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2024-10-23 00:00刘楠楠夏娟
文教资料 2024年9期

摘 要: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教育资源。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简称“德法”课)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深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网络教学在提升“德法”课教学实效性上的合理路径和实践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传统儒家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所蕴含的道德、仁爱和社会秩序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又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德法”课主要针对成长发展中的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在“德法”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儒家文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国古人在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方面的智慧,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传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特质等在今天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对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良好精神风貌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储备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儒家文化崇德尊礼、兼收并蓄,其中蕴含的“仁爱”“中和”“天下大同”等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的发展道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内治理中,我们传承儒家“仁爱”“孝”“友”等观念,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人际关系;在国际外交上,我们秉持儒家“贵和”“天下一家”的和合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无论是在国内治理还是国际外交上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仁爱向善、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在“德法”课教学中强化儒家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契合之处,能够有效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坚定文化自信。

二、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的内容选择

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儒家人学、仁学、法治思想有助于有效深化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提升教学理论性和实效性。

(一)儒家“人学”思想融入人生观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德法”课需要为学生系统阐述人生观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与错误的人生观作斗争。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其融入人生观教育可以有效深化大学生关于人的本质、本性的认识,加强人性理论的纵深发展,帮助学0168d982c95f1e6d0662c1763812c3555897409de62c65cab5041f9d6190d673生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中汲取古人关于生死、荣辱、得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

儒家始终将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质,认为有道义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儒家将“止于至善”看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基于这一价值观,儒家以道德理想的实现为乐、以为国家天下做贡献为乐、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乐,而儒家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从人的最终目的出发的。在儒家看来,现实生活的贫困不能影响自己因道德理性方面的满足而带来的欢乐,正如孔子可以长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4],儒家所追求的是一种比物质幸福更高的精神的幸福。儒家期望“止于至善”,也强调“兼济天下”,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与德业、事业联系起来才更有意义,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儒家文化中关于人性、人生追求、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是“德法”课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儒家仁学思想融入道德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德法”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的目标也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在我国古代,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出发点,被视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孔子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并认为仁乃全德之名,是诸德之源。《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6]仁的内容与要求就是爱人。仁者,亲亲为大。儒家十分强调对父母的孝,认为对父母双亲不仅要奉养和敬重,还要做到“愉色”。儒家论仁还要做到仁民。仁以爱人为基本要求,然后推及他物,《论语》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7]其所主张的是人类一家,彼此相爱,相互帮助。儒家论仁,还强调要“爱物”,就是对自然物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孔子主张“钓而不网,弋不射宿”[8],孟子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9],都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儒家仁学思想中蕴含的敬老孝亲观念,提倡对他人的爱助、关怀,以及生态文明思想,是“德法”课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儒家法治思想融入法治观教育

法治观教育是“德法”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的精髓,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孔子明确主张“为政以德”,认为道德能起到政治制度、刑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以道德诱导人民乃是治理国家社会的最佳方法。但是,孔子并非不要刑罚。“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10],可见,在孔子心中法律也是重要的行为规范。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将法与礼并列,并认为这二者皆是“治之经”,他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11] ,主张礼法并存、礼法并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法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在总结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治乱兴衰规律时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的民本思想;荀子也将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强调“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3]。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上,儒家也强调要“尚贤使能”“任人唯贤”。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时,我们要充分挖掘运用传统儒家文化的法治思想,以儒家法治思想充实法治观教育内容。

三、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的路径思考

要发挥传统儒家文化在“德法”课中固本铸魂的积极作用,就要用好课堂主渠道,深化理论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媒体资源,开展网络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用好课堂主渠道,深化理论教学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书本教材,结合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指导手册,寻找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点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契合之处,从而形成系统化且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循循善诱。例如在为学生讲述理想信念时,可以引入年过半百的孔子为追求仁政理想、奔走于各个国家的故事,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深化课堂教学理论深度,又能在课堂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如今大学生多为“00后”,甚至“05后”,成长于新世纪、新时代的他们对祖国有赤诚的爱,但又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关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兴趣点和盲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要融入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德法”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养育心灵的课程。

(二)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实践教学

思政课绝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需要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园、走进社会。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的实践教学既需要考虑到教材内的知识点,也需要选择适合融入教材内容的传统儒家文化元素。如以讲授教材第一章第二节“高尚的人生追求”为例,教师可让学生以演讲、朗诵的方式,分享古代先贤是如何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的,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在讲授第二章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再现的方式展现中国古人追寻理想、实现理想的艰苦历程,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德法”课的实践活动还要走进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14]课程第三章第二节中讲到要“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孔庙、参加儒学学会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等,在实地参观与学习中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第五章关于“道德”的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地为需要关心关怀的人送去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儒家的敬老爱亲思想,并试图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德法”课教学入脑入心。

(三)利用媒体资源,开展网络教学

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如今,各大高校纷纷运用各种新媒体资源进行交流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充实了教育教学的内容。借助网络平台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动选择,也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师要利用网络,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前发布与本次课堂教学相关的儒家经典理论、经典案例等,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内容并进行讨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其次,教师要利用网络,搭建传统儒家文化学习资料库。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德法”课中与儒家文化相关的文献书目、经典案例、视频资源等,充分利用如《中国诗词大会》《齐鲁文化大会》等科教文化节目,以便学生线上查阅和学习。再次,教师要利用网络,搭建传统儒家文化宣传平台。教师可以设立教学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课程任务与教学安排,并紧扣教材内容设置“理论学习”“经典研读”等模块,广泛弘扬传统儒家文化。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视频平台向学生布置任务,发布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的视频,以期通过部分学生的带动,在校园中形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其深邃的哲思、独特的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也铺染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底色,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高校“德法”课教学,既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高校应不断探索二者相互融合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提升“德法”课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0.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9.

[4][6][7][8][10]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70-71,131,125,73,134.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9):4-16.

[9][12]孟子[M].第2版.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5,289.

[11][13]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15,499-500.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