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理念,其在师范院校的传承在国家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四有好老师”三个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仍存在挖掘不足、与课程教学结合不够、品牌凝练不够等问题,但通过以下三条实践路径可以缓解现有的困境:第一,在课程建设层面,融入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第二,在学生活动层面,凝练活动品牌,锻造学工队伍;第三,在党团建设层面,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先进榜样。
关键词: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育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中央红色交通线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条联结上海中共中央和瑞金苏维埃的秘密交通线,在革命时期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发现,安全运行长达五年。它是沟通上海、香港等地区,最后到达瑞金的横跨三省两市、辗转半个中国、长达3000余千米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转运人员、输送物资、押运钱款、传递情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红色交通线在峥嵘岁月里的斗争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教育价值,彰显和弘扬了红色文化,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有效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一、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一)增强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之后的精华,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又蕴蓄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崇高价值性品质。[2]中央红色交通线中的遗存和事迹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是我国教育所需要的精神品质。这样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是鼓励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不竭动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同时,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它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延续和发展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凸显民族精气神的精神产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也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深层原因。
(二)厚植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要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化资源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高校开发契合青年大学学子人格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相关活动课程,能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不断开拓形式多样、教育效果好、学生评价高的教育实践载体。运用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事实和英雄人物事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充青年大学生精神之“钙”,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国家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把个人发展同国家未来结合起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红色文化滋养,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其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三)丰富思政元素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多层次、多样化、多形态的思政元素,是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可能性的文化基础和前提。多数交通员都是普通大众出身,大学生从他们的故事中能感受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身边人和身边事。中央红色交通线绵延数千千米,纵贯多个省市,其中蕴含的尚待开发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相较于南昌起义、强长征等国人皆知的红色事迹,中央红色交通线较少被人知晓。目前对于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系统研究和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对中央红色交通线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挖掘不够,未形成传统化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结合国情、校情和学情特点,高校应深刻认识、深化理解和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内涵,结合高校学生教育特点,讲好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故事,阐述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二) 红色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度不够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颁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要改变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状,就要用好属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元素。然而,现有课程教学与红色文化结合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内容融合不足。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时,可能未能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或融入的方式较为生硬,缺乏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难以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再次,匮乏实践活动。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红色主题活动等,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其精神内涵。
(三)红色文化品牌凝练不够
品牌凝练,是指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通过提炼活动的核心价值、文化内涵和特色亮点,结合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打造出具有高度识别度和美誉度的学生活动品牌。中央红色交通线近乎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此凝练课程教学品牌、党团建设品牌、学生活动品牌不足,尚未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效应。主要原因在于:其一,资源整合不足。品牌凝练没有整合现有的相关活动资源(学生专业、学生社团等),品牌挖掘对文化内涵和亮点未及时进行归纳、调整和凝练,未能打通专业与思政间的沟壑,连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专业、院校、地域和红色文化四个特色统筹起来,打造有鲜明特色和主题的红色文化品牌。其二,开发者缺乏创新意识,客观上促使了品牌的形式化、平淡化和表面化。缺乏创新的保守态度限制了品牌个性的展现,使红色文化品牌活动在众多同类中显得平淡无奇,难以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在高校中实现传承的实践路径可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以受众面广度划分,由大到小可排列为:课程建设、学生活动、党团建设。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了所有的学生群体;学生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于个人意愿参加的活动;党团建设主要面对党员团员部分学生。
(一)课程建设层面:融入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依托中央红色交通线,开展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大学生必须参加课程学习。课程学习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施。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因而学生会更加认真参与其中。专业课是面向特定专业学生群体的“严肃”课程,选修课(校本课程)则是面向更大范围学生群体的“活泼”课程,二者“一张一弛”,形成交叉覆盖。制式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以其活泼、生动的形式可吸引更为广大的学生群体,对传统课堂进行补充。因而,课程建设可从专业课、选修课(校本课程)、“第二课堂”三个层面进行。
首先,专业课层面是构建“大思政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这一问题的有效探索。中央红色交通线中蕴含丰富思政元素,教师应注意寻找其与专业课程间的融通点,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隐性思政教育依托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能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在学“才”中立“德”。
其次,相较于缺少一定选择空间的专业课,选修课(校本课程)是学生基于个人情况主动选择的课程。此类课程在开始之初就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为达到良好思政教育效果提供了前提条件。选修课能够结合有趣的课程内容和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思政元素相结合,落实课程思政。同时,校本课程能够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和校情,建设有院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再次,“第二课堂”相较于“第一课堂”有更为广阔的课程形式,是学生接触时间长、受众广、影响更为深远的课程形式。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腐朽落后思想悄然渗透校园活动中,致使“第二课堂”出现“泛娱乐化”倾向。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高校应不断创新“第二课堂”形式,结合中央红色交通线等资源,组织实践活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等多样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参与,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一举措旨在“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不仅可牢固占据“第二课堂”这一广阔的思政教育阵地,还有效提升了“第二课堂”的教育质量与效果。
(二)学生活动层面:凝练活动品牌,锻造学工队伍
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沃土,它可将思政教育、学生专业特色及青年阶段性特点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为提升校园活动的整体品质与影响力,高校应致力于整合、优化现有活动体系,构建规模化、集成化的教育模式,形成“众星拱月”式的教育合力和活动品牌。同时,活动品牌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注重衔接第一课堂。
学生活动品牌的形成和发展,间接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进而“反推”辅导员从“服务者”向“教育者”转变,辅导员工作从“事务管理”向“政治引领”转变,辅导员工作方式从“完成工作任务”向“创造教育价值”转变。学生活动品牌建设应不断提升学工队伍整体素养,提升学工队伍的育人成效,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三)党团建设层面: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先进榜样
大学生党员和团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抓好党员、团员的教育问题,是把握整个大学生群体政治素养基本面的关键环节。首先,高校可开展富有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党团培训课程。党课教师和党团干部可以中央红色交通线等资源为题,以理论讲授、实地教学、网络课程等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在党员每季度党课、团员“青马工程”培训、积极分子入党培训等课程中进行授课。党团课程学习是推进大学生激发政治情感、坚定政治站位、树牢政治信仰、提升政治判断力的重要途径。其次,高校可举行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以“行走红色交通线”为题,组织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实地调研交通线,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从先烈的英雄事迹中体悟党史百年峥嵘岁月和民族精神。再次,高校可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党建品牌活动。党建工作可依托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专业双融双促。党建品牌的打造可依托专业资源和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成专业发展动力,将党建成效转化成专业的发展成果。[4]
四、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
(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价值取向,是涵养青年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高校应用好红色文化的丰富育人资源,构建实地沉浸式的教学场所、主动调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和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现实案例,使学生在具有主动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堂中积极进行知识建构,在文化传承中提升知识获得感,打造深度融合的立体“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培育他们的担当精神。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央红色交通线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成为中央苏区与外界信息、物资和人员交流的安全通道。在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的时期,广大交通员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的事迹展现出严守秘密、视死如归的品质。这些红色文化中的育人要素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珍贵财富,滋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大学生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撑,有助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决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
五、结语
为了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传承,高校需要在实践路径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在课程建设层面,应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使学生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学生活动层面,应凝练红色文化活动品牌,锻造学工队伍,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党团建设层面,应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先进榜样,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影响。通过以上路径,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培育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是,2021(10):4-18.
[2]吴慧,吴家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31-40.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4]郝佳容,孙姜,徐秋红.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研究[J].吉林教育,2024(5):45-47.
[5]班凡,周建伦.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核心特质和时代价值[J]. 延边党校学报, 2024(1):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