够更好 地提升纪录片的视听效果与文化表达,使“非遗”题材纪录片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二)呈现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不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这些精神承载着集体记忆。“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出现,为工匠精神的传扬拓展了更广阔的话语空间。为响应时代的需求,《寻找手艺》《“非遗”里的中国》《传承》 《后藏“非遗”》《大敦煌》《天工之美》等一系列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应运而生。
以《天工之美》为例,该纪录片中的琢玉大师杨根连被行当里的人称为“玉疯子”,其身怀一项独门玉雕技艺,制作的薄胎玉器壁可薄至 0.5 毫米,可以仅凭口述与传闻复刻出鼻烟壶的样式,练就了曾经失传的宫廷秘技“金镶玉”,其手艺达到极高的专业水准与艺术高度。杨根连所具有的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造物者》中祁门红茶手艺人李晓东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坚守皮影戏几十年的信念;《匠之心》中风筝手艺人张天伟专注尽责、守正出新,一心只做一件事,力求每一次都有所创新与突破的精神等,都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展现出来。
人物背后的工匠精神通过“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展现,形成浓郁的“非遗”文化复兴的传播氛围。因此,在新时代,“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应注重人物丰满的精神面貌,将个人思考、社会价值与时代背景结合,有助于受众对其形象价值的深刻理解,并引发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保护。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策略
《电影术语词典》中提到:“纪录片,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直接取材于现实,并用剪辑和声音增进主题思想。”这个定义提出纪录片创作要基于现实。但是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创作时需要结合多种艺术化手段进行建构。因此,遵循真实客观的创作理念,挖掘人物多元立体的形象进行呈现,是当前“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基本表述框架。
(一)基于真实的艺术化建构
客观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也是创作 者进行创作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人物形象 塑造方面,创作者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和真事,以客观视角观察记录。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保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也包含着创作者在事件叙述与人物形象塑造时的主观表达。电影评论人张俊德说:“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 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因此,纪录片往往使用“拟客观”的记录,有选择地选用素材,经过艺术化建构呈现出更强的艺术效果。这些素材内容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发生但在叙事中不连贯的。
“非遗”题材纪录片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常通过画面的对比进行人物形象的戏剧化呈现。以“非遗”题材纪录片《戏梦关东》为例,在老艺人石丫讲述学艺的艰辛不易后,出现在厨房热闹地包饺子、和面、蒸馒头的画面,随着解说词“小孩子们只觉得饺子稀松平常,他们想不出在走江湖的日子里一碗热乎饺子的复杂含义”的转折,接入老艺人石丫讲述多年前他们没有土豆就吃青苞米的没有粮食吃的岁月的采访片段。通过两个片段的组合对比,让人感受到处于以前被称为“下九流”的唱戏行当里的这群老艺人们艰苦的成长历程,更加激发观众的同理心,体会人物为这项传统技艺薪火相传的不易。此外, 讲述东北二人转“前世今生”的历史时,也恰当地使用两级镜头。老艺人郑桂云在唱二人转经典片段《张四姐临凡》时,出现的画面是学习唱戏的少年们坚毅的脸庞,老艺人浑厚的声音与少年们追梦的意气风发浑然一体,两个内容的组合使得纪录片表现的内 容更加丰富。
“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主观选取可以将画面内容形成对比,更好地激发观众同理心并引发思考,使大众主动探寻其意义与价值,达到更有效的文化输出效果。
(二)选取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典型性”这个名词最先出现于文学领域,后来逐渐扩散至其他领域。塑造典型性人物或事件,逐渐成为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方式。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拍摄对象的风格特点和精神形象,直接影响和决定纪录片故事发展的脉络和所要传达的社会价值。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够映射出典型环境下人物与社会的发展,传达深刻主旨。失去典型性的“非遗”题材纪录片,会枯燥乏味失去生命力,成为记录文化现象与人物日常生活的流水账。
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才能使纪录片更具代表性,并且具备影像资料传播的价值。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在拍摄过程中,团队先后走进浙江、福建、江苏等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色“非遗”街区,寻访共计400 多位“非遗”传承人和创新人,每集平均展现 30 多项代表性“非遗”项目。由此可见,团队积攒了大量的人物素材和“非遗”故事,而如何在众多素材中选取出具有典型性的内容进行组接,则需要考量人物的典型价值。如龙泉青瓷技艺匠人许朝兴、水密隔舱福船技艺匠人刘细秀、药香制作技艺匠人刘威、彝族跳菜匠人阿本枝、自贡井盐深钻汲制匠人张千等,这些人物的身份均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各自领域中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围绕这些人物进行“非遗”技艺画面呈现时,往往辅以专业的讲解演示,增加“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专业性水准及影响力。
“非遗”题材纪录片选取代表性人物,记 录人物的典型事件,这些事件内涵丰富,推动情节发展,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吸引受众兴趣,引发受众思考。
(三)注重色彩化与重量化选择
人物是纪录片的艺术主角,对于叙事人物的选择,需要秉持“色彩”与“重量”两个要点。
第一,人物的“色彩”通常指拍摄对象的特殊职业、特殊性格、爱好、状态等。这些特殊的人物属性,能够为人物带来神秘感。以“非遗”题材纪录片为例,小众“非遗”工匠职业便具有陌生化色彩,其工作的技艺内容和文化内涵对受众来说具有神秘感和陌生感。例如,纪录片《后藏非遗》将西藏地区的唐卡画师、迥巴藏戏师、扎念师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项目传承人的故事进行详尽展现。其以西藏地区的匠人故事为主线,讲述他们作为传承人的生活、经历和坚守,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藏文化的途径。观众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的传承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努力留住传统根脉,以及他们与“非遗”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并通过这些人物了解藏区各类仪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二,人物的“重量”即背后所承载的价 值以及代表其社会群体的分量,通常包括职业角色、影响力、号召力等。重量人物的存在对于纪录片中文化层面的表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突出重量化,“非遗”题材纪录片才能具备应有的格局和高度,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创作者应尽可能地找寻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通过对个体人物的挖掘,从中感受群体的力量,使受众收获精神共鸣与启迪。
四、结语
纪录片就是讲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需要有情节、有看点。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尽量避免人物形象的假大空、模式化、泛娱乐化,需要坚守初心,以人为本,同时守正创新,追求多元化创作,推动人物形象的多元化、立体化、饱满化。同时,注重社会价值,将时代背景与个人特点融入新时代“非遗”题材工匠的形象塑造,从而引发社会对“非遗”文化以及“非遗”传承人群体的关注与思考。
[作者简介]卢静潇,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