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指出阅读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这些限制了初中生在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1]本文立足核心素养视域下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策略,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的价值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语言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1. 词汇量的积累与丰富
阅读是积累词汇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词汇量快速增长的时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包括日常生活用语、学术词汇及文化特色词汇等。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会逐渐丰富,进而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语法结构的内化与运用
阅读不仅是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也是内化语法结构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文章中的语法结构,通过反复地阅读和练习,这些语法结构会逐渐成为学生语言表达的一部分。这种内化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准确性,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流利度。
3. 语感的培养与提升
语感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和敏锐反应。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能够使学生更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而提升整体语言水平。
(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通过对作者观点、论证过程及结论的审视和评价,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进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2. 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结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作者的意图等。这些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学生经过长期的阅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阅读不仅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也是主动创造意义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文本进行解读和重构,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见解。这种创造性的解读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1. 了解多元文化
阅读是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章,学生可以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学习多元的文化,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2. 培养文化包容心态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与自己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心态,使他们能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包容心态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3.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素养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从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和得体,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法陈旧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阅读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许多英语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简化为词汇与语法的机械拆解。他们倾向于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将阅读过程视为词汇和语法的堆砌,而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意义与深层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主动探索文本、自主建构知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部分在于英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往往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词汇量的扩大和语法点的掌握,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便能够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这种“应试导向”的教学理念,忽视了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文化认知等多方面素养的培育作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容易陷入被动接受的境地,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无法有效提升信息整合、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此外,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重要原因。当阅读变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任务,而非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时,学生自然会对英语阅读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整体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英语教师亟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互动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实际情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这不仅体现为教学目标与实际操作相脱节,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以及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点。
教学目标的不切实际往往源于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习惯性依赖。教师可能习惯于设定过于笼统或抽象的教学目标,如单纯强调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或语法结构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目标的设定方式未能充分反映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未能有效指导实际教学活动。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能力、语言基础、学习兴趣和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忽视这些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目标,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到吃力或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
(三)教学内容单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当超越教材的局限,寻求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与资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教师受限于时间、精力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往往仅局限于课本内的课文教学,而缺乏对课外优质阅读材料的积极引入与拓展。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教学的基本框架,却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与好奇心。长此以往,学生面对重复单一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课堂参与度降低。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更难以培养其深度阅读、批判性思维等高阶阅读能力,从而无法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供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原则
(一)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多个维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选材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富含趣味性且难度适宜的文本,如幽默笑话、引人入胜的小说等。这些素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确保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学习新词汇和新句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挥创造力,设计一系列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及影视鉴赏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全面性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致力于学生语言技能、文化Sa0pYQUM+m2sUbHtrzPxcw==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等多维度能力的提升。英语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实现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合理开展提问及拓展阅读内容等手段深化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以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全面性原则还强调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英语的学习过程涉及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接纳。教师应引导学生既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又要开阔视野,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培养自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并形成尊重态度。通过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在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提供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挑战精神。同时,结合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从知识教学向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培养新时代人才。[3]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若单纯依赖课本内容便难以满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教师必须积极拓宽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任务,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其创新思维。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Sunshine for all”(第六单元:给所有人阳光)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社会救助、公益事业的英文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帮助他人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和提炼关键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范文,然后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倡议书的结构(如帮助对象、缘由、方式、感谢等部分)和主要观点。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逻辑,同时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倡议书付诸实践。比如,学生可以将优秀的倡议书发布到校报、网站或社交媒体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参与到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构建梯度化的问题链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通过构建梯度化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语言理解,同时锻炼其解决问题与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语言基础知识讲解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巧妙设计一系列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参与感和求知欲。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第二单元:旅行)为例,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旅行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单元主题“Travelling”(旅行)。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如: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interesting places? What did you see there?(你去过什么有趣的地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这些问题旨在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做好铺垫。在初读阶段,学生需要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概括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文章的整体框架。例如,针对Reading(阅读)部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story? Where did she go? What did she do there? (谁是故事中的主角?她去哪里了?她在哪里做了什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为后续对文章的深入分析打好基础。精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细节、结构特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例如,在分析Kitty(凯蒂)的香港之旅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What places did Kitty visit in Hong Kong? What did she do in each place?②How did Kitty feel about her trip to Hong Kong? Can you find any evidence in the text?③If you were Kitty, what else would you like to do in Hong Kong? Why?(①凯蒂去过香港哪些地方?她在每个地方都做了什么?②凯蒂对她的香港之行感觉如何?你能在文中找到证据吗?③如果你是凯蒂,你还想在香港做些什么?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在互动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拓展应用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针对“Unit 2 Travelling”(第二单元:旅行)这一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旅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撰写旅行日记、制订旅行计划、模拟导游讲解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推广实用型的阅读材料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找一些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素材。富含教育意义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用型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增长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强调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未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齐景.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研究[J].校园英语,2024(25):84-86.
[3]许兰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