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1914年6月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艘名为“联盟”号的货轮顺利通过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经该运河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轮船。
巴拿马运河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它的开通使美国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了16%,英国利物浦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程缩短了43%,美国纽约至澳大利亚悉尼的航程缩短了28%。开通运行110年来,巴拿马运河的货物通行量不断增加,如今其年货物通行量高达4.5亿吨。那么,这条洋际黄金水道是如何诞生的?
最早设想开辟巴拿马运河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1534年,他要求“设法开辟一条穿过美洲的水道”,以缩短西班牙和秘鲁之间的航程。在国王的要求下,西班牙人进行了大量勘探工作,最终在巴拿马地峡用鹅卵石铺设了一条长长的驿道,为未来开凿运河进行准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条驿道与380年后建成的运河航线基本吻合,足见当时的勘探水平。然而,就16世纪的技术条件而言,修建这样一条运河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到18世纪下半叶,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赴中南美地区,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哥伦比亚西北部阿特拉托河附近的一个地点、尼加拉瓜地峡和巴拿马地峡,其中巴拿马地峡最窄处只有61公里,被认为是理想的运河航线。
1793年,西班牙航海家亚历山德罗·马拉斯皮纳向国王提交了一份修建巴拿马运河的计划书。他指出,从经济角度看,开通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量日益增大,一条更为便捷的航线显然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1814年,当西班牙决定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拉美各国陆续爆发独立战争,西班牙因此失去了建设和运营运河的主导权。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开始考虑,与哪些国家合作来修建这条黄金水道。
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该国向美国提出援建运河的请求,并认为运河航线不必局限于巴拿马地峡。然而,双方之间的协商进展缓慢,迟迟没有结果。
1838年,一家法国公司派人对巴拿马地峡进行了勘测,但因未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而作罢。不久,新生的格拉纳达共和国(当时拥有巴拿马地峡的管辖权,后更名为哥伦比亚)照会英、法、美、荷、西等国,提议由它们合作修建巴拿马运河,并由各国共同保证运河未来的中立地位,即不受战争的影响,保持通航。但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均未响应。
1843年8月,美国《纽约论坛报》报道了一则消息:格拉纳达共和国与伦敦巴林银行签订了建设“大西洋和太平洋运河”的合同。合同约定这项工程由英国负责实施,计划在五年内建成。不过,这项合作后来没了下文。
讲述巴拿马运河的历史,不能不提斐迪南·雷赛布。他是法国外交家,自1825年起历任驻里斯本副领事助理、驻亚历山大领事、驻开罗领事、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后升任驻马德里公使。
1854年,当时的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授权雷赛布开凿苏伊士运河。雷赛布详细研究了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法国工程师勒佩尔对苏伊士地峡的考察报告,定下了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开辟航道的施工方案。由于准备充分、资金到位,苏伊士运河工程进展顺利——1859年4月25日动工,历时10年,花费1860万英镑,于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
苏伊士运河的成功修建,使雷赛布的个人声誉达到顶峰。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获得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和印度星形勋章。英国皇室还授予他“伦敦荣誉市民”称号。
在打通地中海和红海之后,意气风发的雷赛布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在进行长达10年的准备后,1879年5月,雷赛布主持召开了讨论修建运河问题的国际会议,除哥伦比亚外,还有法、英、美、德等国代表与会。会议不顾美国代表的反对,通过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决议。是年7月5日,法国洋际运河工程总公司正式成立,从哥伦比亚手中获得运河的租让权,开始积极筹备修建运河。
在雷赛布的领导下,法国洋际运河总公司准备了8套备选施工方案,定于1884年正式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工程由雷赛布本人主持实施,这令欧洲的投资者们充满了信心。
然而,正是由于过度看重往昔的成功,令雷赛布折戟巴拿马。他机械地照搬修建苏伊士运河的经验,却对巴拿马地峡的特殊情况分析不足,在没有经过详细调研的情况下贸然施工,结果酿成一场灾难。
原来,巴拿马地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地形复杂,而且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施工条件。当来自55个国家的4万余名施工人员进驻工地之后,才发现那里简直是人间地狱:参天的密林中毒虫遍布,炎热的天气使可怕的疫病蔓延,夺走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在工地附近一座名为“希望山”的小山上,墓碑林立,令人不寒而栗。
比炎热气候和恶劣环境更可怕的是设计失误。雷赛布照搬修建苏伊士运河的经验,认为可以利用巴拿马地峡湖泊众多的地形条件,修建一条“海平式”运河。孰料施工四年后,工程人员才发现巴拿马地峡临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很多,根本无法修建“海平式”运河。这个滞后的发现给了法国洋际运河总公司致命一击。
按照施工计划,巴拿马运河的设计走向与当时美国经营的巴拿马铁路基本平行,理论上便于运送物资。但美国人不愿意配合,铁路系统对相关物资的配送持消极态度。最终,法国不得不以255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当时仅值750万美元的巴拿马铁路。然而,法国公司留用的美国员工继续消极怠工,致使铁路无法为运河工程提供必要的支持。
后来,法国洋际运河总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出了问题。以雷赛布为首的高管在工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私分了一批公开发行的运河股票资金。为掩盖真相,继续增发股票,公司动用大笔金钱贿赂官员。纸终究包不住火。到1889年,法国洋际运河总公司山穷水尽,宣告破产,雷赛布本人则被告上了法庭。
1894年9月,为了收拾这个烂摊子,法国政府牵头重新组建了一家公司,接手运河工程,决定将原来设计的“海平式”运河改成“水闸式”运河。
先前的工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花费却达到预算的两倍,且剩下的三分之二工程都位于“艰难地段”。由于无法按期竣工,1898年11月,法方不得不请求哥伦比亚政府将工期宽限至1910年10月,为此法国愿意支付2000万法郎作为补偿。哥伦比亚政府派代表尼科拉斯·埃斯格拉赶赴巴黎,表示体谅法方的困难,提出补偿500万法郎即可——法国人以比较有利的条件得到了延期竣工的机会。然而,1903年11月,巴拿马宣布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并决定不再继续与法国开展修建运河的合作。
1903年11月18日,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接手运河工程。条约规定美国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在之后的9年中每年支付25万美元,从而取得管辖巴拿巴运河地区的权利。除了这一权利,美国还获得了修建铁路和设防驻军的权利。
1904年,美国以400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公司遗留的设备,以及巴拿马铁路等既有工程,运河工程终于重新启动。在法国原先开凿的运河航道的基础上,美国追加投资3.87亿美元继续施工。
1913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坐在白宫的办公椅上,通过电报信号引爆了位于巴拿马运河区的炸药,开启了大坝的闸门。大水漫入工程人员在库雷布拉山中开凿出的河道——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在了一起。1914年6月,巴拿马运河工程完工,这时距离开工已经过了整整30年。
在此后的数十年中,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从美国手中拿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导权。
1965年,美国被迫同意与巴拿马谈判,签订新的运河条约。在谈判中,美国试图在“巴拿马行使运河主权”这一许诺下,继续维持美国对运河的控制。1967年6月,美国提出新条约草案。该草案虽然废除了“1903年条约”的部分条款,但并未改变美国垄断运河利益的事实,因而遭到巴拿马人的反对。1970年9月,巴拿马政府正式拒绝了“1967年条约草案”。
1973年3月,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许多拉美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都支持巴拿马的立场。同年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及拉美国家波哥大会议,也宣布支持巴拿马政府和人民对运河区的主权要求。
1974年,美国表示同意“尽快结束”对巴拿马运河的管辖。经过时断时续艰难曲折的谈判,1977年9月7日,巴拿马和美国终于在华盛顿签署《新巴拿马运河条约》以及《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
1978年3月16日,上述条约在美国参众两院获得通过,但赞成的一方优势极为微弱。新条约于1979年10月起正式生效。
《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宣布废除“1903年条约”,并规定1999年12月31日之前为过渡期。在此期间,运河的经营权由两国政府官员组成的运河委员会掌握;运河的航道维护和安全工作主要由美国负责;运河区的海关和移民、邮政、司法等事务主要由巴拿马负责。过渡期结束后,巴拿马全面接管运河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关于巴拿巴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规定,在《新巴拿马运河条约》生效后,巴拿马和美国将保证这条运河永远中立,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都确保运河的航运安全,并对所有国家的船只开放。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