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00后”的成长环境相比父辈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和生活与高中相比截然不同,部分学生因诸多因素影响陷入“后进”的境况。探索高校后进生的识别与转化,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的鲜活实践。本文从后进生的内涵出发,围绕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文化和适应性等方面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同时,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背景分析后进生识别与转化的可行性,从建立健全识别网络、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转变求学态度和调动多方帮扶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后进生的转化路径。
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后进生;成因;转化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并鼓励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2]。无疑,新时代的广大青年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但总会在不同阶段遇到一些问题。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的情况,可将其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的学生。后进生的识别与转化,与其周围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和态度密切相关。“一站式”学生社区就是围绕学生服务和培养构建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后进生识别与转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一、高校后进生的内涵
关于后进生,《教育大辞典》中提到“后进生”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3]这里面有“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思想行为”等要素。
关于后进生,有学者认为高校中的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4]也有学者认为后进生即“潜优生”,“潜”同“显”相对,“潜”有隐藏、不露在表面之意,也指人们未意识到的。潜优生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智力正常,由于缺乏学习动机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5]可见,虽然学者们对后进生的认识或者关注点存在差异,但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年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培养具有正确思想观念、健康人格、很强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有所贡献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6]。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鼓励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要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7]
可见,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是多元的,而同一时期与教育目标相比有较大差距、落后于同学较多的学生,可以称为“后进生”,即在教育目标的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暂时落后于其他同学,经过外界帮扶和自身努力可以完成追赶的学生。除学业水平外,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思想观念、求职就业、理想信念、行为习惯等都需要作为“后进生”评判标准的关注因素。
二、高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当下,“00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显个性、够独立、求务实、更开放的鲜明特点。[8]这些特点和成长环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影响后进生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与网络文化的交织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科技、国防、外交、生态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长环境前所未有的优越性使学生出现在自我认知上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交织、群体文化认知上多元共融合小众分化、社会认知上困惑与认同并存等矛盾。[9]“00后”就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加之两代人的积累使他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缺少祖辈父辈生活艰苦的经历。互联网使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经历与祖辈父辈相比产生了极大的不同。“00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同时,互联网不同的文化样态对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产生消极作用[10],同时也存在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不良信息接触有待规避、网络娱乐活动有待节制等网络行为失范现象[11]。社会发展让“00后”充满自豪,而当前网络文化的现状往往使他们在认识事物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00后”学生存在一定的理想主义,欠缺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二)新生对高校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形式适应能力不足
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性。目前来看,初等、中等教育主要围绕升学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目标一方面增加家长焦虑[12],并将焦虑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迫使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监督下完成学习。然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多元化,课堂和教材仅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学习和锻炼延伸到课外。在此阶段,父母和教师的监管力度大幅下降,由此导致初等、中等教育阶段被忽略的诸如社交、心理、思想状态等问题在高等教育阶段凸显出来。此外,初等、中等教育教学场地固定,学生学习和生活节奏高度一致,而进入大学后这种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学分制选课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量交叉,他们彼此之间学习和生活节奏各异,这给适应能力偏弱的学生带来了学业之外的挑战。少数学生对未来迷茫、缺乏规划,目标不够明确、信念不够坚定。[13]教育形式的变化和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使部分学生迷失求学目标,陷入迷茫、焦虑、惭愧等负面情绪,进而演变为后进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与帮扶,也就成了高校教育“补短板”的永恒话题。
(三)家庭环境与培养期待的影响
从高中进入大学,学生成长也迈上了新阶段,除了学校和社会之外,仍有部分学生希望继续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撑和协助。然而,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孩子成功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父母的核心任务已完成,便不再积极关注孩子在大学阶段的学业、生活、社交、心理等状况。对于习惯了家庭照顾和监督的“00 后”新生来说,父母的“突然退场”让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如果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很容易失去方向甚至陷入自我放纵的泥沼。[14]此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后进生,其落后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中小学阶段的成长经历,例如父母在学业方面盲目的过高要求、来自“别人家孩子”的身心压力、家庭关系失调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学生身心受到较大影响。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后进生识别与转化的重要平台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书院、宿舍等生活场所为依托,通过探索学生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等改革,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下沉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线,并在社区实现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一)政策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推动和指导
学生宿舍是除课堂外高校实施育人的重要空间和载体,《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15]以来,各地高校都在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及其育人功能发挥情况。2023年6月教育部思政司发布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指南》,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和条件保障四个方面做出建设内容。2024年4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中,又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建设指标和内涵。政策推动和指导一方面使学校加大“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力度,推动硬件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学生社区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让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发挥,进一步夯实学生社区后进生识别与转化的基础。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环境逐渐成熟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随着高校育人实践的演进发展而来,可以理解为社会学中社区的特殊组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指出:人类生命的个体不能独立生存,它必须与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群建立联系,并依存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人群,从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精神、社会等方面的资源生态系统。同样,后进生要走出当前的困境,离不开与周围群体、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随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在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改善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学生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功能型党团组织等多支力量与后进生的关系将越来越融洽,为后进生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高校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后进生识别与转化,集中体现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如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学生组织等。
(一)学校建立健全识别网络,尽早发现帮扶对象
学校要对后进生识别与转化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联动机制。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学院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做好风险点识别与管控,具体工作落实在班级和宿舍。后进生帮扶与转化工作的实现,关键之一在于及早发现和精准识别不同类型的后进生,识别的切入点各有差异。例如,对于学业后进生,任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综合情况等进行识别;对于社交后进生,需要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宿舍、谈心谈话进行有效识别;对于行为规范方面的后进生,则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争取在行为失范萌芽阶段给予引导和纠正。就业后进生虽然在临近毕业才会显现出来,但教师也要做好发展规划引导。总体来说,纵向从学校到学院形成后进生帮扶的思想共识,横向从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做好识别与转化的具体事宜。
(二)生涯发展解惑,增强后进生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和成就目标定向之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16]
一方面,教师应深入剖析学生“后进”的原因。首先,教师发现这些学生后应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充分了解学生的困难、疑惑、需求等,评估学生的状态,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和疏导。其次,教师应及时建立家校联系,告知父母学生情况和状态,并了解学生的过往经历和表现等,以便更好地溯源和剖析学生面临的问题。再次,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走访宿舍、微信等与学生保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联系,以便更好掌握学生成长轨迹,从而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相比高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发展目标多元化,这也是一些学生进入大学感到迷茫的原因之一。在课程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教师应结合谈心谈话和家校联系的结果,与学生一起制定脱困方案。教师应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帮助其掌握元认知策略。[17]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月主动完成几次课堂互动、全程参与某项比赛、完成某项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细化成长指导,完善后进生求学认知
进入大学以后,相比高中的单一目标和多重监督,发展目标多元化、家长监督无力化、时间安排自由化等都会使学生陷入迷失目标和寻找目标的过渡期。教师对后进生进行帮扶和转化,转变其求学态度是关键着力点之一。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更清晰地认识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目标。高中的学习主要以成绩和升学为主,而大学的培养目标更加多元和综合,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这就需要持续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成长方向。除了学业成绩外,企业还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对口、实习经历等,语言表达、职业素养、临场反应、面试礼仪等也是影响企业录用的重要因素。这些素质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锻炼和培养的。学校可以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等,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例如开展专家学者进社区、身边的榜样展、学长答疑活动、经验分享会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助力学生明确成长目标。
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专业情感。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因而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等负面情况,陷入“后进”状态。教师可以在学生社区建立“生涯发展指导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发展和就业的辩证关系,树立学好本专业知识是就业的基础、提升综合素质以提高竞争力等理念。
再次,教师应提高学生落实成长计划的执行力。当代大学生存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缺乏坚定的意志、缺乏集体和纪律意识等执行力问题[18],这些问题在后进生身上更加明显。不论“后进”的原因是什么,坚持不懈把计划落实到位,才能实现蜕变。教师可以利用成败归因理论,挖掘学生曾经成功的事迹,不断引导学生去突破困难和实现目标。如完整参与一次学生活动、参加一次比赛、参与课堂互动、参与社会实践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斗志,增强执行力。教师建设学生社区文化和举办学生活动,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群体的需求,鼓励后进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和提高执行力。
(四)以后进生为中心,调动多方帮扶力量
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保障。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家长在其学习、目标设定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突然退场或者监督力度大幅下降,可能加剧学生的焦虑。家校联系既能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能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后进生的过去,有助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家校联系可以从父母延伸到与学生关系较好的其他亲属,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联系,必要时可邀请家长到校,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出建议。
充分发挥朋辈力量,是后进生转化的利器。统筹好学生社区的功能型党组织、团组织等正式组织和宿舍关系、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组织在后进生帮扶中的作用。正式组织可以发挥组织关怀和督促作用,非正式组织则可以发挥鼓励和支持作用,特别是宿舍成员支持和宿舍关系建设能在后进生转化中发挥更加持久的效果。室友关系是最紧密联系的朋辈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内化、主观能动性发挥和价值升华方面起到支点作用。[19]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要引导这些群体在帮扶同学的过程中找到荣誉感、价值感和归属感。
加强教师力量建设,是后进生转化的领航灯塔。教师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他们扮演着引导者、监督者、知心人等“第二家长”的角色。鼓励教师亲近学生、走进学生宿舍和社区,在学生社区成立心理咨询、学业规划、学科竞赛、就业指导、人际交往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室,进而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五、结语
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难免有因各种原因陷入“后进”的境况,这时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支持、帮助和引导。学校应充分调动后进生身边的个体和群体,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后进生转化,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2]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53,54.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43.
[4]郑婷婷,邹恒.高校人才培养中工科后进生的转化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1(20):109-110.
[5]范楠楠.我国后进生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J].现代教育论丛,2010(9):28-31.
[6]王鹏,黄玥.一张老照片,传递总书记的深情牵挂[N].新华每日电讯,2021-12-02.
[7]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7(6):7-11.
[8]项久雨.品读“00后”大学生[J].人民论坛,2019 (9): 112-114.
[9]张睿,吴志鹏,黄枫岚.“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倾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6): 93-99.
[10]杨月荣,郝文斌.“00后”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情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 135-139.
[11]梁钦.“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及治理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 132-137.
[12]丁亚东,薛海平.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35162名家长的实证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5): 145-156,188.
[13]柯小君,陈瑶,李斌.习近平青年思想视域下“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21 (27): 53-56.
[14]肖巍,覃愿愿.“00后”大学新生人生价值观现状与培育方向——基于北京市某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调研的分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2 (1): 61-70.
[15]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J].人民教育,2019(5):19-26.
[16]赵淑媛,陈志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积极学业情绪和成就目标定向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 (1): 156-160.
[17]国策,洪晓楠.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3): 99-104.
[18]吴婧.职业发展视角下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探析[J].科教导刊,2021(14): 25-27.
[19]史秋衡,李平.大学生室友关系:学习过程的成长支点[J].现代教育管理,2020 (12):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