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通过其精湛的语言艺术表达将个体的具体性和独特性置于国家性的思考维度,并以“他者”(法国、美国等)反观“自身”(英国)的民族特性与局限性,试图在对“他者”的无限开放中寻求个体身份并试图超越自身局限性,在这种对身份的自反思考下保持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对“他者”文化的开放性,继而从跨越不同文明的视野认识并走向世界文学。
一、以“他者”反观自我——对法国的乌托邦式追求
在朱利安·巴恩斯笔下的《伦敦郊区》《尚待商榷的爱情》《福楼拜的鹦鹉》《亚瑟与乔治》以及《终结的感觉》等多部小说中,法国人物所代表的法国形象通常带有明显的文明的优越感,“法兰西民族的统一,是法国首先传到欧洲、然后传到全世界的一个概念,它经历了历史性的实现过程,而带有一种崇拜或神话的样貌”[1]。而面对法国所代表的正统的欧陆文明,英国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常常夹杂着一种相对性的自我贬抑。在半自传体叙事的《伦敦郊区》中,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克里斯托弗中年时期对过去的追忆而展开,少年时期的克里斯托弗出身于伦敦的中产阶级家庭,崇
尚艺术的他对英国中产阶级平庸乏味的生活感到厌倦并试图冲破这种禁锢。大学毕业后克里斯托弗前往巴黎访学,并亲身经历了1968 年震惊世界的巴黎“五月风暴”。法国的先锋艺术、哲学气质以及孟德斯鸠所说的“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一种绝对的自豪,这也正是法 国对克里斯托弗构成绝对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克里斯托弗却将自身置于历史之外,沉浸在与法国恋人安妮克的爱情之中。之后克里斯托弗认识了英国女孩玛丽安,便结束了与安妮克的爱情,开始与玛丽安交往,之后顺理成章地回到伦敦结婚、生子,延续着大部分英国中产阶级的程式化生活。克里斯托弗从少年时期对伦敦平庸生活的厌弃及对具有先锋前卫艺术气质的巴黎的向往,到青年时期在巴黎对激进 思潮的回避以及放弃法国女友选择英国女友,再回到伦敦结婚生子继续过曾经为他所厌倦和蔑视的伦敦中产阶级生活的过程,表现了他对伦敦郊区生活的皈依以及对英国中产阶级庸常生活的妥协。尽管克里斯托弗最终并没有选择其心向往之的异托邦法国,然而他对此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其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明晰与确证以及获得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资本与自由逻辑映射下的“英国性”表征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另一个多次出现的重要的异托邦“他者”是美国。如果说英国 对曾经的殖民地美国产生过诸多影响,那么显然美国也给英国烙下了印记。这种文化和文明间发生的广泛的杂交自然也对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有关美国文化“他者”与英国“自我”之间的异质空间碰撞释放了一定的阐释空间。与奉行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英国不同,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常常表现出带有多元开放的、具有自由精神的、充满机遇和崇尚商业成功但又不免流于浅薄的民族特质。在《尚待商榷的爱情》中,奥利弗夺走了斯图亚特的新婚妻子吉莉安并与之去往法国开始新的生活,而斯图亚特也去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部小说后续的《爱,以及其他》中描写了他们十年之后各自的境况:奥利弗夫妇在法国的生活并不顺利,他们返回了英国生活;而斯图亚特已经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与美国女性结婚、离婚,之后同样返回英国经商,在美国 生活的十年令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颇为美国化。当奥利弗夫妇与斯图亚特分别重返英国并再度相遇,奥利弗笑称斯图亚特就像一个“美国大亨”,有着“美国佬的天真”,吉莉安的助手也将斯图亚特误认为是美国人。吉莉安一改曾经对于斯图亚特愚钝陈腐的藐视,开始对其在商业上的成功表示赞赏和钦慕。从美国归来的斯图亚特与从法国归来的奥利弗代表着美国文化“他者”与英国“自身”的碰撞,斯图亚特商业上的成功与奥利弗生活上的落魄形成明显的对比,经过十年美国文化的浸润,斯图亚特已经不似当年愚钝沉闷的形象,而是吸收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以及勇于追求物质财富、崇尚个人主义等精神特质,并使自身的吸引力
得到增强。在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演变之下,斯图亚特展开了对奥利弗的报复:首先在他们之间建立了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斯图亚特表面上对奥利弗经济拮据伸出援手,实际上是出于对其自尊的侮辱;之后他匿名检举了奥利弗逃税,又诱使吉莉安与自己发生关系,却对此事表示理所应当,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当然它也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我是说,美国难道不就是这个世界的浮夸缩影吗”。可见十年的美国生活使斯图亚特摆脱了曾经的英国中产阶级沉闷、保守的形象,而在当下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语境下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如果说全球化给当代英国带来的是反观“自我”与“他者”身份的二重性,那么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英国大众应如何面对自身的特殊性?在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觉英国大众对转型中的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着无力感、焦灼感与茫然感。朱利安·巴恩斯在小说中赋予人物审视自我的机会,伴以平淡、枯燥和荒诞的生活情状,表达着深层次的重塑自我与建构自身身份的强烈愿望。
三、对自身英国身份的认同与回归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尚待商榷的爱情》围绕着沉闷稳重的英国银行职员斯图亚特、聪明而具艺术气质的奥利弗以及英法混血的女性吉莉安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展开。吉莉安和斯图亚特二人原本过着和谐的恋爱生活,然而新婚不久,斯图亚特的好友奥利弗插入其婚姻对吉莉安展开强烈追求,吉莉安最终抛弃了斯图亚特选择了奥利弗并随之移居法国。小说中聪明而具有艺术气质和激进思想的奥利弗是法国形象的象征,他声称自己“绝不中庸”并深谙在竞争中“智取英国人”之道,这与《终结的感觉》中的主人公托尼的好友艾德里安极其相似,艾德里安便是拥有着极高的智商并不时说出一些极具智慧和深度的哲学话语的、具有 欧陆精英气质的人物,他同样战胜了平庸的英国中产阶级形象代言人——主人公托尼,获得了维罗妮卡的倾心。在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亚瑟与乔治》中,印英混血具有黝黑肌肤的律师乔治从一出生便在英国,甚至骨子里比亚瑟·柯南·道尔更像传统意义上的英国人,然而他仍不免遭受种族歧视,并莫名其妙地被视为一系列伤畜案件的凶手而蒙冤入狱。他写信给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亚瑟·柯南·道尔寻求帮助,而亚瑟·柯南·道尔答应了请求并为他奔走调查,清洗罪名。小说的故事改编自英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大沃利动物伤害案,发人深省的是这个案件远没有与之相似的发生在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广为人知。德雷福斯事件让法国社会为一个小人物的罪与非罪争论了十二年,正义不仅还给了无辜者以清白,也让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精神被彻底确立。然而乔治的案件却随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历史洪流之中。对比两个相似事件的不同结局, 亚瑟 ·柯南·道尔在小说的结尾说道:“是英国造成了他(乔治)的默默无闻……法国是一个走极端的国家,一个充满暴力观念、原则的国家,一些事件的影响会很持久。英国则相对平静、讲原则,但并不喜欢为此大造声势……事情既已发生,就让我们忘掉它,回到从前的日子去吧:这就是英国人的方式。出了问题,有些东西遭到了破坏,但现在都已经复原如初,那我们就装作打从一开始就没有错……乔治能够理解英国观念,因为乔治是英国人。”朱利安 ·巴恩斯在此处的话语叙述便是试图通过英法之间的差异指向实践、指向身体、指向具体性和实证性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对自身“英国性”的认知。而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美国虽表现出的是一种多元开放、具有自由精神、充满机遇和崇尚商业成功的形象,但“美国大亨”“美国佬的天真”等语言表达中充斥着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语境下快速发展的美国社会流于浅薄的民族特质的蔑视,以此确认自身曾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公民身份的认同。
四、结语
当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意识到以实用主义和贪婪扩张的商业诉求闻名于世的英国中 产阶级社会主流分子存在着缺乏形而上的哲学 思辨能力、思维保守而僵化、缺乏崇高感等问题之后,他将此问题意识融入其小说人物塑造及情节创作,并试图在法国民族特质中寻求解决之道。尽管最终朱利安·巴恩斯发现,“在公共生活中,法国人和我们一样虚伪;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为理想主义唱高调,我们则尊奉实用主义”[1]。然而朱利安·巴恩斯笔下的“国族他性”的人格化呈现,正是以“他者” 反观“自我”的镜视异托邦叙事的表现,意在自我批判并求得改变、丰富自我并保持自身特殊性,这种跨文明的开放性便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体现。
基金项目: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异托邦理论视域下当代英国文学中的‘英国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NJSY21446。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论导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GXKY22174。
[作者简介]李林哲,男,满族,内蒙古通辽 人,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学与西方文论。
[1] 出自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一个欧洲女人在中国》,收录于董强译,乐黛云、钱林森编《跨文化对话》第 25 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年出版。
[1]出自朱利安·巴恩斯《有所宣示》,伦敦骑马斗牛士出版社 2002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