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流动问题研究

2024-10-22 00:00:00刘筱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工的流动性及其劳动条件紧密相关。农民工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流动模式、劳动条件与劳动过程反映着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复杂性。因此,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此,研究马克思劳动理论在乡村振兴语境下的时代内涵,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减少、返乡意愿持续减弱和返乡支持水平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重视劳动本质与自我实现、减少劳动异化问题,以及降低农村劳动市场不稳定性等应对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流动问题的解决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理论;乡村振兴;劳动力流动;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7-0047-04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异化概念为理解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和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后来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揭示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资本的积累机制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形成与变迁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劳动力流动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趋势逐渐转变为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流动模式。当前,农民工劳动力流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流动规模逐年减少、农民工返乡意愿持续减弱,以及返乡支持水平较差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面临的多重挑战,如城市中的社会疏离、职业发展限制和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和社会服务不足等[2]。本研究以马克思劳动理论应用于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为主题,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劳动理论在乡村振兴语境下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劳动过程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劳动是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重塑工具[3]。作为劳动者,农民工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担使命、勇作为,他们的劳动过程不仅是生产农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也是农民工自身能力提升、社会地位变迁的过程。乡村地区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带,劳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直接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的劳动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更是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体现,他们的劳动方式、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反映了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特征。乡村振兴是解决劳动异化、恢复劳动者主体性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工的劳动应当是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过程[4]。这要求乡村振兴政策不仅要注重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更要关注其劳动条件、劳动权利以及劳动过程中的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商品的提供者,其劳动力的流动性、价格以及使用方式直接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和模式。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综上所述,劳动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动力,农民工的劳动过程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结构调整和文化形态变迁的关键。农民工劳动过程中的技能提升、价值观念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重塑,共同作用于乡村振兴的深层次结构,推动着乡村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综合体系转型。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分析

(一)农民工流动规模逐年减少

近几年,农民工劳动力流动规模先升后降,涨幅缓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的用工需求逐年下降,农民工自身职业选择趋于多元化[5]。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更高教育的比例增加,这部分人口往往不再选择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而是进入更多样化的职业领域。尽管农民工的总体数量仍然庞大,但近年来大规模流动的比例仍显著下降。这一变化部分源于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使他们更趋向于在城市中长期定居。城市提供的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据统计,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比例从过去的高峰逐渐下降,大量农民工转为在本省城市间流动或在特定城市长期定居。流动规模的下降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结构和流动模式的变化,对乡村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乡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导致乡村劳动力的稀缺。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对乡村经济的其他领域产生了影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出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转型,也反映了乡村与城市之间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

(二)农民工返乡意愿持续减弱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力流动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返乡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相较于农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具体体现在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医疗水平、教育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6]。首先,经济收入差异。城市提供的工作机会通常伴随着更高的收入水平。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远高于农村地区。这种收入差异显著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家庭收入,成为他们选择留在城市或者返乡的重要经济考量。城市高薪工作机会的增加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广阔的经济前景,而农村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滞后,很难提供同等水平的经济收益,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对返乡的意愿减弱。其次,居住环境差异。城市地区通常拥有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高的生活便利性。城市的住房条件、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普遍优于农村,城市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拥有购物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选择。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包括基础设施的落后、生活服务的匮乏,成为农民工不愿返乡的重要原因。再次,城市的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服务质量通常高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在专业医疗技术和先进医疗设备方面。对于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农民工来说,城市的医疗资源是他们考虑定居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医疗服务的限制,农民工在遇到健康问题时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加剧了他们对返乡的顾虑。最后,城市地区通常拥有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对于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而言,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无疑是他们考虑迁移或定居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返乡意愿。

(三)农民工返乡支持水平较差

返乡支持是指对农民工返乡后在农村地区生活、就业和发展所提供的综合性支持体系,包括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当前,这一支持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了农民工的返乡意愿及其在乡村地区的发展。首先,在就业岗位方面,农村地区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不充分,难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官方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和一些基础的服务行业,而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相对缺乏。这种局限性使得许多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农民工在返乡后难以找到与其技能相匹配的工作,从而抑制了他们返乡的积极性。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是农民工返乡支持水平较差的另一表现。尽管近年来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例如交通、通信等硬件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亟待完善,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便利性和与外界的联系。此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未能充分满足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和专业医疗服务方面,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创业支持方面,农民工返乡后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国家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难题。资金短缺、创业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尽管存在一定的政策扶持,农民工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感受到明显的困难和挑战。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农民工返乡后,他们在子女教育、家庭养老、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丰富且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农村地区在这些方面往往无法提供足够和高质量的服务,影响了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这也是他们考虑是否返乡的重要因素[7]。

四、应对策略

(一)重视劳动本质与自我实现,注入返乡动力

马克思劳动理论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发展的途径。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乡村振兴应当着重于创造劳动条件,使农民工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激发返乡动力。一方面,为使农民工在劳动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多元化和有意义的工作机会。以江苏省某乡村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例,该村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发展了一系列旨在展示乡村文化、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从事非传统农业劳动的机会,如乡村民宿经营、农耕体验活动的组织、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还让他们能够在推广乡村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工作方式不仅丰富了农民工的生活体验,也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同,拥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成果的认可和尊重。以某农村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通过建立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和提供平台展示机会,有效激励了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他们的劳动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合理回报,也因其对乡村发展的贡献而得到认可和尊重。例如,合作社中的农民工参与开发的一系列有机农产品,不仅在当地市场销量颇佳,还在区域农产品展销会上获得了奖项。这种认可不仅提升了农民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激励他们继续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重视劳动本质与自我实现有助于解决农民工的流动问题,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减少劳动异化问题,提升农民工返乡意愿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甚至是自己的本质存在疏离。农民工的疏离感表现在他们在城市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在农村劳动中感受到的技术和经济落后。一方面,应改善农民工在农村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条件,使他们在劳动中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例如,江西某地通过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农民工提供了与城市相似的劳动环境和条件。这些园区提供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还设有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使农民工能在工作之余参与各种培训和文化活动。这种环境的改善有效减少了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应促进农民工对劳动过程的参与和决策。例如,安徽某村实施的农民工返乡合作社模式,农民工既是劳动者也是合作社的决策者之一。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工能够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中,对自己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控制力。这种参与感和控制感的提升,极大减少了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价值感。

(三)降低农村劳动市场不稳定性,做好返乡支持

马克思劳动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由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应基于这一理论稳定农村劳动市场、提供综合性的返乡支持,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首先,为降低农村劳动市场的不稳定性,应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以山东省某地的农村经济转型为例,该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多元化经济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了稳定且多样的就业机会。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提高了农村劳动市场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劳动市场的稳定性,减少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其次,做好返乡支持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支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支持和社会保障等。以湖北省某地的返乡农民工支持项目为例,该项目提供了从技能培训到小额贷款、从市场信息到法律咨询的全方位支持。这些支持措施使得农民工在返乡后能够快速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最后,关注农民工的长期发展和福祉。例如,四川某地区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的“长期职业规划”计划,为他们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技能提升和心理咨询等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关注农民工的即时就业需求,更致力于提高他们长期的职业稳定性和生活质量。综合以上措施,通过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建立综合性的返乡支持体系、关注农民工的长期发展和福祉,有效降低农村劳动市场的不稳定性,为农民工返乡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民工的流动问题,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策略。

五、结束语

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应当关注农民工作为公民的社会和文化需求,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更要为他们提供实现个人潜能和兴趣的机会,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之间的疏离。而马克思则强调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劳动过程与成果是自我实现的必备要件。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应当致力于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在劳动中不仅获得物质回报,更要实现个人潜能和自我价值。地方行政机关要重点关注经济环境的优化,提高农民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农村文化、教育和社区生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参考文献:

[1] 孔金.马克思人的发展观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20-23.

[2] 舒旭,牛俊伟.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思考:以马克思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为视角[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1):24-28.

[3] 郑会青.我国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农业经济,2023(4):75-77.

[4] 郭宏伟.马克思劳动力转移理论下河北承德市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3.

[5] 顾栋栋.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农民工组织化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4):44-51.

[6] 罗贤宇,贾珍珍,王艺筱.“互联网+”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10):76-80.

[7] 刘玉侠,张剑宇.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浙皖赣黔四省的调研[J].江淮论坛,2021(5):41-50.

Research on Labor Mobilit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Labor Theory

—Based on Marx’s Labor Theory

LIU Xiao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working conditions. Migrant work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connec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ir mobility pattern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abor processes reflect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mi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Marx’s labor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labor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era, such as the decreasing scale of migrant workers’ labor mobility, the continued weak willingnes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and the poor level of support for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based on Marx’s labor theory,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ssence of labor and self-realization, reducing the problem of labor alienation, and reducing the instability of the rural labor market,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mobilit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Marx’s labor theory; Rural revitalization; Labor mobility; Present situation; Response strategy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