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石人与唐代关中石人比较研究

2024-10-24 00:00:00计晨露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5期

在全球古代文明中,石刻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地的石刻都有其自身传统特点,在此基础上相互传播交流。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以陵墓石刻为经典。其中,石人在陵墓石刻中备受关注,通 过体量、陈列形式、服饰面貌等方面表现出自身传统特点,同时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极具艺术特色。石人作为重要的物证,彰显了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紧密联系。唐代关中石人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在汉代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展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

在讨论西域与唐代关中石人的艺术融合比较前,我们需首先弄清楚唐代西域的地理范 围。西域在唐代指玉门、阳关以西至伊兰高原的地区。现在的中国新疆地区以及中亚与西亚地区可能都涵盖其中。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在贞观时期(627—649)就得到了发展与繁荣。西域石人遍布整个亚欧草原,本文将主要从当时的新疆地区开始追溯。

一、西域石人

古代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新疆作为重要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

的各大草原上,分布着许多石人和石棺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各族先民的遗迹,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记录着战国、西汉至隋唐时期的迁徙和交往活动,与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

昭苏石人代表的是古老的萨满教,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崇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认为人死灵魂不灭,会永远守护陪伴后代,他们认为石头象征着永恒,将祖先的灵魂寄托于石中,以期灵魂得以永存。这种石人的存在,展现了萨满巫师与天地沟通的一种形式。在萨满教中,祖先的灵魂被认为能够升入天界,与宇宙进行交流,从而洞察万物。所以,草原石人其实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草原居民的宇宙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融入了新的内容(见图 1)。

阿勒泰地区是石人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主 要为墓地石人,迄今为止已发现超过八十尊石人,其中,最高的石人有 3.1 米,最矮小的仅露出地面 0.6 米。有考古研究表明,阿勒泰地区在青铜器时代就已经有墓地石人了,这一时期石人造型古朴,线条简单,基本为圆形脸面,到铁器时代雕刻才逐渐细腻起来(见图 2)。

铁器时代阿勒泰地区的墓地石人开始出现不同的脸型,表现人物性别特征。但这一时期的石人仅雕刻出了面部,并且都立于墓葬的东侧,面向东方。其中,男性石人位于左侧,女性石人位于右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男女始祖的共同崇拜。

公元 6 世纪中叶至 9 世纪,正是隋唐时期,阿勒泰石人造型才更为肖像化。这一时期石人分布广泛,在雕刻上采用圆雕形式,造型写实,从五官的塑造中可以看出明显的个体特征,但都具有程式化的凸眼睛。多数佩戴耳环,服饰雕刻精细,因腰带上挂着佩剑和短刀而得名,这些石人的右臂弯曲,手中持有杯子或罐子,其动作多为抚剑或握刀,都是具有英雄气概的武士形象,这一时期女性石人形象消失,只有武士形象的石人,表现出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下降,草原居民对原始生殖的崇拜已经单纯转变为祖先崇拜。

随着唐代石人艺术的发展和雕刻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9 世纪之后的西域石人在外形上变得比早期更为精美。在这一时期的众多石人中,克马克石人尤为引人注目。“克马克”这一名称在中世纪阿拉伯和波斯的历史学家与地理学家的著作中有所记载。根据文献资料,克马克人有着在墓地立石人的习俗。克马克时期的石人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其双手抱杯的形式,这种设计在当时颇为独特。这些石人手中的杯子位置较低,通常位于肚脐前方,这一

细节在石人雕刻中显得格外突出。这种雕刻风格不仅反映了克马克人的艺术审美,也体现了他们对祖先和传统的尊重。

到了公元 9 世纪中叶至 11 世纪,五代及辽宋时期,阿勒泰石人开始衰落,重新回归简单的雕刻方式,以线刻为主。

除了最具代表性的阿勒泰石人,新疆北部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还分布着许多具有不同民族文化与造型特点的石人。西域,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石人艺术。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捕捉了不同民族的形象和特点,而且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西域石人艺术的这种多元文化表达方式,对汉唐时 期石人艺术的主题和意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中的石人

通过阿勒泰地区石人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西域石人不仅展现其自身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多元交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亚欧大陆 的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也就是丝绸之路,在汉代霍去病墓石雕刻群中,循石造型的方法可以看出明显的西域风格。而考古人员目前发现了三十余具东汉地上石人,林梅村就提过,秦汉时期大型雕塑的兴起是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这

一时期石人形象与西域石人早期形象对比,是可以看到其古朴中的相似之处的,但也可以注意到,虽然相似,但是东汉地上石人绝非直接模仿,而是具有中原文化的独有题材和造型传统(见图3)。到了唐代,中原的石人艺术更是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石刻艺术威武壮观且生动精美,同时,中原的石人艺术对西域石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已非常密切, 在吸收容纳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同时,其高度发展的文明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代初期,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极大地推动了各国艺术的发展。从现存的石人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一些外来文化元素。

唐代的石人艺术作品,以丰富的人物形象而著称。它们涵盖了官员、士人、僧侣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这一点与西域石人艺术作品中的多元文化表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代艺术家们在创作时,不仅继承了西域石人艺术的多元文化精神,还融入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审美趋势,使得唐代石人

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通过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唐代石人艺术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雕塑家们深入观察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得石刻作品栩栩如生,充满生命力,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这一时期也是西域石人的兴盛时期,与唐代中原石人一样细节也逐渐生动,但中原地区的唐代石人无疑是此时石人艺术的高峰,这种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创新的文化特质。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共有二十一位皇帝,二十座皇陵。在唐帝陵的石刻艺术中,石人形象开始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人物形象。除了常见的武官文官,还有鞍马与牵马人,以及与唐王朝往来的周边国家使节和吏官的形象。鞍马与牵马人的石人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权至上”的典型特征,彰显了一种绝对的权威。

在众多帝陵中,乾陵最具代表性。乾陵的石人高大健壮、气势宏伟,有序地铺排在神道两侧,显得富丽堂皇,成为后世的楷模。然而,这种刻板僵滞的风格也使唐陵石刻逐渐失去了活力。相比之下,建陵的石刻在比例、形似和神态上更为准确,艺术水平在实质上超过了盛唐时期。然而,从元陵到靖陵,随着王朝的衰落,政治和经济的窘迫使得石刻的制作变得粗陋,形体卑瘦,尤其是章陵以后的五陵石刻,体态更为瘦小。

三、唐代关中帝陵中的石人

唐陵石刻不仅是唐代帝王生前仪卫的象征,也是当时朝仪的缩影。关中地区的唐陵修建历经了两百五十多年,这一时期内,随着唐代社会状况的变迁,唐陵石刻也相应地发生了演变。因此,各个陵墓的石刻组合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根据关中唐陵石刻中石人的演变,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唐高祖的献陵和唐太宗的昭陵。这一时期,唐王朝正处于

建立和巩固的阶段,陵墓石刻的组合制度尚在初创,石刻数量相对较少,雕刻手法上还留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痕迹。尽管如此,石刻的形制宏伟,气势磅礴,如献陵的石狮和犀牛都是规模宏大的杰作。昭陵更是列置了十四国君长 像和六骏像,对后世唐陵列置蕃臣像和北门六马有着深远的影响(见图 4)。

第二时期的典型代表包括唐高宗乾陵、唐中宗定陵和唐睿宗桥陵。这一时期,唐王朝从贞观之治过渡到开元盛世,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国家的各项制度已经成熟,陵园制度也得到了确立。神道两侧的石刻排列有序,从北向南依次为侍臣十对、仗马五对,以及祥鸟、瑞兽、华表各一对。北门外置有仗马三对,南门外则置有石碑(桥陵除外),并内列藩臣像。石刻的造型逐渐趋向理想化,显得高大、雄壮,气势恢宏。其雕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行云流水,充满美感。这些石刻不仅精细刻画了仪卫人马和藩臣的外部特征,更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个性。

乾陵的石人代表了初唐时期的石刻艺术水平,从唐乾陵开始,神道两侧都陈列十对侍臣作为仪仗,这也是当时的宗法秩序观念的体现。这一时期的石人中,桥陵作为盛唐时期的代表,石人最为高大威武,保存完整度最高,多数完好无损。这一时期石刻在衣服与配饰上都更精细化,头顶带冠,衣着褒衣博带的直阁将军装束,脚踩高头履,双手持剑。这些石人塑造得生动严谨,形态各异,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体量不仅比乾陵更加高大,比例也比乾陵石人更精细一些,尽管在整体造型比例上仍有所忽略,头部占据了身长的近五分之一,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然而,这种设计无疑增添了许多威严气氛,即便高度超过 4 米,石人的五官依然庄严肃穆,清晰可见,威慑力十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石刻艺术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充分展现了唐代雕刻的艺术水平。

第三时期以唐玄宗泰陵、唐肃宗建陵、唐代宗元陵、唐德宗崇陵和唐顺宗丰陵为代表。此时期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虽然国力已不如盛唐时期,但在文化上仍继承了盛唐的 传统。陵墓石刻基本上沿用了第二时期的组合方式,但更加注重对称性,文武侍臣按照左文右武的传统排列。

唐玄宗即位时期,朝堂稳定,疆域辽阔,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出现变化,文臣在朝堂中也有了极高地位,泰陵的石人一改以往唐代诸陵一律为武将的模式,开始出现文臣武将的不同角色定位,左文臣右武将分开排列,武将持剑勇武彪悍,文臣手持圭雍容华贵,石刻的体形明显变小,造型更注意写实化,失去了第二时期的雄伟与豪迈,然而,所雕刻的人物面目表情各异,亲切感十足,装饰华丽,呈现出别样的美观。

第四时期的代表包括唐宪宗GIQFP/2lPZUHTNDCnSoGFmhCLx0flPG+0kfj3C5pL0Q=景陵、唐穆宗光陵、唐敬宗庄陵、唐文宗章陵、唐武宗端陵、唐宣宗贞陵、唐懿宗简陵和唐僖宗靖陵。这一时期,唐王朝已不再稳定兴盛。藩镇割

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唐王朝已逐渐走向衰落。这种社会动荡对当时的陵墓制度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帝陵石刻规模变得较为卑小,种类组合出现了混乱,雕刻水平下降,线条粗简,失去了往日的神韵,视觉效果大不如前。除了少数石刻仍属精品外,大部分石刻已无法与第三时期相媲美,更无法与第二时期的辉煌相比肩。显然,唐陵雕刻艺术的衰落,正是唐王朝衰落的直接反映。

四、结语

石人艺术起源于古代西域,随着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这项艺术也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唐代关中的石人艺术与西域的石人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技艺、风格、主题和意象上相互影响并相互融合,对后来的石刻、雕塑、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关中帝陵的石人艺术,已经超越了西域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宇宙观和宗教观的简单体现。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它吸收了西域文化的精髓,并将这些文化元素重新融合与创新,形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不但集合了文化、艺术、人文以及传统 与经济现状,而且成为一种完美的社会映射。

基金项目:2022 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计划项目“唐代美术与西域文明融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JP061。

[作者简介]计晨露,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版画艺术研究。指导老师:刘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