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网络创新主体如何合理应对创新风险问题,构建以政府、科技型企业、学研机构为基本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主体间的损益关系及其策略选择趋向稳定点的条件,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重要参数变化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方主体组成的系统在演化至稳定过程中,学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对协同创新策略的选择与风险危害程度呈正相关;协同创新投入、政府参与风险共担的概率与比重均能显著影响系统均衡稳定的结果,且政府引导风险共担更能促使科技型企业和学研机构对协同创新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风险分担;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创新网络
中图分类号:F203;C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8-0005-04
引言
创新网络作为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合作、实现技术与知识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为助推产业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动力[1]。作为影响技术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产业技术创新风险蕴含于创新网络之中,伴随协同创新各环节,且随着创新网络的演进而不断演化[2]。因此,在创新风险冲击下,网络主体如何合力应对创新风险威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将直接影响创新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对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推动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3]。
构建在合作关系与风险共担作用路径上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风险分担机制,关键在于实现利益分配与资源共享[4]。演化博弈作为群体博弈优化决策的工具,能够清晰刻画主体策略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为解决各主体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5]。鉴于此,为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优化各主体间利益均衡与风险分担问题,通过构建以科技型企业、学研机构和政府为研究对象的三方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创新网络不同协同创新阶段的博弈均衡条件,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从风险共担角度提出多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策略建议,为创新主体选择合理创新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构建
(一)模型假设
假设1:博弈主体。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三方演化博弈利益主体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学研机构,三方均是有限理性的参与者,都要通过在动态博弈过程中不断试错、学习和调整以达到长期最优策略。
假设2:博弈策略。企业可采取的策略集合为{协同创新,独立创新},设概率分别为x、1-x。学研机构的策略集合为{协同创新,独立创新},设概率分别为y、1-y。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集合为{参与风险共担,忽视风险共担},设概率分别为z、1-z。
假设3:企业收益。企业创新基本成本用C0表示,采取“独立创新”策略时基本收益为F,面临风险影响程度用Rv2表示,采取“协同创新”策略时需要付出协同成本为C1,额外收益为△F,创新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发生概率用Rp表示,面临风险影响程度用Rv0表示,企业得到的技术溢出收益为△C。
假设4:学研机构收益。学研机构创新基本成本用P0表示,学研机构采取“独立创新”策略时基本收益为S,面临风险影响程度用Rv3表示,采取“协同创新”策略时需要付出协同成本为P1,额外收益为△S,面临风险影响程度为Rv1,学研机构技术溢出收益为△P。
假设5:政府收益。政府参与风险共担时对技术型企业的投入成本用Dj表示,对学研机构的投入成本用Dx表示,政府参与风险共担后因协同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经济持续增长和税收增加等潜在收益用π表示,未参与风险共担时的收益用π1表示,其差值用表示△π1,当企业选择独立创新,而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时,政府所得收益的回报率为ρx,当学研机构选择独立创新,而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时,政府所得收益的回报率为ρj,当双方均选择独立创新时,政府在选择风险共担策略下的基本收益为π0,否则政府基本收益为π2,其差值用△π2表示。
(二)模型构建
(三)模型求解
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或独立创新的期望收益以及平均期望收益(E11、E12、E1)分别为:
企业策略选择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x的一阶导数为:
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或独立创新的期望收益以及平均期望收益(E21、E22、E2)分别为:
学研机构策略选择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y的一阶导数为:
政府部门选择参与风险共担或忽视风险共担的期望收益以及平均期望收益(E31、E32、E3)分别为:
政府部门策略选择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z的一阶导数为:
二、仿真分析
本文运用MATLAB 2021a模拟不同创新网络阶段下产业技术创新演化博弈路径,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及约束条件,结合现实情况将模型参数赋值。为探究“政府、企业、学研机构”趋向于最优均衡点(1,1,1)的重要参数变化对三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将RP分别赋以RP=0.2、0.4、0.6,复制动态方程组随时间演化50次的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三方主体组成的系统在演化至稳定的过程中随着RP增大,企业与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并趋向于稳定的速率加快。
当学研机构和企业分别调整协同创新的投入成本时,仿真结果如图2、图3所示。由图2可知,在演化过程中,随着c1增加,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和政府部门参与风险共担的概率均上升,且成本投入过多会导致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意愿放缓甚至降低。图3表明,在演化过程中,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随着p1的降低而上升,随着p1增加,学研机构若投入过多,协同创新成本将会导致其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下降,而企业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和政府部门参与风险共担的概率均上升,在二者概率演化稳定于1后,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逐渐上升并稳定于1。因此,成本投入过多会导致学研机构参与协同创新意愿降低。
政府参与风险共担对企业的影响,如图4所示。当政府不参与风险共担时,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下降趋势明显。随着政府风险共担投入增加,企业可利用该部分成本进行风险缓冲,优化自身内部管理,缩小继发性风险发生概率并减轻其危害程度,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且随风险共担成本的增大而增大,从而双方选择协同创新的曲线显著上升,快速趋向于稳定点。
政府参与风险共担对学研机构的影响,如图5所示。政府风险共担使得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的曲线显著上升,并快速趋向于稳定点。此外,随着政府风险共担成本的增加,学研机构选择协同创新的速率放缓,且风险共担成本的持续提高使得学研机构逐渐趋向于独立创新。政府应权衡自身利益,合理控制风险共担成本,促进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考虑博弈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因风险演化产生的损益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关键因素对系统演化路径影响,探究不同情形下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系数较低时,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意愿不高;随着风险概率RP逐渐增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具有较强损失感,寻求协同创新与其他创新主体共同分担风险的意愿增强。风险共担对企业投入Dj与对学研机构投入Dx的增大提高了政府投入成本,致使政府参与风险共担的意愿降低,影响企业和学研机构协同创新积极性。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高创新网络主体共同应对风险的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着力解决创新网络风险管理问题,完善风险识别与评级体系;推进风险预警管理研究,动态把握风险演变趋势,做好创新风险预警预测分析,为制定创新风险应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构建创新风险共防与全面监管新局面。
第二,完善风险责任体系。在技术创新发展进程中调整支持力度,合理控制风险分担支持力度,加强风险分担跟踪管理,鼓励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企业与学研机构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加强信息交流与反馈效率明确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借助风险共担进行风险缓冲,降低潜在风险影响。
第三,增强创新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风险问题随着技术研发难度提高而更加严峻,阻碍技术创新发展进程。创新主体应主动识别风险,增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自身内部管理,缩小继发性风险发生概率并减轻其危害程度,提高自身抵御内生性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创新网络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合力攻关产业核心技术,保证产业技术创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琨,殷梦丹,赵顺龙.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4):9-16.
[2] 夏清华,乐毅.风险投资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吗?[J].科研管理,2021,42(7):189-199.
[3] 向为民,文旭初,何琪.风险投资、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J].软科学,2022,36(1):77-83.
[4] 彭新艳,谢亮冯,刘鸿渊.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粘性多维认识与作用机理研究:以两个基础行业为例[J].软科学,2022,36(5):61-67.
[5] 孔令文,徐长生,易鸣.市场竞争程度、需求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J].管理评论,2022,34(1):118-129.
Research on the Risk Sharing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AN Wenl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Fx3K7GUAPdkEyq6AYFSGHp8alA5oPgaFM4rQk8XW+nA=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how network innovation entities can work together to cope with innovation risks,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government,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the basic entities. The profit and los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entities and the conditions for their strategic choices to reach a stable point are analyze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important parameters on the evolutionary stability strateg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table evolution of a system composed of three parties, the selec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ies by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risk and harm; The probability and propor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in risk sharing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quilibrium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government guidance on risk sharing can better encourage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choo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Risk sha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Innovation Network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