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博伊斯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艺术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扩大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以及“人人都是艺术家”,上述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在后现代的解构思潮影响下,“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理念也在解构中走向与原意相反的道路,本文旨在将这一思想的原旨在解构思潮中重新呈现并加以解读。
一、约瑟夫 ·博伊斯的艺术思想简述
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德国艺 术家,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主要创作形式以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为主,是“行为艺术”“社会雕塑”等概念的创始人,是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
在他的艺术思想当中,起到纲领性作用的是“扩大的艺术概念”[1]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一概念并非约瑟夫·博伊斯“原创”,而是他在参加激浪派活动之后,受到激浪派的消除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艺术理念启发后再重新改良提出的。随后在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约瑟夫·博伊斯发表了他的“扩大的艺术概念”这
一艺术思想,而“扩大的艺术概念”这一艺术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去理解:首先是这一概念的提出让艺术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运行,进而用艺术去影响社会的变化,而不是像之前的艺术作品被动地接受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将艺术创造的形式扩大了,让艺术扩展到了人所在的各个领域,而不局限于之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传统艺术形式(例如只有绘画或者雕塑才能被称为艺术),拓展了艺术定义的边界。最后就是他打破了传统艺术媒介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垄断,让艺术的生产过程不再依赖原来的艺术媒介,进而可以运用更多材料去创作艺术。虽然说“扩大的艺术概念”并非约瑟夫·博伊斯原创的艺术思想,但是却也是对之前的激浪派对于推翻传统艺术机制与传统的一次革新,也是对未来艺术的定义。这次艺术形式的伟大革新,正是其对“二战”后世界状况的一次反思,所以约瑟夫·博伊斯寄希望于通过“扩大的艺术概念”这一艺术思想,让艺术可以更好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从而能够影响人类社会,而非延续传统艺术与社会活动之间影响力的不对等(社会活动的影响力远大于艺术)。在他的核心思想“扩大的艺术概念”指导下付诸实践的“社会雕塑”所体现出的艺术思想是前者的进一步精进。
约瑟夫·博伊斯的第二个艺术思想“社会雕塑”是他的原创思想,“社会雕塑”更多地体现在约瑟夫·博伊斯的艺术实践中,同时也是他对于“扩大的艺术概念”这一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在“社会雕塑”思想中,约瑟夫·博伊斯扩大了雕塑的概念,他摒弃了传统雕塑中的那些再现与技术,认为“雕塑不应该只是物理性的材料,也应该包含心灵材料”。他要不加修饰地塑造出一个唤起人们精神与现 实的“雕塑”。约瑟夫·博伊斯首先把曾经静态的雕塑扩展到动态,由展示结果转变为展示过程,他让曾经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进入了一个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其后,约瑟夫·博伊斯将“社会雕塑”的塑造对象由具体的物转变为抽象的概念,不单是一个物、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事件。并且,“雕塑”最后也不是由雕塑家进行塑造,而是人人都可以去塑造,甚至人人都可以是雕塑本身,这在他的作品《直接民主制的办公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 100 天里和不同的人讨论政治、文化、艺术,他们亦是这件“雕塑”的雕塑家,同时也是这件“雕塑”的一部分。参与者们一起塑造这件作品,而约瑟夫·博伊斯则同时塑造他们。这是约瑟夫·博伊斯对“扩大的艺术概念”的一次实践,“社会雕塑”在“扩大的艺术概念”的引导下追问着“雕塑能够是什么”,通过这些经过“扩大化”后的“雕塑”作品进一步传播其艺术思想,同时让艺术作品主动与社会活动发生新的关系,而非被动接受社会活动的影响。[1]在塑造他人的同时,约瑟夫·博伊斯也在塑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思考。
约瑟夫·博伊斯思考的就是他的第三个艺术思想,也是其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思想之一——“人人都是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对其进行了如下的阐释: “人类具有创造性的本质,是可以从事极多样化的创造的创造者。”可以说,在约瑟夫·博伊斯看来,创造力是人类的重要特性,而艺术需要的就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特性,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是艺术家”。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运用人类独特的创造力来改变人类社会。约瑟夫·博伊斯解释道:“社会的艺术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潜能,唯有在此先决条件下,我才会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艺术思想正好契合了约瑟夫·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理念,因为“社会雕塑”的材料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材料,更多是指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材料,既能反映社会也会影响他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观念更是将“社会雕塑”理念中的“雕塑”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人、所有的社会行为, ;所有人都可以进行“雕塑”,所有人都会被“雕塑”,大众的创造可以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二、“人人都是艺术家”思想解读
约瑟夫·博伊斯把对人的创造力与自由的思考放进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理念当中,使其具有更为普适性的特征,即便不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艺术家,也能激发出人的创造潜能,产生对社会进行塑造的欲望,这也同时符合其对“社会雕塑”的期盼。在艺术与生活边界的问题上,约瑟夫·博伊斯认为艺术不是艺术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作为艺术的创造者,而不仅是艺术的接受者。在约瑟夫·博伊斯的艺术作品中,观众或者大众往往是其艺术作品创 作过程中的一环,如果他的这些作品没有大众的参与,那么作品的价值将不复存在,而这一艺术创造的过程,毫无疑问打破了艺术与生活 之间无形的边界,让艺术与生活发生了交融,诠释了“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1]。
但是,约瑟夫·博伊斯的这一艺术思想有着明显的含混性,所以导致许多这一理论的接受者忽略了传统艺术发展中创造与传承的关系。在传统的艺术发展中,传承占据着主要地位,如果把创造性放在第一位,那就变成“没有人是艺术家”了。这些接受者把人本质中的自由与创造和艺术本质进行同构,又变成“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即“人人都是艺术家”[2],直到最后形成了一个既肯定又否定的悖论。
假设“人人都是艺术家”,从场域角度出发,就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来看,无论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油脂椅》还是其他作品,如果不在艺术场域,即艺术家、 作品、欣赏者三者缺少其一,艺术便“消失”了。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欣赏者在哪里?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同时又是欣赏者,那么艺术的场域就会无限扩大,因为在这样的场域内的众多因素存在着无限叠加的状态,那么场域在被无限扩大的同时,所有要素被不断解构、重组,最后“原子化”,而人本身构成的场域就会在不断地重组中湮灭,场域消失了,艺术家也就“消失”了。
“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概念固然有含混性,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毫无节制地批判约瑟夫·博伊斯艺术思想的理由,“人人都是艺术家”是约瑟夫·博伊斯面对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提出的带有理性与浪漫精神的一种理念,并且这里所指的艺术家不是传统概念上的艺术家,所以这是这一理念的众多接受者对其的阐释和发展误入歧途,而非理念本身。
三、“人人都是艺术家”思想的解构
过去的当下约瑟夫·博伊斯提出相关理念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艺术的总体发展依旧呈现 出生机勃勃的状态,但部分艺术作品背后展现 的理念却有些难以言说。一言以蔽之,当下的部分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思想是经由市场异化和时代解构后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思想。
就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言,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将艺术定义为一种对于世界的“模仿”,这一定义不论是在柏拉图对当时的艺术总结论述产生之前还是之后,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大都是对客观世界上实在物质的具象再现,显而易见这是时代局限下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最后展现在艺术作品上的结果。在此后的时间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变革,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草一木,而是有了更广阔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艺术视野的拓宽,艺术思想的更新,传统艺术形式中客观的、具象的再现似乎落伍了。
此时,在解构思潮下,所谓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艺术品出现了,它们在材料上是传统的,内容与形式是现代的,它们新在内容、新在时代性。倘若往前看,这种新不攻自破,因为它天然地否定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承,将艺术变革产生的新形式定义为“时代变迁”的产物,拘泥于某一内容之前有或没有。譬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与清代《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人物形象不一样,那么后者是否 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些人在艺术实践中对约瑟夫·博伊斯观念进行解构,大肆宣扬其作品是对传统艺术的突破、革新与探索,这些行为无疑是对“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概念的异化,也将艺术异化为一个受市场支配,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考量的傀儡。这种解构和异化的主导者就是市场,对于传统艺术,它摒弃了表现作品的传统技艺,消解了艺术作品需要为欣赏者提供审美价值的任务,此时的传统艺术作品除了材料,已经犹如一张白纸。他们将所谓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搬上了台面,先将这一理念附加到作者身上,给作者提供艺术家的身份,随后用传统材料胡乱堆叠元素,美其名曰对传统艺术的“突破”与“探索”。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不光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解构,将两种不相干的艺术理论杂糅在一起,显得自己“既继承又发展”,同时歪曲“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艺术思想,误导大众,如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看, 又怎么可能人人都是艺术家,但在市场经济与资本的围堵下,艺术逐渐演变成一种吸睛的宣传手段,异化为一种受控制的、只能用金钱衡量价值的一般商品,从而失去了本身的审美价值,这毫无疑问地脱离了约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理论的初心。
上述这些诡异荒诞的行为都是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对经济价值扭曲后产生的结果,艺术不再是为了满足审美需要,而是为了服务于经济利益,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只有金钱。如果我们真的从约瑟夫·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思想理念出发,上述“新艺术”是毫无价值的,因为约瑟夫·博伊斯对艺术定义的扩大化,并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艺术家的概念。[1]他们的“艺术作品”只能被归类为产品,在经过一系列操作后,这些产品展示出的只有元素的堆叠,本质上和一张彩纸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他们认识不到在当代艺术领域,尤其是在“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思想指导下,艺术作品是对自身和社会的反映或者总结。可 以说,那些所谓的艺术作品与其说是作品,不如说是资本异化下的“艺术钞票”,如果说真正的艺术品是黄金一般的稀有金属,那么那些 “艺术钞票”就是某些机构印发的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纸币,它的价值只取决于它背后的机构是否强大,而不代表它自身具备的真正的价值。我们无论从约瑟夫·博伊斯的哪一个艺术理论出发,那些“艺术钞票”都没有与之符合的地方,只能说这些东西的创作者缺少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也缺少对约瑟夫·博伊斯艺术理念的尊重。
四、结语
或许,约瑟夫·博伊斯终其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艺术理想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艺术思想,从其诞生的时代背景来看,透露着约瑟夫·博伊斯在面对“二战”后波诡云谲的世界时心中尚存的对于未来的憧憬,他希望可以通过艺术重新塑造社会,让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这些艺术理想表达了约瑟夫·博伊斯对于未来世界的浪漫想象。
[作者简介]常嘎,男,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美术史与美术理论。
[1]出自刘强《约瑟夫·博伊斯艺术思想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22 年硕士学位论文。
[1]出自夏开丰《斯蒂格勒,博伊斯和社会雕塑》,《文艺理论研究》2023 年第 5 期。
[1]出自朱青生《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 ,人在哪里 ?》,《美术观察》2003 年第 4 期。
[2]出自刘强《约瑟夫·博伊斯艺术思想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22 年硕士学位论文。
[1] 出自潘斯斯《艺术乃是人的自我实现 : 论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命题》, 《社会科学》2023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