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4-10-21 00:00:00廖以银
名家名作 2024年26期

[摘 要] 非遗传统美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遗传统美术面临着传承困难、公众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记录和传承方式,能够有效地将非遗传统美术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内涵传递给公众。探讨如何通过口述史的采集与整理,结合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展览陈列等方式,促进公众参与到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播与传承中。

[关 键 词] 传统美术;口述史;应用价值

一、背景概述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列入国家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非遗传统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已成为当代非遗实践的重要问题。非遗传统美术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包括绘画、剪纸、雕塑、织绣及编织等多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具有独特的结构形态和审美形式,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历史故事和情感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遗传统美术面临着现代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挑战,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传统美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能够直接记录和传承非遗传统美术的历史记忆和技艺经验,可以深入挖掘非遗传统美术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传承,从而为非遗传统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在数字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新兴媒介技术和推广渠道使非遗传统美术融入新时代,走进大众新生活,从而实现传统美术文化和工艺的商业价值转化应用。

二、非遗传统美术元素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一)非遗传统美术元素的主要类型

1.图案元素。非遗传统美术中的图案元素种类繁多,其涵盖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文地理、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这些图案元素被赋予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并通过艺术家们的巧手将它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常见的图案包括花卉(如牡丹、莲花)、鸟类(如凤凰、孔雀)、云纹、水纹、龙纹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也富含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莲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凤凰和龙则分别代表着吉祥和权力。

2.造型元素。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等的深入观察和理解,运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将复杂的事物简化。各类造型线条流畅、优美有趣,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艺术家们还善于运用重复、渐变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技艺元素。技艺元素主要指的是潜藏在各种传统文化作品与素材中的源自人民群众的传统技艺,这些技艺往往需要运用特定的工具和材料,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磨练才能掌握。例如,在雕刻艺术中,艺术家们需要运用刻刀等工具,对木材、石材等进行精细的雕刻;在绘画艺术中,艺术家们则需要运用画笔、颜料等,在纸、布等载体上进行细致的描绘。这些技艺不仅保留了非遗传统美术作品的精湛技艺和艺术价值,而且在传承和发展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

(二)非遗传统美术元素的主要特点

1.生动性。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自由地选择和组合各种造型元素。这种随意性使得非遗传统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例如,在剪纸艺术中,艺术家们可以随意剪裁纸张,创造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物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2.抽象性。非遗传统美术在造型上常常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概括和提炼,将其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造型。这种抽象造型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陶瓷艺术中,艺术家们经常将花卉、鸟类等自然物象进行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独特的纹样和图案。

3.简约性。非遗传统美术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简约大方,以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传达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情感,这种简约纯粹的特点使得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艺术享受。例如,在国画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墨分五色”的技巧,以简约的笔墨表现出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的神韵和意境。

三、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艺术应用价值

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料作为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历程,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应用价值。

(一)保护历史记忆与艺术史学

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将传统美术的历史记忆和技艺经验直接传承给后人,这种传承方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等特点,进而使传统美术的精髓和特色得到更好的保留和传承。口述史可以记录老一辈艺人的技艺经验和传承故事,为后人学习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能帮助后人了解传统美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二)揭示艺术本质与技艺传承

作为口述者的非遗传承人,对艺术的感悟与认识往往是比较独到和深入的,能够使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创作过程,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发展方向;在口述的过程中,传承人会结合自己的技艺特点和创作经验进行详细地阐述和介绍,后人通过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容易掌握非遗的技艺要领,从而推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促进学术研究与学科交叉

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素材。通过对口述史资料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传统美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等方面的信息,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口述史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进而推动非遗传统美术学科的深入发展。

(四)支持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新

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和灵感来源。充分挖掘口述史中的创意元素和文化符号,能激发创意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进而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需求。另外,口述史还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和创意资源,以促进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口述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实践考察。通过实地走访、观察、访谈等,了解非遗传统美术的实际情况,包括传承人的生活环境、创作过程、技艺特点等。在考察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观点,确保口述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采集资料。采集口述资料是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项目的核心环节。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沟通,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和地点,准备好采访提纲和录音、录像等设备,全面记录传承人的技艺特点、创作材料、历史传承等方面的信息,确保采集到的资料全面、准确、生动。

3.资料整理。在采集到足够的口述资料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首先,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归档,包括对非遗传统美术的历史文献、研究资料、口述记录等进行全面梳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其次,建立完整的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数据库,为后续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支撑。

4.资料分析。资料整理后,需要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取关键信息和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在整理和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资料的原貌和真实性,避免对资料进行过度解读或篡改,这些记录不仅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一手资料,还可以为后续的文创产品开发、展览与展示等提供真实的素材。

(二)推动跨界合作与交流

1.跨界项目合作。通过与不同领域的机构、专家、企业等进行合作,可以共同开展非遗传统美术的研究、传承、推广等工作。如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与设计师、艺术家合作开发文创产品,与旅游机构合作开展非遗体验游等。通过跨界合作,能够将非遗传统美术与现代科技、创意设计、旅游产业等相结合,从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2.线上线下展览。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非遗传统美术的魅力。在线下展览中,设置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区等,让公众近距离感受非遗传统美术的魅力。在线上展览中,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让公众不出门就能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非遗传统美术的展览中。这种方式让展览更加生动、有趣和便捷。

3.互动体验活动。与非遗保护机构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如技艺体验、DIY制作工作坊、讲座等,让公众亲身参与到非遗传统美术的制作和传承中,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4.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师、艺术家等合作,挖掘非遗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如在服装、家居用品等中打造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的IP形象和产品,赋予文创产品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将非遗传统美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发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并让其成为传承和推广非遗传统美术的重要载体,从而让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遗传统美术的魅力和价值。

(三)促进公众参与传播

1.宣传推广。制作宣传片、纪录片、专题报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生动地展示非遗传统美术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非遗传统美术的官方账号,定期发布非遗传统美术的相关内容,并邀请专家学者、传承人等进行访谈和解读,为公众提供更多深入了解和认识非遗传统美术的机会,进而提高非遗传统美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教育培训。为提高公众对非遗传统美术的认知度和兴趣,策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体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例如,在学校中开设非遗传统美术课程,邀请传承人讲授传统技艺;在社区举办非遗传统美术展览、演出、比赛、讲座和培训等活动,向公众普及非遗传统美术的知识和技艺。通过教育培训活动,确保非遗传统美术的技艺、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从而为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展览陈列。展览陈列是直观展示非遗传统美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美术馆举办主题展览、巡回展览,结合非遗传统美术的技艺特点,开展系列现场演示、技艺比赛等活动。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展览体验。通过展览陈列可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传统美术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非遗传统美术的了解和认识。

4.交流传播。建立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传承基地等,为非遗传统美术传播提供专业服务机构。与相关产业和机构进行合作,建立非遗传统美术的社交群体组织和论坛,为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鼓励艺术家、爱好者、学者等参与到交流和讨论中,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问答等互动活动,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另外,还可以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非遗体验项目等,从而将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公众。

五、总结

深入挖掘传统美术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传承,为非遗传统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从非遗传统美术文创设计的角度分析:一是提炼传统纹样的设计元素。每一个设计元素都有其独特的代表寓意,因此需要对非遗传统美术的色、形、材等特征概括提炼,对元素进行平面化、立体化、装饰化等方式的分解与重组,从而提高其视觉效果。将非遗传统美术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以当代审美需求为出发点,进行适当地改良和创新,从而使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二是加强非遗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体验。利用3D打印技术、VR技术等先进技术,展现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例如,利用VR技术重现传统工艺,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魅力。通过以上两个方向,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如下: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美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加强口述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推动跨界合作与交流及促进公众参与传播是实现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有效路径,并运用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展览陈列等方式促进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应用和发展。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传统美术口述史的研究和实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怡坤,关静.当代艺术设计中“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艺术大观, 2021(4):57-58.

[2]孙文舒. “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流行色,2019(11):2.

[3]钱锦.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秦淮灯彩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19.

[4]赵毅.“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5):67-70.

[5]王宇,李金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2(17):164-167.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