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宝的选择里,根本没有爱情

2024-10-23 00:00:00向治霖
南风窗 2024年21期

电影《大话西游》中,周星驰饰演至尊宝

星爷与西游记的故事有缘,缘分这东西,很玄。

1994年《大话西游》开拍时,周星驰与几人刚成立一家新的电影公司(“彩星”),《大话西游》是开山之作,众人雄心勃勃,没人料到这会是唯一一作;2013年再拍《西游·降魔篇》,从此周星驰藏身幕后,彻底转型,至今不再出演任何银幕角色。

作为电影人,周星驰每在事业的关键处,就“遇见”西游记这个故事。

说是“遇见”,而非自主选择,是因为《大话西游》主要出自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刘镇伟。两人1990年合作的《赌圣》,让周星驰一举成为“顶流”。星爷再邀合作,刘镇伟问,你敢不敢演西游记?星爷说行啊。他又说是爱情片,星爷“傻了”。

虽然剧本是刘的,但周星驰也在影片中倾注了他的创作和想法。港片的黄金时期,凡事求快,初始剧本十分简陋。周星驰又是一个会在拍摄时提大量意见的演员,这在片场无人不晓。再者,《大话西游》是新公司开山之作,又是周星驰第一部大投资影片,影片共投资6000多万,周星驰自己也是投资方之一。周对这部电影更加上心,力求完美,自然不必多说。

然而关心则乱。1994年宁夏,一伙人在片场将故事越拍越长,最终不得不分上、下两部电影分别上映。也因此,《大话西游》时长超长,人物众多,元素混杂,很难在电影院里一次看懂。到2013年 《西游·降魔篇》,是“星爷”、也是导演的周星驰,终于一人独掌了话语权。或许后者,才是“周氏西游”的正统。

所以,《大话西游》不等于周氏西游,要看懂周氏西游,就无法脱离周星驰自己的故事。

《大话西游》已过去整整30年了,当我再把西游原著、两部电影以及剧本等对比着看时,一个古怪的想法冒了出来——将西游记解构后另类演绎的《大话西游》,它的精神内核却是一比一地忠于原著;相反,被赞紧贴原著、还原了三徒弟“妖魔本色”的《西游·降魔篇》,满满的却是周星驰自己的回忆与叹息。

最颠覆,也最原著

《大话西游》中悟空的形象,最早来自一个小孩儿的胡思乱想。刘镇伟是港影人中一怪才,自幼成长于香港长洲,穷乡僻壤,闲时只有看电影消遣。然而粤语残片,粗制滥造,小时的刘镇伟曾想:“如果我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自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唐僧,还取什么经?”

于是我们看到《大话西游》开篇的名场面,孙悟空弑师。观音指责悟空:“你这个畜生,本来答应如来佛祖护送你师傅唐三藏去取西经,你居然跟牛魔王串通起来要吃你师傅。”

西游原著中,取经之前的孙悟空,也是一只顽劣的泼猴。“86版”央视西游中,悟空顽则顽矣,劣则不提,幸而如此,保住了孩子们天真的童年。

原著中,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本事,得意忘形。他强行与龙王“认邻居”,勒索来金箍棒和一身装备,马上变脸“一路打出去”,口里还嫌弃四龙王“聒噪”;喝醉被带到地府时,他不仅信笔涂了生死簿,还把勾他魂来的两个地府公务员“打为肉酱”。两起官司诉至天庭。

天庭招安,悟空却嫌官小。及至封了他齐天大圣的名号,他又偷吃蟠桃、破坏瑶宴,坏了事儿后回到花果山,是为避祸,却引祸来。

天兵天将征伐,花果山伤亡惨重。与他“称兄道弟”的七十二洞妖王,还有投靠而来的“小迷弟”独角鬼王,悉数被抓。悟空却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况且“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将西游记解构后另类演绎的《大话西游》,它的精神内核却是一比一地忠于原著;相反,被赞紧贴原著、还原了三徒弟“妖魔本色”的《西游·降魔篇》,满满的却是周星驰自己的回忆与叹息。

《大话西游》中,孙悟空之顽劣主要以“情欲”表现,这或许跟刘镇伟最擅长的创作三要素——“喜剧、惊惧、爱情”有关。

猴子处处留情,不娶也撩,墙角也撬。

《大话西游》存在平行时空的结构。第一个时空中,孙悟空不愿取经,被菩萨制裁,唐僧一命换一命,才让他得以转生为至尊宝,但至尊宝同样不愿取经。至尊宝偶然穿越到500年前,虽然时间线打乱,但这仍属第一个时空,直到至尊宝戴上金箍,“救了”紫霞,第一时空才结束。

因此,我暂时将第一个时空称为“不愿取经时空”,而当至尊宝戴上金箍、“拯救”紫霞后醒来的第二个时空,称为“取经时空”。

不愿取经的猴子劣迹斑斑。他是孙悟空时,与牛魔王合谋要吃唐僧,与“牛夫人”偷情,又对白晶晶始乱终弃;待猴子转世为至尊宝,他落草为寇,干的还是坏事,再往后,他再次爱上白晶晶,又伤害了紫霞仙子……

“不愿取经时空”下,世界也是混乱的:姐妹失谊(春三十娘、白晶晶),兄弟阋墙(孙悟空、牛魔王),夫妻成仇(牛魔王夫妇),师徒死斗……

那么很明显,“取经时空”构成了一个对照组。在孙悟空大梦醒来时,他看到的是一派祥和,斧头帮二当家此时高中状元,春三十娘与白晶晶姐妹情深,唐僧不再聒噪了,连八戒也对他关怀备至。

两个时空的关键变量,就是取经与否。

西游原著中,大乘佛经堪堪大用,于私“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菩萨语),于公“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僧语)。《大话西游》完全继承了这一主旨,取经令悟空“心猿归正”,同时也普度了众生。

所以,取经是一件正经大事,也是至尊宝的天命。

至尊宝的选择

猴子不愿取经,不想被拘束,托生为人后依然如此。

至尊宝常年梦回水帘洞,梦中菩萨画像早就露了他前世的底,说“只要你肯自愿戴上金刚圈,肯改过自新,就可以变回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到时候,你就要负起取西经的重任,把历史重改”。

至尊宝心内明白,只是假装不懂,所以对菩萨画像喊:“认错人了!”

至尊宝的心意是如何改变的呢?

儿时看剧,爱的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很容易认为至尊宝为救紫霞仙子,迫不得已戴上了金箍。这似乎也是对《大话西游》故事最主流的解读,所谓“戴上金箍如何爱你?不戴金箍,又如何救你?”

紫霞仙子的爱情悲剧,随着一曲《一生所爱》深入人心。当然,时年23岁的朱茵功不可没,真是青春无敌,一颦一笑动人心魄。若干年后,电影中爱情桥段仍为人津津乐道,紫霞仙子“天命”般的爱,情种般的痴,对故事开头的期盼,对故事结局的无奈,还是让人难以释怀。

另一边,至尊宝“两难”的悲剧性,被进一步发展。获取法力就要接受束缚,对应成年人世界中世俗的成功也要付出代价;“曾经有一段真诚的感情摆在面前”,不知何故,必然不能留住,爱情变成了代价之一。

《大话西游》因此成了一部将“渣男”与情圣的形象合而为一的经典。至尊宝戴上金箍的画面,成了那些年“浪子”们的社交头像,一粒粒“白饭粒”被装裱成“白月光”,说不清其中有多少“冤假错案”。

但如今,再看《大话西游》时,我发现至尊宝的选择情境里,或许根本没有爱情。

至尊宝主动戴上金箍前,曾对菩萨说:“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的那么清楚……”

死后看得清楚,对应生前看不清楚。影片一开始,至尊宝的视觉就有问题,影片只用台词交代他中了“七伤拳”,眼前景象重重叠叠,说话看人时张冠李戴,拳打二当家(吴孟达饰)实际打的是草丛。

“七伤拳”疗愈后,至尊宝的肉眼,依然看不清楚这个世界。他看不出春三十娘、白晶晶是妖精,他也不知道自己爱的人是谁。

紫霞的爱情悲剧,与其说是至尊宝不敢面对自己的心,不如说是他无法了解自己的心。

“月光宝盒”篇后,至尊宝偶然穿越到500年前,他想的一直是穿越回去,拯救白晶晶。他一直跟着紫霞,不过是为了拿到月光宝盒。当紫霞仙子对他眨眼,他被“电”得呆滞,缓缓转过头避开。当紫霞闭眼索吻,他将她一把推开。当紫霞拿剑指着他,他说出那句著名的“爱你一万年”,但他却用理智自我暗示,“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个谎言”。

《大话西游》开篇的名场面,孙悟空弑师。“86版”央视西游中,悟空顽则顽矣,劣则不提,幸而如此,保住了孩子们天真的童年。

所以,至尊宝在500年前再次遇见白晶晶时,尽管“葡萄”告诉他,你在睡梦中叫了白晶晶98次,叫了紫霞784次,但他依然相信自己爱的人是白晶晶,说服白晶晶与他成亲。

成亲当夜,白晶晶留下一封书信,彻底让至尊宝陷入迷茫。书信中写:“你的良心告诉我,你最爱的不是我,而是另外一个女人。当我见到她在你良心里面留下的东西后,我觉得你经过这五百年,回来要找的不是我,而是她。你我都要相信这是天意,也是传说中的缘分。”

因此,当500年前的春三十娘出现,迷茫中的至尊宝只求一死。他希望这一刀足够快,能够看一眼紫霞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什么。

死后终于看明白一切的至尊宝,早就把爱情放下。菩萨问他:“尘世间的事你不再留恋了吗?”至尊宝说出唐僧告诫他的话:“没关系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此时的至尊宝,放弃了拯救正被牛魔王强娶的紫霞,也不打算拯救500年后的白晶晶。他对生命也没有执念了,这对应佛家所说,断情绝爱,脱离轮回,算是修得了一个小乘正果。

“不过我还是不明白,”至尊宝问菩萨,“恨一个人可以十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这样恨下去,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呢?”

菩萨说:“所以唐三藏取西经(大乘),他就是想指望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

至此,至尊宝放下所有执念,真正主动地愿取西经,证大乘果——不掺杂丝毫的迫不得已。

拯救紫霞时,孙悟空不承认自己是至尊宝,并不是因为傲娇,而是因为他已出家,凡心已了。也是在这个逻辑中,才能理解他对紫霞所说的,“我不是关心你,只是蝼蚁尚且偷生,神仙干成你这个样子(如此情痴),干脆不要干算了!”

不取经,行不行

至尊宝以一种“很帅气的逃跑姿势”,脱离了俗世繁难,于是到了《西游·降魔篇》,主角必须是唐玄奘,因为至尊宝已经是个“取经人”。而且,唐玄奘必然舍弃“小爱”选择“大爱”,为此错过了与段小姐(舒淇饰)的感情,因为这正是18年前至尊宝的答案。

电影《大话西游》剧照

解读《西游·降魔篇》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周星驰的故事。我所依据的资料,除周星驰各类访谈和八卦传闻外,还有一部有自传性质的周星驰电影,1999年的《喜剧之王》。

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现实之间,在星爷眼中始终是紧张关系。《喜剧之王》中,尹天仇追求做一名出色的演员,但“死跑龙套”的他,没有机会,也没有显现出什么天分去进入行业。

电影中,《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可以看作一个标记物,代表尹天仇的个人追求。当他把“个人追求”拿在手边时,事业从无起色;他把书交给柳飘飘(张柏芝饰)后,机会突然来了,事业青云直上;当柳飘飘把书拿回来,问他“养我是不是真的?”他拿回了书,说是真的,立刻失去了扮演重要角色的剧本。

星爷不是尹天仇,至少,他做的是相反的决定。

周星驰绯闻虽多,但公开承认过的女友只有罗慧娟。1988年,两人相识于电视节目。那时的“史蒂芬·周”还是无名小辈。1990年,《赌圣》创下香港本土票房最高纪录,周也从此翻身。1991年,《逃学威龙》再创纪录,香港影坛进入“双周一成”时代,星仔成星爷。

1992年,周主演7部电影,港媒将这年称为“周星驰年”。

星爷爬至顶点时,罗慧娟却与他分手了。周星驰的事业拉大了两人差距,他们的追求也显然不同。罗慧娟曾在采访时说,她自小就梦想结婚生子,渴望自己的家庭,做个贤妻良母。

《东邪西毒》的一段台词作了很好的总结:“以前看见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现在已经不想知道,可惜已经不能回头。”

1990年代的头五年,正是港片最后的繁荣期,市场鱼龙混杂,卷到极致。1995年《大话西游》票房失利,奖项上也乏善可陈,与之同期竞争的,是王家卫《东邪西毒》、李安《饮食男女》和许鞍华《女人四十》,从中不难看出周星驰的压力。

“双周一成”是光环,也是束缚。正如那一顶金刚圈,有了它“法力无边”,但从此“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

动画版西游的片尾曲,一句歌词言浅意深,“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世间高手如云,凭谁能够毫无代价地登顶?周星驰的人生,暗合了至尊宝的故事。因此说,周星驰与西游有缘,缘分这东西,很玄。

至尊宝取经之后,后悔了吗?答案只有周星驰本人知道。

2013年《西游·降魔篇》上映,周星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假如我可以重来的话,我就不要那么忙了”,有一段时间“印象当中就是只有工作,突然间到现在就发现,我现在已经是50岁了,有些事情,我好像还没有好好地做过”。

周星驰的真心都付诸了电影。《西游·降魔篇》是《大话西游》感情上的延续,“取经人”不再区分“大爱”和“小爱”,片中唐玄奘(文章饰)说:“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

18年前,那句弄假成真的“爱你一万年”的表白,借“段小姐”之口有了新的回应。她说:“一万年太久了,就爱,现在。”

假如真的可以重来,不取经,行不行?这个问题或许连周星驰也不能回答。

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会是永恒的命题。唯一可知的是,无论如何选择,痛苦总会伴随。

《东邪西毒》的一段台词作了很好的总结:“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也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的。以前看见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现在已经不想知道,可惜已经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