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前行的动力,商业银行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来推动创新。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创新为市场主体成长“引流活水”,为民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嘉兴分行深刻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初心,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在经营模式、产品架构、服务内涵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质效,连续三年获评嘉兴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一等奖。
创新模式激发科创活力
作为嘉兴地区银行机构科创金融的引领者,多年来嘉兴工行持续探索更适合嘉兴科创企业的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授信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考评体系,推动提升科创金融获得感。截至今年上半年,嘉兴工行监管口径科创贷款规模达超400亿元,较年初新增79亿元,贷款增量位居当地四行首位,服务科创企业超1800家,两度获评嘉兴市优秀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案例。
借力政策资源升级授信体系。嘉兴工行向工商银行总行争取科创企业“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等系列配套政策,成为工行系统内首家应用该模型及各项总行配套政策的二级分行。该模型以行业前景、核心技术、核心团队为主要评价指标,推动嘉兴工行科创金融授信管理从原来看过去、看财务报表、看抵押担保的旧模式,转变为看未来、看核心技术、看核心团队的全新模式,更加客观真实反映科创型企业的发展实力,使得一大批过去无法准入的科创企业得到了融资。
聚焦重点客群扩展产品体系。“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群体,嘉兴工行根据企业的融资特性推出了“成长贷”“上市贷”等科创企业专属产品,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今年年初,嘉兴工行持续深化创新成果,进一步聚焦融资需求在200万元以下的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推出信用类科创企业专属融资产品“嘉科e贷”,实现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覆盖。今年上半年,嘉兴工行监管口径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贷款新增22亿元,位居当地同业第一。
建立专营机制优化机构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科创金融服务力量,嘉兴工行由行领导挂帅专班,推进扁平化管理,用两年时间建立起了以科创金融业务部为核心,辐射八个科创重点支行和八个科创专营机构的“188”科创机构体系,并在全省工行系统率先组建科创金融业务部,进一步借力总省行专业团队资源,着力打通团队建设、产品制度创新、市场拓展和考核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难点堵点,以更强服务力量赋能科创企业激发成长活力。2023年嘉兴工行辖内有五个科创重点支行跻身浙江工行科创重点支行综合能力前十强,其中桐乡支行、海宁支行包揽冠、亚军。
明确激励导向完善考评体系。嘉兴工行结合《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相关要求,重点围绕科创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和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贷款增量、客户增量,制订科创重点支行科创金融业务评价体系。按照嘉兴市地方标准《科技支行评定规范》为指导,建立科创金融专营机构考评体系,重点评价专营机构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贷款增量、客户拓展情况、业务创新等,持续推动配套考核机制改革,完善科创金融评价体系。
创新产品提升金融获得
优化数字化服务流程,加快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迭代,激活金融服务新功能,是国家赋予金融机构的使命。近年来嘉兴工行依托工行产品资源,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加快扩展线上融资渠道和数字普惠产品架构,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普惠贷款连续两年实现规模翻番,成为全国工行系统中首家涉农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的二级分行,工作成效多次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到今年二季度末,监管口径普惠贷款规模近350亿元,较年初净增38亿元,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增量长期保持全省工行系统领先。普惠客户增量保持四行第一。
扩展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体系。嘉兴工行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依托总行“小微e贷”线上普惠贷款品牌,在总行“经营快贷”“网贷通”“供应链融资”三大产品体系内持续推动普惠贷款产品的数智化迭代:借力“经营快贷”扩展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体系,建立起“税务贷”“跨境贷”“用工贷”等一篮子适用小微企业的融资场景,充分贴合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融资特征。借力“供应链融资”服务产品链属企业,创新应用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推出“工银e信”“交易数据贷”等产品,实现基于产业链、供应链交易数据的链属企业自动授信。
创新场景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嘉兴地区块状经济活跃,集聚产业遍布全市。为了深度服务特色产业内的小微个体,嘉兴工行结合不同产业的经营特征设计专属融资评价方案,面向濮院毛衫市场、嘉兴水果市场、平湖服装城等特色业态推出11项专属场景白名单融资方案,配套推出“家纺贷”“炊烟贷”“民宿贷”等多项专属信用贷款产品,有效建立起集聚产业主体的融资快速路。今年上半年,专属场景下的普惠贷款余额已超3亿元。
协同创新小微融资担保模式。嘉兴工行协同嘉兴市小微信保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融资与银行服务体系优势,与银担模式有机融合,推出“国担快贷”线上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以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破题小微“融资难”的问题,为资产实力弱、担保能力弱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截至今年6月末,嘉兴工行信保业务余额近15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元。
推动平台交互助力乡村振兴。嘉兴地区“三农”产业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嘉兴工行运用“工银数贷通”与当地政府的“种粮宝”等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活动数据交互,进一步扩展工行“农户e贷”服务渠道,运用大数据画像功能,根据亩产数据、补贴情况、客户资信情况为当地农户核定信用额度,打造全线上、全天候的“农户e贷”业务受理模式,有效提升农户融资便利度。截至目前,嘉兴工行已为全市超700位农户提供了融资支持。
创新服务助力外向经济
嘉兴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外贸依存度超过60%,全市外贸企业数量近万家。近年来,嘉兴工行立足当地外向型经济城市特点,深化银政企合作,持续丰富涉外金融服务内涵,积极支持实体企业走出区域扩展产业版图,为涉外企业贸易结算提供更多便利。
加快境外直贷支持“走出去”发展。深入贯彻工行“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战略,依托境外直贷精准支持先进民营制造业企业跨境经营,助力行业龙头参与国际竞争、塑造产业新优势。今年以来先后支持多家行业地位突出、国际化经验丰富、综合实力和履约能力强的优质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市场,发放境外银团技改项目贷款超20亿元。
强化资金支持助力“全球化”经营。嘉兴工行积极落实政府、监管部门工作要求、贯彻总省行党委战略导向,配套新一轮“千团万企”拓市场行动,持续开展“春融行动”“春煦行动”,为外贸企业海外“抢单”提供本外币融资支持,今年以来累计为境内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贸易融资超50亿元、同比增长近70%,实现跨境人民币112亿元,为涉外企业及早抢抓海外市场机遇提供强劲金融力量。
参与业务试点助力“便利化”政策。践行“外汇助企惠民”理念,精准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政策落地:依托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政策,在全国工行系统内创下新政后首笔委托境外加工付汇业务纪录,在全市金融系统内成功落地首笔非金融企业中长期外债签约登记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率先为更多涉外主体享受便利化试点政策打通红利输送通道;创新升级资本项下结汇业务,基于工行企业网银成功打造纯线上、一站式资本项下结汇平台,大大提升资本金结汇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成功落地全市首笔银行办理名录登记业务,实现涉外企业在银行直接办结相关名录登记业务和同步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为涉外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实打实的“一站式”外汇业务服务。
升级外汇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嘉兴工行深入贯彻总行党委提出的“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战略,依托集团境外服务网络优势,通过持续的创新探索满足实体企业的跨境金融差异化需求,落地了全省同业首笔新型离岸贸易轧差净额结算业务、全省系统首笔波兰兹罗提对公结售汇交易、全省系统年内首笔外汇期权创新业务和全市同业首笔海外GDR发行项目,主动打造外汇创新业务样板,外汇业务多样化发展始终处于同业领先水平。
嘉兴工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倾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疏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渠道,以实际行动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工行力量。
责任编辑_曲玲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