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似”到“神至”提升综合化经营韧性

2024-10-23 00:00胡月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9期

处于新旧技术周期更迭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由以地产基建为主要驱动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经济增长逻辑的深刻改变及由此带来的客户需求变化,正在颠覆商业银行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以息差收窄为代表的经营挑战,营业收入、利润增速等持续下滑,迎来凛冬时节。在利差收窄、融资脱媒、异业分流等多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摆脱对大规模表内信用扩张的路径依赖,走向综合化经营道路,通过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拓宽收入来源,抵御严寒。本文以45家主要上市银行(包含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以及27家上市城农商行)为样本,测算对比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程度,并探讨哪些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中实现了经营韧性的提升,做到了“形似”且“神至”,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国有大行综合化经营情况较好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实践相对多样且不易观测取数,但最终都会反映到经营结果——收入多样化程度上。此处采用收入多样化指数方法测算并对比2019至2023年45家上市银行的综合化经营程度。2023年末,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平均水平为39.7%。分类型看,六大行综合化经营水平为38.4%。整体看,六大行中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除恒丰银行之外的全国性股份行,以及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区域性中小银行拥有较高的综合化经营水平。

综合化经营的本质是在客户需求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通过拓展业务种类和范围跟随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最终目的是在加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提升持续创造价值,从而提升穿越周期的能力和经营韧性。

RAROC(风险资本回报率)是判断价值创造水平和经营韧性的关键指标。对45家上市银行测算分析,2023年末上市银行RAROC平均水平为11.87%。六大行RAROC均值为13.75%,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达到16.56%和16.31%,表现优异;股份制银行RAROC均值仅10.32%,但招商银行RAROC高达28.43%,在上市银行中断崖式领先;区域性中小银行RAROC均值为12.14%,其中上海农商行、成都银行、江阴银行以及江苏银行RAROC均在16%以上。按RAROC水平高低排列,招商银行、上海农商行、建设银行、成都银行、江阴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中国银行及宁波银行处在前十位次,显示相对较强的经营韧性。

在经济新旧动能切换之下,优质资产减少,居民和企业部门避险情绪升温,银行回报稳定性,特别是跑赢大势、优于同业的能力愈受关注。2019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开启趋势性下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造成一定干扰。因此RAROC相较于银行业水平的向下波动程度可成为判断上市银行经营韧性的另一依据。2019至2023年内,上市商业银行RAROC下行标准差为0.66%,即五年间上市银行RAROC向下跌破银行业平均水平的波动程度为0.66%。对比来看,除工农中建四家大行外,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上海农商行、瑞丰银行、长沙银行以及成都银行在此期间始终保持优于全行业的经营成效。

综合来看,经营韧性较强的上市银行主要包括工农中建四家大行,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以及主要位于江浙沪地区经营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农商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长沙银行以及成都银行。对照综合化经营水平看,拥有较高的综合化经营水平的上市银行并不尽然呈现较强的经营韧性。在前十位次中,除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外,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经营韧性。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形似”与“神至”

为何部分商业银行在实现较高的综合化经营水平时,却并未带来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韧性?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基石在于以资金支持和专业能力满足实体经济需要——即企业和居民部门真实投融资需求,带动其生产效率提升、投资收益抬升等。如果商业银行在拓宽业务范围与种类的目标与跟随满足客户需求脱钩,则可能仅是创造短期、临时的多样化收入“形似”综合化经营,而并非因跟随客户需求从而提升经营韧性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神至”。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将从开展综合化经营中的资本消耗、风险承担以及综合化经营波动三方面进一步考察。

考虑到经济转型背景下技术创新加快、科创企业直接融资需求趋势明显,商业银行相应开展债券承销资本消耗相对较低的综合融资服务,此处进一步以风险加权资产比例为资本消耗调节系数对综合化经营水平进行修正。修正后,2023年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程度上升至60.3%。分类型看,六大行上升至66.9%,在各类银行中最高,与RAROC相匹配;股份行和区域性中小银行分别为64.8%、56.8%。排名前十位的商业银行依次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宁波银行、中国银行、渤海银行、江苏银行、工商银行。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分别为74.0%、72.5%、72.0%和74.3%,远高于样本银行均值(66.5%)和同时实现较高综合化水平与经营韧性的银行均值(63.1%),表明尽管其综合化经营建立在相对较高的资本消耗之上,导致经营韧性未能匹配综合化经营水平。

综合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客群和业务多样,分散风险。此处进一步结合风险水平对综合化经营水平进行修正,修正后,2023年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程度变化至35.6%。分类型看,六大行平均水平为31.2%,股份行为33.8%,区域性中小银行为37.3%。排名前十的上市银行分别为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江苏银行、无锡银行、成都银行、苏农银行。其中,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48%、1.21%、1.07%和1.18%,基本低于样本均值(1.21%),且明显低于同时实现较高综合化水平与经营韧性的银行均值(0.88%),反映高综合化经营水平之后可能存在对于客户需求及其风险收益特征了解不足。

尽管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下收入更易跟随市场波动,但在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了解客户变动倾向并做好预案应对前提下,可能实现相较于行业较小的波动。因此,此处还结合综合化经营水平的波动变化进行判断。测算2019至2023年间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水平波动率发现,样本上市银行波动率达到14.1%。分类型看,六大行波动率为7.6%,相对最低;股份行波动率为13.1%;区域性中小银行的波动率则高达17.3%。按由低到高排列,处在前十位的商业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成都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青岛农商行可能因为波动率较高,收入不稳定,并未呈现明显的经营韧性。

提升经营韧性实现价值创造

那么商业银行应如何在综合化经营中从“形至”到“神至”以实现价值创造和经营韧性提升?结合对上市银行的样本分析,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在牢牢把握和跟随实体经济转型需求背景下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商业银行加快综合化转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信贷客群所发生的改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综合化经营价值创造的根源。未来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要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对“三农”普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养老服务等领域中的产品供给和服务力度。

二是在聚焦核心客户和细化客群分类基础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和需求深度挖掘,立足客户真实有效需求提升收入多样化程度。首先,结合银行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锁定聚焦重点客群,根据客群特征以及区域经济情况进一步细化客群分类,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重点关注科创类企业客群、中小微企业以及老年客群。同时,在做好商业银行存贷汇基本服务基础上,建立扎实的基础账户服务关系,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与未来规划。在此基础上,聚焦其交易银行、投资银行、财务顾问、跨境金融市场业务需求以及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消费金融需求等多方面打造利润中心或利润增长点。另外,部分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国内沿三四线城市、县域及乡村进一步推动信用下沉,在国外围绕海外企业融资和私人银行金融需求,以经营区域多样化带动收入多样化。

三是从风险管理、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资本消耗增强综合化经营的成效导向。风险管理方面,构建全周期和穿透至底层的审慎风险文化,持续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并注重包括网络风险、金融欺诈、信息安全、模型风险等在内的新型风险管理。经营效率方面,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线上化办公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降低资本消耗方面,在资本新规导向下关注和穿透业务的实质风险,在展业拓客时针对性选择低资本消耗的客户和业务。

四是以RAROC等风险资本回报指标为统一导向,增强各类产品业务、投行与商行条线、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性。首先,需要构建包含所有产品业务在内的经营管理视图和载体,在统一视角下查看业务和客群维度的业务规模及收益情况。其次,基于风险资本回报开展业务及客群维度的资源分配,并基于业务部门及子公司等经营单位对不同类客群的触达能力进一步分配业务营销资源。最后,基于风险资本回报导向对客群服务和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考核。

五是注重客户体验,经营与客户的长期关系。为客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基础是清楚清晰了解并把握客户真正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多渠道的客户沟通、交互体系并记录客户反馈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反馈效率,扩大客户经理的服务半径。最后,要加快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并将围绕客户需求实现的产品创新作为银行考核的重要方向。(本文系作者在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期间工作成果)

责任编辑_赵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