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金

2024-10-23 00:00:00
南风窗 2024年21期

若论中国传统文化第一大IP,恐非《西游记》莫属。

自小说从明代诞生以来,数百年间,一代一代地介入中国普通人的精神结构,虽非主流,实为主流。说它非主流,是因为前现代的官方意识形态,从来不会明确肯定西游记这样的“踏碎灵霄,放肆桀骜”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说它是主流,则是因为无论士农工商,都熟知它的故事,并且在有限而局促的人生中,时常为它的敢作敢为的精神而热血澎湃。

《西游记》融汇了中国文化的各种精神。有儒家的勇气与担当,比如唐僧西行之前,贞观天子殷殷嘱咐,“宁爱故国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玄奘法师历尽艰难,取经往返,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生动体现;有佛家的慈悲与救拔,如如来佛祖以“九九八十一难”考验取经之人,察看他是否具备弘法、弘道的能力与勇气,通过他来把“道”授予众生有道家的无为与自在,与封神演义中“十二金仙”相对应的那些仙家长老,法力高超,但一般不问世事,游冶往来,餐丹饮露,无拘无束;还有法家的规制与惩罚,悟空闹天宫,佛祖应玉帝之请施以严惩,还有那“封神宇宙”中的第一美男杨戬、最强小孩哪吒在西游故事中都已经被收编为“工具人”,几乎成了无情律法的化身。

当然,还有现实人生当中,无处不在的,贪婪、好色、恶念、无理,以及对财富、身份、未来的种种欲求。

对普通人而言,《西游记》塑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却处处折射着现实的具体人生与抽象道理。而它的影响力之所以具有永恒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普通人的人生不论在任何朝代,都是以苦为底色的,生存不易,且时常陷入窘境而不得脱、不时遭受不公而又无由申述,多数情况下就是以“老实本分”终了此生,然而人之为人,谁又没有快意恩仇的一朝之望?孙悟空那个无所畏惧、敢作敢当、绝不吃瘪的样子,就是千千万万与他相反的普通人的向往,是一种激情释放的折射。

人说中国传统社会及文化,像个葫芦,儒释道法,任你心归何处,总还在葫芦里。它很包容,但从另一面去看亦不乏封闭,而封闭易造成压抑;自性、自在、自适地去生活常是一件冒险的事,所以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到头来遗憾连连,人格、自我早已模糊不辨。但是悟空,这样一个在精神和行动能力上,能够打破葫芦以逃脱葫芦的角色,就成了一种向往。我们都爱孙悟空,也实在因为我们都不甘于闷在葫芦里,希望超脱、超越,向往开阔、自由。这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应当掌握的一把钥匙。

《西游记》的故事传颂广泛,但过去主要限于东亚、东南亚范围,很难说全球化。《黑神话:悟空》是一次突破,自8月20日发售以来,叫好又叫座。据数据平台VG Insights9月27日的数据,游戏在Steam平台销量已达2090万套,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SteamDB的数据作为参考,游戏的好评率达到95.4%。在游戏界,它成功出海,走向世界,被各国玩家接受;在国内,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溢出游戏圈,引起国人高涨的自豪感。哪怕不玩游戏的人,也或多或少听说过它。许多人由此重燃对原著的兴趣,在微信读书上,《西游记》在游戏发售后一度高居阅读排行榜第一。

最重要的一点是,《黑神话:悟空》虽然使用的是老IP,但它是以最具运动性的当代资本的方式来生产、销售和消费的,从文化模式上可谓是走上了一条最“现代化”的途径。过去西游故事的出海,中国人几乎没有获得过多少商业回报,而今天,西天取经,也可西天取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商业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传承弘扬,都来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上。

《黑神话:悟空》所讲述的故事,已是后取经时代,悟空又被天庭忌惮,遭二郎神诛杀。玩家作为继承悟空遗志的“天命人”,重走西游路。在隐藏剧情里,悟空之死,是与二郎神的合谋,以摆脱金箍,永得自由。

不脱离核心精神的再创造,是传统文化生命力得以永续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应常怀宽容,而且它应被现代商业所激励。回顾过往,再创造从来没有停歇过,曾经一次次给人们带来触动与惊喜。正因如此,今天的中国人所知道的西游故事,乃至所谓“西游宇宙”,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已经非前人所能及,亦已非前人所可想象。名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创造了一个闭环宇宙的同时,留下了广阔无垠的再想象的空间,让接受之人,也参与创造。如此一步一步走到现代,人们也就得以以它为蓝本,重新思索今天的精神世界、内心冲突与自救之道。这正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游戏《黑神话·悟空》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