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连环画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的时代意义

2024-10-21 00:00王又平海晓龙
名家名作 2024年26期

[摘 要] 随着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提出的“大连环画”观念,以及八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览”的成功举办,使得架上连环画从传统的“小人书”走进了美术馆殿堂,成为与纯绘画一样具备观赏性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架上连环画具有表现主题的鲜明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绘画与文学的融合性、叙事图像的连续性、材料语言的综合性、作品主题的美育性等艺术特征。与传统的“小人书”相比,架上连环画更具观赏性与阅读的快捷性,可以说架上连环画的创作实践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对弘扬时代精神、促进社会美育建设、丰富当代美术多元化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架上连环画;艺术特征;时代意义

近十余年来,在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架上连环画作品,这些作品从表现形式到传播手段都有了新的突破,拓展了连环画艺术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画家们运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连环画在表现形态及理论构建上有了长足发展。架上连环画是对传统连环画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的传承与创新,是对“大连环画”观念的重要实践与探索,其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而且深刻反映了社会变迁与时代精神。本文基于架上连环画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架上连环画的艺术特征,进而揭示其发展的时代意义。

一、架上连环画的时代背景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大众通俗艺术读物,其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连环画经历了从繁荣到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出“大连环画”观念,并举办多届“全国架上连环画”专题展,为连环画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连环画的源起

连环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一系列连贯的画面来逐步展开故事情节,并借此传达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基于这一独特的叙事手法,笔者认为,原始社会时期描绘人类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的壁画,新石器时期绘制的具备连续性、延展性特点的彩陶纹样,战国时期记载战事、劳作的铜器画和帛画,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等具有以图叙事特征的作品,从广义上讲,均可视为早期的“连环画”。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均采用多场景连续并置的构图方式,画面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与故事感,可以看作“连环画”的精品。宋朝后期的印刷术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也迎来了繁荣发展,并将其配以生动的插图与版画,使“连环画”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趋于成熟。

(二)连环画的繁荣与淡出

20世纪2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推出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的图画书,这些作品首次被正式命名为“连环图画”,体现了当时图书出版业在传播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50年代后,连环画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真、善、美”的重要艺术载体,《连环画报》的创刊,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连环画艺术的发展与普及。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连环画名家,如徐燕孙、王叔晖、刘继卣、贺友直、戴敦邦等,他们通过生动的线条、丰富的色彩、鲜明的形象、连贯的情节,将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现实生活,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等巧妙地融入连环画创作之中,这些作品贴近民生,寓教于乐,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与喜爱,形成了连环画创作的艺术高峰。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连环画面临着创作者群体的分流,以及影视剧的冲击、国外漫画的引进等诸多挑战,连环画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三)“架上连环画”概念的提出

针对连环画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适时地提出了“大连环画”的观念,为连环画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大连环画”观念的影响下,架上连环画迅猛发展。架上连环画不仅继承了传统连环画的叙事魅力与文学底蕴,而且在表现主题、故事情节、形式语言、传播方式、展示方式等方面寻求突破。架上连环画巧妙地融合了文学性与绘画性,通过细腻的画面、鲜明的主题与连贯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与思考。近年来,架上连环画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国内美术馆、博物馆纷纷展出,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与连环画爱好者的关注与参与,为连环画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二、架上连环画的艺术特征

架上连环画从传统的“小人书”,到如今以更大的尺幅、精简的数量走进美术馆殿堂,展现出绘画与文学的融合性、叙事图像的连续性、材料语言的综合性,以及作品主题的美育性,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观赏性与阅读的快捷性,从而构建了更具当代性艺术特征的连环画发展新格局。

(一)绘画与文学的融合性

架上连环画融合了绘画与文学,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语言,结合简洁的文字叙述,能够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与故事情节。在架上连环画创作中,画家们运用生动的线条使画面充满了活力,运用丰富的色彩营造视觉氛围,运用巧妙的构图强化视觉冲击力,运用简洁的文字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例如,李晨的作品《铁人王进喜》,通过素描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出场景氛围与人物情感,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采用超宽幅的构图,给观众带来了开阔、震撼的视觉冲击,并配以富有故事性的文字表述,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沟通,激发出对“铁人精神”的无限敬仰。架上连环画具有绘画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以及深厚的文学内涵,是绘画性与文学性相互融合的典范,能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震撼与深刻的心灵触动。

(二)叙事图像的连续性

架上连环画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地通过一系列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图像序列,构建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每一幅图像、每一个画面都是作者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视觉呈现上具有严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例如,沈尧伊的代表作《一个红薯——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这件作品由八幅精心设计的画面组成,作者运用统一而富有变化的色彩搭配与构图手法,营造出画面的视觉连续感,使得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画面之间的统一性。同时,作者根据表现需求与核心内容,对情节进行了精练概括,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提炼取舍,生动再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形成过程,画面间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与革命情怀。架上连环画运用连续性图像构建故事情节的艺术特征,不仅增强了作品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提高了故事内容的可读性与理解性。

(三)材料语言的综合性

架上连环画的材料语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综合性的艺术特征。画家运用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雕刻、摄影、数字绘画等不同的艺术语言,以及不同材料的运用与整合,大胆尝试架上连环画的材料语言的综合性。例如,曹丹在创作《中国力量》时,注重造型的纯粹性与材料的触感,他运用近似于水墨、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与版画的材料语言,构建出强烈的画面氛围与坚实、饱满、概括的人物造型,展现出建筑工人勤劳勇敢、自信豁达的精神状态,整个画面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张力。又如,海晓龙在创作连环画时,注重画面的主题性、绘画性与媒介材料的综合运用,他与张引合作的《红色娘子军》,运用水性综合材料的艺术表达,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肌理效果与强烈的历史感,生动再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勇形象与伟大革命精神。画家们源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与表现技法,突显了架上连环画的综合材料特征,为连环画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四)作品主题的美育性

架上连环画为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人文关怀等注入了新的力量,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艺术形态。在近几年的国家级美术展览中,架上连环画作品紧紧围绕弘扬“真善美”的主题进行创作,题材涵盖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多个领域,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优秀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讴歌真善美,彰显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画家索炎在连环画《国徽》的创作中,运用素描的艺术形式,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以全景式及局部特写交相呼应的构成方式,将国徽设计制作背后的艰辛历程与感人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品不仅深刻地挖掘并展现了国徽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底蕴,更有效地引导并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成为一部跨越时空、触动心灵的视觉图像。架上连环画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光辉的革命历史,传播正能量,服务人民大众,浸润着观众的心灵,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整体美育水平的提升。

三、架上连环画发展的时代意义

架上连环画将个体的艺术创作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方寸之间,‌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架上连环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连环画家匠心独运的笔触下,从古代神话的奇幻想象到历史人物的英雄传记,从民俗风情的细腻描绘再到时代楷模的颂扬讴歌,架上连环画赋予悠久的历史文化新的生机。架上连环画不仅传承了传统连环画的艺术精髓,而且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以新颖的艺术形式重新讲述经典,使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活力,可以说是在艺术创作中践行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架上连环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深了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弘扬民族精神与促进社会美育建设

架上连环画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对促进社会美育具有重要意义。架上连环画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连贯的叙事方式,颂扬民族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讴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近十余年来,在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中,架上连环画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壮举、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不仅丰富了观众的精神世界,更激发着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整体美育建设。同时,架上连环画通过讲述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寓教于乐,引导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与弘扬。

(三)丰富与促进当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

架上连环画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连环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架上连环画在媒介材料与艺术形式上具有开放性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画家运用不同画种、不同材料、不同技术创作连环画,使连环画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多样,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面貌,促进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化转型。架上连环画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与碰撞,吸收了更多的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拓宽了架上绘画的表现领域,推动了不同艺术领域间的交流与互动。近年来,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与美术高校联动教学、培训、创作、组织活动等,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和系统性的培养,深度挖掘与鼓励青年画家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贴近艺术本质、更符合时代审美的优秀连环画作品,进一步推动了连环画艺术的传承与中国当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束语

架上连环画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与材料媒介,积极探索与实践多样的表现方法,以鲜明的当代性艺术特征,开辟出连环画发展的新道路。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与审美观念下,架上连环画展现了画家对艺术语言边界的深入探索,推动了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连环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架上连环画艺术特征及其时代意义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架上连环画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与精神启示,为连环画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沈尧伊. 中国当代名画家“架上连环画邀请展”联想[J].美术,2010(8):17-23.

[2]张亚萌. 开启连环画的新征程与新篇章[N]. 中国艺术报,2024-04-24(006).

[3]李晨.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评第七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J].美术,2022(5):31-33.

[4]冯智军,施晓琴. 今天我们怎么看连环画[N]. 中国文化报,2016-07-17(001).

[5]曹丹.从社会性自我视角理解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J].美术观察,2023(1):28-29.

[6]王尔义. “架上连环画”的转型与跨界:10年中国连环画发展研究[J].美术,2022(5):88-93.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