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字时代,只有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本文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分析数字技术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内容、方式、治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聚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技术配套不足、队伍建设滞后、主体意识不足等风险,提出通过实施健全技术基础设施、完善队伍培训机制和增强主体自觉意识的
策略实现数字“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关键词:数字技术;意识形态安全;高校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培育国家栋梁的重要责任,要持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数字变革背景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越发尖锐复杂,只有“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2],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因此,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助力高校实施有效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策略,成为新时代高校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分析数字技术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内容、方式、治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聚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风险,提出数字“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治理从“单枪匹马”转向“多向协同”
在数字“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治理的过程中,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促进跨部门的协同与联动,从而形成更为智能的决策治理局面,增强治理效能。第一,数字技术能促进治理信息高效互通。通过整合来自不同部门、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源,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打破 “数据孤岛”现象,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组织与高校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支持和治理依据。第二,数字技术促进高校治理主体协同联动。数字技术的应用能促进高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与联动,通过建立数字治理三级工作体系,明确牵头机构和责任主体,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构建多向协同的治理格局,共同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挑战。第三,数字技术助力高校治理决策智能高效。通过数据驱动与智能分析,高校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治理环境中迅速捕捉关键信息,制定并实施更加科学、高效的决策策略,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内容从“传统滞后”转向“新颖即时”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内容逐渐朝着动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高校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内容的动态性、灵活性。一方面,要注意内容的精准识别与定制。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校能够精准地识别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实时更新与调整。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更新传播迅速,高校可根据大数据轨迹的变化,保持对意识形态趋势的敏锐感知,精准预测学生群体行为,适时调整教育内容。高校也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内容的创新性。首先是形式的创新。
高校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利用数字技术能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时代化表达,利用新媒体的多样化形式,如短视频、网络平台直播等,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其次是内容的选择。在数字化时代,学生能够接触的信息是海量的,却也因此呈现出信息“音量小”、存续时间短的特征。数字技术除了对意识形态安全词词库进行持续监测,还致力于对错误意识形态的“柔化”表达进行准确识别,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
(三)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方式实现了质的飞跃。“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精准滴灌”式的教育方式则强调个性化与精准性,为学生量身定制教育内容与策略。对于学生而言,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节奏,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参与在线讨论,甚至通过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体验更加生动的学习场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对于高校而言,“精准滴灌”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效率,更为精准育人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校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薄弱环节,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精准育人的模式有助于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风险分析
(一)数字技术配套不足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往往需要借助各类数字技术来开展,各项技术的协调配套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数字化程度和效率。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数字化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需求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技术生态系统孤立陈旧。在高等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过程中,高校存在较大范围的引进滞后难题。在旧系统、旧技术不更新或不完全更新的情况下,数字技术的敏捷性、灵活性难以达到理想水平,意识形态建设目标难以达成。第二,技术赋能教育表面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赋能”多呈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特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了对单个设备或平台的引进与投入,所谓数字“赋能”教育,成了数字产品应用教育。这种只注重技术系统的投放而非整个教学环境生态平衡协调的做法,看似拓展了教学场域、创新了教育方式,实际难以实现数字技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真正“赋能”。
(二)师资队伍建设稍显滞后
一方面,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需求不协调。数字化浪潮来临,社会交往空间得到新的拓展,网络访问行为越来越频繁,获取信息的渠道既广又新,接受教育的形式愈发多样。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领域,高校更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回答好学生的问题、困惑,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在现实当中,不少教师的现有认知难以回答学生在现实与网络空间的碰撞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能加剧学生群体对教师队伍权威的质疑。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数字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在数字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方面,教师普遍缺乏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教师持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较为缺乏,同时高校对教师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协同能力,缺乏对危机的干预与控制引导能力。
(三)学生风险意识偏弱
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与分辨能力尚显不足。数字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流量营销为博眼球不择手段,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中出现的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但也缺乏一定的警惕性,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意识形态的
影响和误导。另外,高校大学生受不良网络意识形态跟风影响较大。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和谐稳定、物质丰富充足的时代,部分大学生容易陷入安逸之中,对潜藏的威胁和挑战缺乏警觉性。在数字网络中大学生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将某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观念当作时尚或潮流来接受,盲目跟风,模糊或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及意识形态安全。
三、数字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技术基础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更新内容识别技术。这种识别技术不仅要求对数据网络信息的内容加以把控,更要求在传播过程中过滤与控制数字网络信息。得益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内容过滤实现了从人工识别到智能识别的转变。[4]利用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不断对相关内容进行识别过滤,不仅能够对意识形态文本“关键词”进行识别,还能扩展至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更加全面地实现风险信息过滤,甚至可以由此打造出更具针对性的意识形态推荐图谱,实现更加精准的算法“投喂”。第二,优化监测监管技术。“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5]高校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数字大平台,建立24小时的监控体系,对校园内师生的网络行为、言论、社交互动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加强“预警研判”,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和风险预警。这种监测技术为意识形态安全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意识形态安全监管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预测,进一步开发类似于智能审校系统的内容质量把关系统,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应对指导。第三,完善培训宣传技术。“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6]因此,我们应将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应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搭建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平台,支持师生在线学习、交流和讨论,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二)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队伍培训机制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不仅是技术应用的问题,更是人才队伍层面教育管理的问题。网络意识形态的不安全问题并非直接源于互联网自身,而是来自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对互联网的认知和适应程度。[7]
首先,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师资队伍的数字认知培训。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数字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数字化教育理念,鼓励其主动将数字技术融入日常教学。高校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提供充足经费使其安心开展工作,激发数字化教育热情。高校还可以开展定期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既是教师发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教师收获认可并加以批判创新的动力。
其次,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数字领导力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数字领导力表现为在数字时代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引导学生成长所必需的能力,如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变革能力等。高校应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师资队伍数字领导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数字协同能力。高校应致力于实现高校内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协同,确保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开展系统化、整体性教学。高校应致力于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跨学科、跨地区、跨领域方面的协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加快构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协同格局,教师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通过备课、研讨、培训、交流等环节把握教学重点,避免开展重复性教育、脱节教育,形成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合力。高校还应致力于实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建立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再次,高校教师队伍亟须增强数字变革能力,以顺应并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深刻变革。具体而言,教师应熟悉并掌握各种数字化教学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和工具,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应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教学需求。
(三)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体自觉意识
抓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高等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以“Z世代”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强、自我意识高,在数字信息迅速迭代的当下,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认可度在降低,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各项发展需要成为其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是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应有之义。
首先,高校要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置于重要位置。“以问题为导向”作为改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良方”,意味着对大学生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的培养。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如将数字时代下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典型案例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唤醒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理性批判,使其在思想火花中锻炼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辨别力。
其次,高校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数字时代“主人翁”意识,激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热情。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针对的主要对象,但绝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与激发,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开展诸如数字信息辨别、数字风险研判、网络意识形态渗透预警等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发展,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建设性成效。
总之,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数字批判思维,增强其数字时代的“主人翁”精神,高校能够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有效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能够肩负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必须采取新策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实施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技术基础设施、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队伍培训机制以及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体自觉意识等策略,高校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不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应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变化。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利用数字“赋能”优势,发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堡垒作用,从而推进数字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91.
[3]科学技术部编写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32.
[4]王璐.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2.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3.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6.
[7]陈宗章.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五大失衡[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