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浪潮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其主人公贾宝玉的悲惨命运深刻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对于世俗生活的拒绝态度。不过,这仅仅是对曹雪芹文化态度的一种宏观概述,并不能全面展现其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论断,强调了历史解读的主观性,指出任何对历史的回顾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读者自身的偏见和立场。正如一千个西方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中国读者心中也有一千个贾宝玉,这种差异,正是文化多样性和主观解读的生动体现。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讲述了一个既无力承担重任又不愿被社会边缘化的特殊生命体,在尘世欲望的驱使下,从超脱世俗到深入红尘,最终通过悟道回归本真的故事。贾宝玉的红尘之旅,如同一场破碎的梦,这却是他悟道的必经之路。他最终领悟到,只有超脱世俗的束缚,才能摆脱人生的困境与苦难。
一、儒家的天命
中国文化对于“天”的探索,其深度和广度远超单一层面。它涵盖了从形而上到形而
下、从自然主义到人文再造的广阔领域。作为学说根基,它承载着深厚的理论支撑;作为实践根基,它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它既是道德法律的源泉,也是封建政权生成与转移的依据,有人借天之名推脱责任,也有人借天之力谋求事业。从天命信仰的角度来看,天被赋予了诸多神秘而超然的特质:始料未及、 自然赋予,以及超越人力所能及的范畴,共同构筑了那超然物外的存在,令人敬畏又向往。然而,与这种超然存在相对应的是人为性的存在——那些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和智慧去操纵、去认知、去再造的事物。
儒家文化尤为重视天命信仰,将其视为思想体系的根基。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者便对天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孔子自述其生命历程时提到“五十而知天命”,意味着他在五十岁时达到了对天命深刻领悟的境界。他将自己的人生高度和极限视为天命所赐,并以此作为君子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知天命不仅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更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智慧。在孔子的思想中,“知天命”并非简单的恐惧或敬畏,而是一种对天与人界限的深刻认识。他认识到哪些事情是人力可为的,哪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这种对天命的敬畏和认识不 仅体现在他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也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孔子将天命视为一种坚定的信仰,这一信念深深影响了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及中国传统士人的思考方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同样深受其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富贵等命运变迁常被视作天命,这成为人们的普遍 观念。
二、红楼梦中的天命
深入阅读《红楼梦》,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儒家天命观念的延展与深化。谈及贾宝玉的生平际遇,我们不得不提及那块被遗弃于青埂峰下的补天顽石,它不甘于自己的无用与孤寂,遂恳求神仙引领它步入红尘,以体验一番世俗的富贵与柔情。这一请求,实际上源自顽石对于未能参与补天工程的遗憾与不甘,在道士的视角下,这段尘世之旅,实为顽石对于自我价值的探寻与求证。进一步来看,贾宝玉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其命运轨迹充满了象征意味,他对于自由才情的追求与展现,是其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功名富贵与红尘俗世面前,他却显得格格不入,内心充满了隔阂与疏离。这种矛盾与冲突,不仅体现在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中,也反映在他与薛宝钗的婚姻选择上,最终,这段未能圆满的爱情与婚姻,成为贾宝玉命运中不可逆转的悲剧。再观贾母、王熙凤、林黛玉等其他角色,他们的命运同样与贾宝玉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一个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网络。而天命意识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不仅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宿命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背景下人生的悲剧与个体命运的无奈。
《红楼梦》中的儒家天命观不仅体现在贾宝玉的生平际遇上,更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深刻的主题思想得以全面展现。它让我们在品味故事的同时,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宝玉与宝珠玉者
贾宝玉在诞生之际,口中含有一块美玉,因此被赐予了“宝玉”之名,作家通过描述他衔玉而生的情节,使“宝玉”之名显得实至名归。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奇异,却忽略了名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实际上,曹雪芹作为一位精通儒家经典的士人,其笔下的人物命名自然蕴含着深厚的儒家价值观。贾宝玉之名,实则源自孟子所言:“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这里的“宝玉”并非单纯指美玉,而是象征着超越物质财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观。诞生于世,口含宝玉,世人皆以为其命运非凡,实则此中深意,乃在于世人皆视珠玉为珍宝,以 社会世俗的眼光衡量其价值。珠玉,在凡人眼中是名利、金钱、富贵的化身,象征着世间一切浮华与欲望。然而,珠玉之本质,既为珠玉,因其稀有而价值连城,世间财货难出其右;又非单纯珠玉,它引申出一切令人心生向往、竞相追逐的珍贵之物,人们渴望拥有,以占有为荣耀。孟子之论,意在告诫诸侯应以土地、人民、政事为真正的宝藏,心系天下,而非沉迷于珠玉这类稀有之物。遗憾的是,世人往往本末倒置,生活在一种错位的价值观中。孟子所言“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其言辞之犀利,直指人心,发人深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深刻汲取了这一思想精髓,通过贾宝玉这一人物,生动展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的人生轨迹,正是对“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这一警世恒言的深刻诠释,引导读者反思世俗价值观,追求更为纯粹与高远的精神境界。
世俗之人都沉溺于追名逐利的旋涡中,他们满怀热忱地投身于对物质财富的执着追求中,得之则欢天喜地,失之则黯然神伤,甚至不惜欺世盗名,采取种种手段牟取。珠宝玉石,作为世俗财富的象征,为众人所追捧,然而唯有贾宝玉视这些珠玉为无物,不以之为宝,反觉其为累赘。贾宝玉的悲剧根源在于其内心对既定的命运的抗拒,以及未能投身补天伟业的遗憾,这份遗憾中交织着对自身补天奇才的自信与英雄梦想的渴望。他步入红尘的初衷,并非单纯为了沉醉于世俗的浮华享乐,而是源自一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冲动。然而,命运弄人,大观园这个汇聚了无尽美丽与诗意的梦幻之地,终究难逃衰败凋零的命运;贾府作为尘世繁华与衰败的象征,其由盛转衰的轨迹,正是天命无常的写照。而那些才情不让须眉的金陵十二钗,也逐一走向各自的宿命终点,消歇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至于贾宝玉,一个对功名利禄与治国理政均无兴趣的灵魂,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这一结局,既是个人选择的体现,也是天命之下不可逆转的安排。
顽石的愚钝与不羁,被作者视为未能洞悉红尘真谛的体现,这种对生命本质与宇宙大道的深刻理解,不仅宝玉未能触及,即便是空空道人、跛足道人这样的超脱之士,以及作者本人,也皆未全然参透。这不仅是个人层面的困惑,更是跨越时代,对当下乃至人类未来持续构成挑战的永恒议题。遗憾的是,作者虽试图突破儒释道思想的既有框架,以道家之逍遥、 佛家之解脱为路径,试图打破传统儒家治理与修身之道的局限,但在深刻剖析与探索之后,却未能找到一条既超越传统又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最终,作者选择了遁入空门的出世之路作为解脱之法,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传统士大夫阶层在面对生命终极问题时共有的迷茫,更展
现了儒家天命观念在寻求超越时所遭遇的瓶颈。这一选择,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知可能性的无奈妥协。
四、结语
《红楼梦》这部作品,深刻地体现了儒家主流的天命观念。作者从整体上顺从于天命,无论是占卜、梦境还是预兆,都被描绘得灵验无比。在书中, 我们并未看到人试图超越天命、挑战命运的迹象。相反,从故事的一开始,就埋下了天命的伏笔,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地展现并验证了天命的强大与不可抗拒。情节 发展与人物命运的安排,毫不掩饰地承认了天命的存在,并严格遵循这一天命来构建故事与角色的命运轨迹。不仅来自神仙的天命预言准确无误,就连普通人的咒语也似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例,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小说开篇就已被明确设定,无论是借凡尘修行以悟出世之道,还是为了偿还前世之泪,都预示着他们命运的不可更改。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的故事发展几乎毫无悬念,它更像是一场依据作者深邃的天命哲学精心构思与演绎的宏大戏剧,其背后的天命观念,深刻地植根于两千多年前孔孟等儒家先贤所倡导的宇宙秩序与人生使命的哲学思想之中,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与共鸣。《红楼梦》并未脱离这一思想框架,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展现。
[作者简介]张以容,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宁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