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交往向国际空间与互联网空间不断扩张,产生的新型社会关系与交往模式,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更为宏观的国家形象为研究视野,提升对社会现象的阐释力和引领力,从而增强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国家形象观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价值相耦合,需要构建以国家形象定位观、国家形象追踪观、国家形象塑造观、国家形象传播观组成的“四观”体系,实现对新时代公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的塑造。
关键词:国家形象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活越来越便捷,社会交往日益国际化,交往空间也在向互联网领域不断扩展,产生的新型社会关系与交往模式,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遵循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精神文明的日益成为公民现实的内在需要和追求。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张使公民日益成为对外交往、网络交流活动的主体,影响着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国语境下国家形象存在的现实问题,“理想国家形象的构筑还需从伦理规制方面做出努力,这是一个国家构筑其国家形象的内在要求”[1]。
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家形象观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关联。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公民道德风貌关系国家形象。”[2]这为思考国家形象观视域下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现实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国家与公民新型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塑。”[3]德治是通过对社会道德心理的调节来增强国家治理的效果,以国家形象定位观、国家形象追踪观、国家形象塑造观、国家形象传播观组成的“四观”体系为中心,对公民进行道德心理培养,成为国家形象观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国家形象定位观对道德认知的塑造
国家形象定位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我们要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国家形象的类型等内容。国家形象定位观是国家形象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一理念侧重于解决道德认知层面认知不足、认识模糊等问题,提升公民的道德判断力。
(一)国家形象的定位是塑造道德认知的基础
国家形象的定位是一个内涵丰富、视角多元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整体性国家形象的定位与多维性国家形象的定位。形象定位观是培育国家形象观最基础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国家形象这一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可以概括为国家形象是本国国民和外国公众对于一个国家的主观印象与综合评价,包含对内与对外两个方向的功能,是“自我”与“他者”双向互动、对话的产物,展现出多维与整体有机统一的特点。道德认知是以掌握道德知识为基础,以对道德的理解和内化为目的的。国家形象定位观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道德认知层面的基础内容,能够帮助公民对国家形象相关问题形成理性的看法与科学的观点,提升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整体性的国家形象定位观对道德价值的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等“四个大国”形象作为整体性国家形象的定位,是国家形象战略的总体目标,其中如和谐、文明、和平、团结、公平、正义、开放等价值理念应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四个大国”形象昭示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彰显着中国人民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社会制度的高度自信。
(三)多维性的国家形象定位观对道德认知的塑造
为展示更为全面、具体、生动的国家形象,我们还要从多维视角建立起多元化的国家形象体系。比如从领域建设上要展示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生态形象、道德形象等;从社会主体上要塑造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公民形象等。这种多维性形象是国家形象的具体呈现,展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复杂而多元的关系,呈现出当代中国的多元化样态。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国家形象定位观为依据,道德认知以知识学习为基础,将国家形象定位观融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之中,实现二者理念的融合,能够成为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旨趣。
二、国家形象追踪观对道德情感的培养
国家形象追踪观主要包括追踪域外“他塑”了怎样的国家形象,我们“自塑”了怎样的国家形象以及“他者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变迁史等。国家形象追踪观是国家形象建设的起点问题,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因子,这一理念侧重于解决道德情感层面义务感与荣誉感匮乏等问题。
(一)国家形象的追踪是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方法
责任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道德情感的培养要通过创设情景体验的方式进行联想。国家形象追踪观具体包括“他者形象”的追踪与“自我形象”的追踪。国家形象追踪的意义在于将公民带入国家形象史的演变历程,通过对国家形象史中复杂形象谱系的梳理,了解“他者形象”与“自我形象”之间的强烈反差以及国家形象的“自我异质化”问题,帮助公民对国家形象深入溯源,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增强公民塑造国家形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他者”国家形象追踪观对道德责任感的激发
国家形象追踪所带来的道德情感体验非常复杂而多元,他者形象史中的中国形象内容多变,塑造轨迹大起大落,因而又被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称为“中国变色龙”。从13世纪至今,中国形象的他者形象史整体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3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表现为乌托邦化的“理想国”形象,体现为西方对中国的赞美与崇拜,这一阶段的国家形象追踪能够让国民产生对古典中国灿烂文明的道德自豪感。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家形象表现的是负面的“意识形态化”特征,中国呈现停滞与落后的否定性形象。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今,近百年来中国的他者形象长期摇摆于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之间,肯定与否定反复出现,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形象长期笼罩在“中国强硬论”“中国崩溃论”等阴影中,这一阶段西方对国家形象的妖魔化激发了国人塑造中国形象的道德责任感。
(三)“自我”国家形象追踪观对道德安全感的培养
国民需要了解官方的自我形象塑造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官方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构建的国家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官方在不同历史时期构建了侧重点各异的中国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对外关系三项基本方针,向世界展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形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论断,构建了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之后,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展示我国的“五大形象”,第一次从战略的角度系统、全面、明确提出了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理论;21世纪初,胡锦涛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构建了合作、负责的大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大国”形象的定位,将国家形象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上官方“自塑”的国家形象带给国民的是一种道德安全感。另外,自我形象的追踪还要关注中国文艺在“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影响下对国家形象“自我东方化”的塑造史以及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的不良道德行为损害国家形象的相关事件。
三、国家形象塑造观对道德意志的锤炼
国家形象塑造观主要包括如何塑造国家形象以及国家形象构建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等内容。国家形象塑造是国家形象建设的核心问题,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因子,该理念侧重于解决道德意志层面自觉性与自制力薄弱等问题,增强公民的道德坚定性。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是锤炼道德意志的核心路径
道德意志的锤炼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定合理可行的道德目标。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国家形象观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伦理目标。“国家形象具体由国家实体形象、国家虚拟形象和公众认知形象三个子概念组成。”[5]国家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塑造国家虚拟形象,以立足于现实的理想诉求搭建国家理想形象的主体结构,强化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意志。
(二)坚持“构建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相统一
U/vmJ5GU55jTUP4KvRhdfQ==“构建主体性”表现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象塑造姿态,“价值主体性”强调的是一种客观、正向的形象塑造内容。当代中国需要提升“构建主体性”,积极主动塑造国家形象。中国文艺曾试图“自塑”国家形象,部分作品虽是一种主动构建,但其在价值主体性层面有一定缺失,导致“自我他者化”。“自我他者化”虽是一种主动构建,但其在价值主体性层面是缺失的,尤其是在“西方中心主义”影响下,为了迎合西方的伦理视野,走向了对中国“猎奇”与“揭丑”的错误方向。国家形象塑造观要求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塑造能够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审美、中国伦理的客观、正面、光明的国家形象。
(三)构建基于国家现实基础上的理想性品格
道德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国家虚拟形象往往是一种国家理想形象,体现的是国家的理想与民族的希望,是公民道德的一种“至善”追求,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理想。现实性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基础,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当代现实,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中国当下的国家现实与生存现实。我们塑造的国家形象“包含了既定的现实,更蕴含了一种向往、追求的价值目的,即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国家,希望追求什么样的精神”[6]。国家形象的理想性指的是人们对它的一种预设与想象,这种理想形象可以对现实形象的塑造产生反作用。现实性指向的是国家形象的当下与现状,理想性则指向对国家形象的诉求与期待,这一伦理目标共同描摹了美丽中国的理想愿景。
四、国家形象传播观对道德行为的培育
国家形象传播观包括如何对国家形象进行域外传播,怎样更好与国外公众、域外文化、他者形象进行沟通与互动等内容。国家形象传播观是国家形象建设的归宿问题,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因子,这一理念侧重于解决知行不一、知而不行等问题,增强公民的道德行动力。
(一)国家形象的传播是道德行为培育的关键手段
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的践行要求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到道德建设中。国家形象是一种主体间性构建,即国家形象的构建需要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实现与他者的互动,在沟通、交流与对话中影响对方认知,重塑本国形象。
政府要通过国家形象传播观引导公民主动、科学、有效地传播国家形象,更好地展现“中国声音”与“中国力量”。国家形象观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的践履还要讲求方式方法、关注角色变化。
(二)要加强跨文化交流,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道德故事
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搭建传播桥梁、创造交流空间,可以从国际共识的伦理逻辑出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融入“中国性”,以中国独特的方式书写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在符合国际伦理的逻辑中为解决全球性、共享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三)要遵循传播特性,建立多元精准的对外传播体系
传播内容要实现精准化,能适应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改大水漫灌式的“广播”为精准滴灌式的“传播”。比如,在域外交流中,对于有地缘关系的国家,要传播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理念,展现睦邻友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传播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渠道要多维化,既要有宏大叙事,又要有日常化、生活化的个人叙事。在视觉文化时代,要更加重视新兴媒体与网络传播,中国公民可以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用户原创内容的创作,以影像网络日志(Video Blog,缩写为Vlog)、动漫等图像视频形式进行个人议题输出,打造“民间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
五、结语
国家形象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在伦理维度有着深厚的学理依据与严谨的实践逻辑。很多国家都在本国国家形象观指导下主动构建国家形象,以展现文化影响力以及道德吸引力,以影响国民心态与公民道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立足于主动构建国家形象这一宏观的伦理视野,提升对社会现象的阐释力和引领力,增强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培养新时代好公民。国家形象观视域下的公民道德意识难以自发形成,需要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来完成。国家通过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公民的国家形象观,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打造新时代的礼仪之邦。
参考文献
[1]张由菊.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伦理向度[J].贵州社会科学,2021(10):43-48.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31):10-17.
[3]李兰芬.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4-21,205.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5]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
[6]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在京举行[J].文艺理论批评,2008(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