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观异化问题的解构与超越

2024-10-23 00:00唐双双
文教资料 2024年9期

摘 要:在当代社会中,儿童观的异化现象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儿童角色、主体性以及教育价值的误解,进而导致儿童成人化现象、儿童依附性困境以及儿童教育功利化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内在价值,并针对以上异化的现实表征提出三条重构路径,以期解构儿童观的异化状态,促进当代儿童观的正向发展和儿童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观;依附性;功利性;成人化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了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强调儿童优先原则,并设定了涵盖健康、安全、教育、福利等多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1]而儿童工作的逻辑起点是人们对儿童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即正确的儿童观。在教育实践中,信奉或反对某种儿童观,必然体现于其教育行为,而某种教育行为(包括习惯性的行为)又能强化或弱化某种儿童观念。[2]然而,在教育竞争加剧的当下,儿童群体正面临着被成人社会过度诠释的潜在危机,这一趋势会导致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然属性在教育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和模糊化。本文试图站在儿童作为“人”的视角下,深入解构当代儿童观的异化问题,寻找教育实践中儿童观异化的归路,以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方式来看待儿童,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一、儿童及儿童观意蕴审视

(一)儿童的本质属性

儿童,这一词汇虽在日常语境中很常见且直观,实则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本文从多个视角探讨儿童的本质。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儿童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属性,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器官未完全成熟,通常可以视为人生发展的前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情感、认知、道德和社会性发展仍处于塑造期,心智尚未成熟。儿童社会学将儿童理解为0至14岁的人。[3]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具有作为文化存在者的独特价值。儿童不仅传承社会文化,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他们在与成人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地吸收、内化并创造着新的文化元素。儿童也是文学中的热门话题,文学作者经常描述儿童以及儿童世界的真善美。[4]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领域对儿童的界定和价值判断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源于成人对儿童的固有认知和偏见,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把儿童的形象固定在某些附有个人主观意识的词语中,与真正的儿童有着差距。成人用自己的观念来定义儿童,试图用符号给事实贴上标签,使符号符合事物本身。但这种行为往往忽视了儿童本身作为人的价值,只是尝试用成人的预期想法去同化事实。不论儿童是如何被定义的,其本质属性都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尚未成年的、活生生的人,有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儿童生而为“人”,而非经过成人教育后才被赋予作为人的价值。

(二)儿童观的内涵及意义

儿童观,是成人社会关于儿童的系统认识与看法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它是成人对儿童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根本认知。[5]简而言之,儿童观即成人对儿童生理成长、本质特性、社会角色及权益等方面的基础性认知与立场。这一观念不仅涵盖了儿童所有事实性特征的描述,还融入了成人对儿童价值的个人主观评判,从而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框架。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认识理念,儿童观本身的概念是含糊的、不确定的。不同的时代背景、思想文化和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儿童观视角。从纵向来看,儿童观在不断地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儿童观的研究中,儿童从“小大人”到原罪论、“新”儿童、“发现”儿童、“科学”儿童一直到“现代”儿童的诞生,[6]儿童形象转变的历史进程显然在进步,体现出成人对儿童的认识不断完善。从横向来看,成人的知识结构、伦理道德标准、社会阶层以及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儿童的认知具有多样性。

事实上,不论成人如何看待儿童,儿童始终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会因成人的观念失去生活的动力,仍旧生机勃勃地活着。但是成人如何看待儿童会影响成人对待儿童的方式,间接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成长轨迹。正确的儿童观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异化的儿童观则会让儿童在合理的人性视域中“失语”。在人类历史上,儿童曾被认为是赎罪者,持赎罪观念的成人会对儿童寄予过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表现来赎罪或净化。这种期望可能会转化为对儿童行为的严格监督和纠正,甚至可能会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儿童观影响成人的教育行为,主要体现在实施教育行为的态度、育人目标的定位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偏好上。因此,成人树立正确合理的儿童观极其重要,将儿童的自由成长与国家儿童工作推进有机联系,这有助于尊重与保护儿童的权力与地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当代儿童观异化的现实表征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媒体过度渲染、社会竞争激烈、家庭结构变迁等,都加剧了儿童观的异化。一些成人将儿童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或工具,过度强调儿童的成绩和竞争力,忽视了儿童作为“人”的基本价值,对儿童的认知偏离了其本质属性,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发生。

(一)角色观异化:儿童成人化现象

在成人主导的社会架构下,成人往往基于丰富的社会阅历、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对成功的特定解读,对儿童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期望进行框定。这一过程中,成人虽出于关怀与引导的目的,却不经意间导致他们对儿童成长阶段的错误认识和儿童角色身份认知的潜在异化。儿童角色观的异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其显著表现便是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出现儿童成人化现象。儿童成人化,即指儿童在心理、思维、语言表达以及日常行为等多个层面,展现出超越其实际年龄与生理特征的成熟倾向[7],如过早的懂事、过于成熟的装扮以及思想上的早熟等现象,均是体现这一趋势的显著特征。

儿童成人化现象的产生,部分源于电子媒体的充斥,这让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导致儿童的思想、情感与行为逐渐成人化。此外,社会对成功的过度期待遮蔽了成人对儿童角色的正确认知,将竞争和压力过早地施加于儿童,迫使儿童承担着与年龄不符的责任。成人不仅默许儿童成人化的行为,还对儿童早熟行为给予正面反馈,从而强化了儿童走向成人化发展的行为模式。比如稚嫩的儿童说着“请多多关照”等场面话时,成人会感到惊讶,甚至夸赞儿童懂事、聪明。因此,成人对儿童角色的认知偏差,以及纵容与鼓励儿童成人化发展的行为,剥夺了儿童在特定生命周期应有的体验与价值,阻碍了其自然的发展。

(二)主体性异化:儿童依附性困境

在儿童时期,个体呈现出依赖性和探索性并存的特质,此阶段,儿童面临着社会规则与自我认同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境。儿童因行为能力与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在人类世界里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也导致儿童在社会上缺少话语权,往往需要依附成人去满足个人需求。这种依赖性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深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但是成人往往对儿童主体性、自主性的认识不足,未能充分了解儿童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此外,网络媒体和商业营销无形中将儿童描绘为亟须成人指导与严密控制的对象,深化了成人对儿童的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人将儿童看成自己的附属品,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所遵循的规则灌输给儿童。

成人对儿童主体性认知的异化,易使儿童被置于社会规范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张力场域,进而引发儿童陷入依赖性困境,具体表现为过度依赖成人指导与外部评价,而非基于个体内在动力与自我认知。在社会化初期,儿童通常缺乏对既定社会规范的批判性理解,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人的影响。在家庭和学校中,成人通过语言和行为向儿童传递价值观念,而儿童往往缺乏拒绝这些语言符号输入的能力。这些互动构建了儿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然而,儿童在问题的是非辨析上尚显稚嫩,对成人规则与价值观的理解有限,往往依赖并盲从权威。儿童倾向于接受成人所定义的“好”,而未能完全理解“好”的深层含义。成人对儿童的期望往往基于他们对未来的预设,这可能与儿童当前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不匹配。这种期望忽视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应有的权利以及他们形成身份认同的需求。成人对儿童主体性认知的异化可能会导致儿童在理解社会规则的过程中缺少自我探索的机会,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育价值观异化:教育功利化危机

成人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异化是指成人在对儿童教育的价值和目标的认识上出现偏差或误解。这种异化体现在成人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包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道德观念和情感发展等。成人的教育观念异化对儿童教育功利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成人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与实用目标,忽视了儿童的体验与成长,漠视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功利化取向使得教育的内驱力不再源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以获取知识带来的物质化成果为唯一导向。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价值实现。然而,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在教育的价值追求上达成了一致,甚至实现了结盟。儿童的天性正是“协议”背后的牺牲品,儿童戴着来自结盟者的枷锁。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一方面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另一方面面临着以“高分学生”来提升学校声誉的现实压力。家长将教育视为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工具,将儿童视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这种功利性追求使得教育过程、教育生态悄然遭到破坏。儿童教育陷入功利化,会让学问和知识成为人类政治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工具,失去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忽视了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解构与超越当代儿童观异化的三条路径

(一)重塑与理解纯真童年

人类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独有的特征,儿童阶段特有的童真不应被抹杀。儿童作为人类的成员,同样享有尊严和权利,并非成人的缩小版。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体验并建设自己的世界图景。[8]这种独特的身份要求成人在理解和对待儿童时,需持以更加尊重与理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儿童的个体价值。儿童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表达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成人难以完全理解和模仿的。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等都有欠缺,因此期待儿童拥有成年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来理解儿童,将儿童看成发展中的人,认识到童年期是人生特殊的、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儿童成人化现象陷入静止论的旋涡,将儿童限定在人生的某个固定发展阶段,忽视了儿童成长的动态性。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成长节奏。成人应尊重儿童成长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平等对待“聪明”或“淘气”的小孩,减少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带来的偏差与误解。儿童承载着无限的期望与未来。然而,这种厚望不应被简单地解读为仅仅为成人生活做准备,不应以遥远的辉煌前景来遮蔽儿童当下的生活与体验。[9]为此,教育不能仅仅将儿童视为成人的预备品,过早地让他们拥有成人的思维、审美和责任等,而是关注他们作为未成熟的“人”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逐渐成人,保护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二)平衡社会规则与自我认知

儿童对成人的依附性是不可避免的。家庭、学校、班级给予儿童的庇护能够保护儿童的安全,成人提供的规范和引导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各方应该正确对待儿童的依附性。成人在帮助儿童适应社会规则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即儿童不仅是家庭、学校、班级的一部分,更是独特的个体。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培养儿童平衡社会性发展和自我认同的能力。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优化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需要在家庭和学校中感受到爱和关怀,这样他们会有安全感,可以放心地探索世界和建立自我认知。在拥有足够的爱与支持的同时,儿童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成长。家长和教师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提供适当的任务和活动,让儿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儿童养成独立自主的品格,树立自我价值的信念感。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渴望独立和自由。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意见,给予他们适当的决策权。此外,教师和家长应激发儿童的学习内驱力,鼓励儿童展现个人价值,冲破社会认同与自我价值的交织困境。

(三)尊重人性价值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使人全面发展。但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教育被视为一种投资,陷入了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泥潭。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盛行必定会使被培养的儿童的人性价值黯淡。为构建教育的良性生态环境,一方面,成人需要反思并对工具理性主义祛魅,重视儿童的人性价值。若要超越功利性,成人需要重构教育价值理念。列维纳斯的“为他者”伦理原则可以为工具理性主义祛魅提供一种参考思路。自我是一种关系,它是在与他者、与事件、与事物相遇的过程中建构起来,因着他者的存在和承认而成其所是。[10]他者优先于自我的观点引导成人意识到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教育的本质远不止于追求自我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利益最大化,更在于通过服务“他者”来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摒弃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让情感与信仰重新成为伦理的核心,从而培养、实现人的完满人性。[11]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重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功利化的原因之一是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分数为唯一的标准,重视选拔而忽视了教育的其他功能。当教育评估指标被人为地划分为可测量的指标时,则不利于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因为这些指标会削弱儿童对教育功能的系统性认识,钝化他们对功利教育的鉴别能力。要纠正成人眼里“儿童是工具”的错误观念,教育评价需要从关注结果转向过程,建立多元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包括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价信息。

四、结语

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于探讨人性,其中,探究生活的深层意义是其精髓所在。教育应致力于引导个体探寻与领悟生活的意义,从而使个体开启人生意义之旅。然而,儿童的成人化现象、儿童的依附性困境以及教育功利化危机都在制约着儿童发展。儿童不会因为成人世俗之见而改变本身的属性,但是成人对儿童的世俗看法将会影响儿童被如何对待。规避成人对儿童认知的异化倾向,关键在于构建一种科学的儿童观。这一过程需要将儿童从成人既定观念的束缚中解放,以促进儿童个性的独立发展。儿童教育应超越传统的成人视角,更客观地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性与需求,进而为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契合其成长需求的外部环境。在教育实践中,成人应深刻认识到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内在价值,其存在本身即蕴含深远意义,而非单纯作为某一社会群体的附属存在。因此,对儿童的理解与教育应超越成人思维模式的局限,聚焦儿童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强调其作为独立生命体的全面发展。儿童教育应回归本真,抹去“以何为生”的功利追求的遮蔽,让儿童理解人要追求的是“为何而生”,这也是儿童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9):13-52.

[2]杨小微,罗丽.儿童观演进与儿童哲学教育的未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54-164.

[3]薛素珍,柳林.儿童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1.

[4]蒋雅俊,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8,16.

[5]宋敏,谭旭东.异化与重构:20世纪中国儿童戏剧的儿童观流变[J].戏剧艺术,2022(4):83-93.

[6]孙爱琴.认识儿童的“科学”进路及其批判[J].学前教育研究,2024(2):21-30.

[7]何毅,潘玉驹.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3):28-33.

[8]刘晓东.儿童是什么——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4):20-34.

[9]王友缘.天使抑或恶魔——儿童隐喻性陈述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21-24.

[10][美]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8.

[11]王学.教育功利性取向的德性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