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重庆 1949》当代价值的多维艺术呈现

2024-10-23 00:00田奋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6期

《重庆1949》是一部大型综合舞台剧,2018 年 7 月由重庆兴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导演李捍忠历时 3 年创作完成,是一部具有重庆特色的舞台剧作品。《重庆1949》弘扬革命精神,让国人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具有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文化和提高艺术审美的作用。

一、收集优秀素材:从资料到舞台塑造

《重庆1949》的剧本内容,在尽量保留历史原型和欣赏价值的基础上,选取富有代表性的角色与故事桥段,进行人物设计、情节梳理及场景策划,是历史事件从平面到立体的舞台再现,也是从文字到视听呈现的一次挑战。

《重庆1949》取材于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先烈的真实故事,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宁死不屈,经受了各种酷刑折磨,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导演组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为背景,通过四个主线和《黎明前的黑暗》《嘉陵江的暗流》《 意志的考验》《 心中的国旗》《 无悔的抉择》《传不出去的情报》《坚定的信仰》《燃烧的理想》及《永恒的丰碑》九个篇章,

讲述了林家三兄弟之间的亲情及革命故事。同时利用蒙太奇的手法,营造同一个空间中多个场景并行的画面,使营救、接头及爱恨情仇等情节的呈现更加真实和有冲击力。在舞台设计上,导演组再现了山城重庆的地域特点,利用全景式旋转圆盘式舞台和石台阶,将山城重庆的复杂场景及人物命运交织的画面立体呈现,鲜活地演绎了革命先烈在听到解放重庆的脚步声的时候,却倒在敌人枪口下、倒在鲜红血泊中的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革命先烈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和大爱精神却一直陪伴着我们。

二、弘扬革命历史:从传统到科技融合

《重庆1949》尝试综合实景演出舞台,将舞蹈、声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是传统表演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尝试,也是贴合 当下观众审美变化的创新尝试。

(一)蒙太奇手法,勾勒叙事主线

蒙太奇手法有强大的叙事功能,可将不同人物、画面、声音及场景组合并综合呈现,使故事情节更加细腻丰富又有看点,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特点。

《重庆1949》从多维度叙事角度出发,几条故事主线同时进行,在同一时间讲述不同故事,使剧中主要人物林氏三兄弟——林子雄、林子豪、林子杰的骨肉亲情和敌我矛盾的冲突 更加富有戏剧性;定点时间与流动画面的情节交织中,完整还原了革命者在黎明前夕的拼死营救、努力拼搏和艰难生存,使得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剧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其中的爱恨情仇;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和多主线并存的创作手法,更好地诠释了社会现实和革命理想的碰撞,彰显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让观众切身体悟到那段满含悲壮、令人肃然起敬的 革命历史,从而达到准确还原中国革命历史的 目的。

(二)多维空间并行,重温历史场景

传统的舞台剧布景搭建相对比较固定,空间层次设计较为单一,虽然可以较好地诠释所表达的内容,但视觉冲击力相对较弱,而舞台剧《重庆1949》在舞台设计上还原了山城重庆“爬坡上坎”的特色元素,并运用高科技使舞台层次、调度、画面更加灵活多变,为故事情节发展做好铺垫,使革命历史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重庆1949》的震撼之一源自它的舞美设计。《重庆1949》的舞台由5 个可旋转的圆环组成,像个旋转的大表盘,让观众跟随其见证历史的变迁,160 多个独立悬吊电机,操控着场景的变化和需要转换的道具,20 多台空中旋转升降灯光车,营造紧张氛围的同时实现了多个空间重合的效果,300 多台电机和 3万多个控制点的有机运行和舞台空间的充分利用,使《重庆1949》的舞台画面瞬息万变、效果逼真震撼。LED屏幕、投影技术、全景式画面,展现出茅草屋、磁器口、吊脚楼和拔地而起的牢笼等多个场景,实现了不同场景同时呈现的效果,让我们深感历史书太薄,装不下英雄的伟大,真正做到了用一部剧缅怀一群人,致敬革命先烈。

(三)沉浸式设计,增强爱国情感

传统表演通常在固定舞台上演出,观众作为旁观者进行观看,而沉浸式舞台作品以观众为核心,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科技手段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融入故事情节,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

《重庆1949》取材于中国真实的革命历史,具有一定历史意义。设计立体的历史场景和旋转式舞台,能让观众在不同的故事场景中穿梭,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不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重庆1949》的演出场地重庆1949大剧院荣获第十一届艾蒂亚奖“最佳科技进步奖”,《重庆 1949》的沉浸式舞台设计,在增强舞美效果的同时,还原了重庆的革命历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革命先烈本如朝阳,却化作繁星,为革命理想献身的伟大奉献精神。

三、传承红岩精神:从地域限制到拓宽传播渠道

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传承红岩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庆1949》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创作团队打破常规的表演形式,融入高科技的创新编排手段,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并吸引人眼球,为的就是实现更好的宣传推广效果。可见,想要更好地传承红岩精神,有效的传播路径建设尤为重要。

互联网传播具有无时空限制的优势,传播力度及速度拔群,可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相关宣传短视频、图文简讯,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主动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了解地域文化,了解与《重庆1949》相关的革命历史事迹,自愿走进剧场观看,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深入了解这段革命历史,实现良好的网络传播效果的同时,让人们再次接受红岩精神的洗礼。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仅提供单一视觉效果的舞台作品已满足不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所以,打造富有特色又无法被复制的地方文化品牌极为重要。《重庆1949》恰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深挖《重庆1949》的内涵和价值,建立优质传播路径,多维度推广宣传,联系各地政府、学校、文旅机构及国际交流机构共同组织活动,利用演出剧院的文化资源优势,组织策划文化宣传活动、游学活动及国际交流等,普及重庆革命历史,让更多人知晓重庆、感触历史,熟知肩负重任的同时正视历史。

四、奠定文化积淀:达到育人效果

(一)熟知历史,正视历史

舞台剧《重庆1949》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教育意义的作品,是当代人了解新中国成立光辉历程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舞台剧《重庆 1949》通过舞蹈、演唱、旁白的综合表演形式,用《黎明前的黑暗》《嘉陵江的暗流》两个章节,直观地演示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 “黎明前的黑暗”,让观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人民生活状况;通过《心中的国旗》《无悔的抉择》《传不出去的情报》及《坚定的信仰》等章节,让观众知道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为了中国解放的无悔付出以及不屈不挠与恶势力做斗争的革命精神;通过《燃烧的理想》《永恒的丰碑》两个章节,让观众了解革命先烈坚信革命胜利的决心,同时增强

人们的革命历史认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历史、认同历史、正视历史,更好地理解革命先辈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坚定信念,发扬奋斗精神

通过观看《重庆1949》这部舞台剧,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方向。奋斗精 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始终,所以,人民的责任感及奋斗精神的学习培养极为重要。《重庆1949》通过带领观众重温历史,为人民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使人们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剧中展现的那些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革命先烈形象,能 够激励人民继续奋发向前,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舞台剧《重庆1949》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带领观众重温历史、正视历史,诠释了革命先烈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对观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不仅帮助人们重温历史事件、接受红色洗礼,还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斗精神,这些正面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成为不竭的精神动力。

基金项目:2022 年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新型本科院校立德树人路径建设中主旋律舞台作品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XJYX2022B02。

[作者简介]田奋颖,女,汉族,山西原平人,吉利学院讲师,三级演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舞蹈学、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