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诞生即如“开了挂”立足禀赋特色化

2024-10-21 00:00:00张晓芒
环境 2024年9期

龙,在中国往往被赋予诸多美好寓意和象征,将某个地方命名为龙门,一定是对该地赋予了最为深切美好的祝愿。广东增江上游,就伫立着现今中国唯一一个以“龙门”命名的县。城如其名,该县仿佛一出生就“开了挂”,水系发达、山脉绵延、森林茂盛、矿产丰富、气候温和,可谓堆金积玉,自有一番富足底蕴。

这次,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劲风幸运地吹到了龙门,“天生丽质”加上“保养得当”,为这座小城接住了这波发展机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在这片土地上充分演绎。

用天朗气清启动发展引擎

步入位于龙门县平陵街道的塔牌水泥厂,仿佛来到一座庞大而繁忙的工业城堡,轰鸣的磨机、巨龙般的转窑、高耸的厂房,展示着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走一圈看一下鞋底,干干净净的;再摸摸路边灌木的叶片,手指也没沾灰。

“现在水泥厂都是用转窑,污染大、热效率低的立窑早已被淘汰了。”仿佛是看出了我的疑惑,陪同参观的生产部副经理赵彦凯解释说。

据介绍,水泥行业主要排放污染物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粉尘。随着我国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修订,环保标准逐渐从严及各项技术进步,该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治理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改造。

以氮氧化物来说,2024年该公司投入了3500万元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改造,重点是在脱硝反应器中加入更多催化剂,快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量可从320毫克/立方米降低至50毫克/立方米。

“改造都是按高标准进行,截至目前,不仅实现了三项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还可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赵彦凯介绍说。

此外,赵彦凯透露,公司未来将使用具有热值的固体废弃物作为燃料替代水泥窑所需的化石燃料,此举可有效降低标煤耗。集团下属的矿山公司也同步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落实“绿色矿山”建设。

“今年龙门县进行了四大水泥企业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相关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预计氮氧化物每年减排3500吨。”惠州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副局长曾树鸿在一旁补充说。

无独有偶,在离该厂不远的龙江镇公塘石场旧址,一座矿山公园已初具规模。这里有一汪清澈碧湖,而矿山肉眼可见地开始复绿。绿道蜿蜒通向几座废弃大烟囱,烟囱顶上一簇簇野草肆意生长,远远看去好像是巨人头顶长了茂密的头发。

据龙江镇政府袁伟松介绍,经历多年开采,石场裸露的山体原是满目疮痍,弃渣废石堆积,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灰尘。地表生态植被毁损殆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废石长期超量堆放,容易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导致边坡失稳、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自然条件、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要求,对公塘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并将其改造成矿山公园。总投资约1600万元,分两期建设,目前整体建设进度完成90%,预计9月底完工。经过两期建设,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工业遗迹,成为展示生态与工业平衡之美的平台,也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好去处。

“今年节假日,外出打工的人回来都喜欢携家带口地来这里走走,看看家乡建设新成果。”袁伟松笑道:“来看过之后都说,跟他们记忆里的石场,已是两个世界。”据他介绍,接下来将打造矿山公园驿站、环湖步道、登山观景平台、农家乐、休闲小公园、滨水露营地、登山步道等一体的生态公园,将有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龙门县通过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排查整治涉VOCs(有机挥发物)企业问题、紧盯移动源污染等措施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均取得良好成效。从惠州市公布的2024年1-6月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通报内容来看,龙门在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上位列第一。

以碧水清流造就人民福祉

在南昆山半山腰的下坪河河道边,一座规模不大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运转,处理着南昆山生态旅游区2000多常住人口和60余家餐饮店的污水。

“没有建污水处理厂之前,一到吃饭时间,河道里就漂浮着一层油花。”污水处理厂王厂长介绍说:“我们厂日处理量可达2500吨,尚未满负荷,完全可以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据了解,因为山势复杂,管网铺设难度大,施工费用高,一些分散在山中的民居、民宿尚未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目前纳入农污处理站进行处理。当地政府已申请300多万元建设经费为其铺设管网,目前施工在即,100%处理率指日可待。

此外,据王厂长介绍,除了靠近中心区的酒店污水入厂处理外,南昆山上分散建设的大型酒店、度假村均在报建时就要求自行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而南昆山隔壁人口更加密集的永汉镇,一个日处理量达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无法满足圩镇快速发展需要,目前正在谋划建设第二个污水处理厂。

对此,永汉镇副镇长姚桂灵解释说:“目前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已达8000吨,加上永汉镇将成为县域副中心,未来会有很多大型建设项目落地,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随后,姚桂灵把我们带到黄河村的一处农污处理站,搬开沉重的石板,经过滤的污水清澈流淌着。他指着出水口介绍说:“这座设施采用的是复合介质生物滤池工艺,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已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近年来永汉镇大力开展污水治理,不断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龙门下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及蓝田瑶族乡,常住人口约32万。据了解,龙门县生态环境部门全面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1890个自然村,已完成1664个自然村,完成率88.04%。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共排查294条河流共计1300多千米。完成4座水质自动在线设施建设。从惠州市公布的2024年1-6月国省考断面水质情况来看,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依然是龙门县拔得头筹。

以生态先行引领乡村振兴

环“两山”建设以该区域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契机,也必将以此为本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该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特有种等和其栖息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据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业高级工程师钟奇锋介绍,南昆山物种丰富,生物本底好,保护措施多。目前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980种,动物336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就有59种,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已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科普宣教、研学探索等理想之地。

“南昆山有种植物叫长梗木莲,全世界只在南昆山有发现,当时野生族群只有11株,经过多年精心保育,目前已发展到300多株了。”钟奇锋拿出一本印刷精美的科普画册,指着里面的内容介绍说:“围绕南昆山的物种多样性4ljsN3gw5ROh6FOM91cDZb/tvmZV00HnWtNPSn7SDQ8=,我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这本画册讲的就是长梗木莲的生物特性和保育过程。”

接着,他将我们带到一个以蜻蜓为主题的科普展览馆,指着满墙的蜻蜓标本介绍说:“南昆山发现蜻蜓种类156种,占全国蜻蜓种类的四分之一。蜻蜓是典型的生态指示物种,水质不好的地方是没有蜻蜓的,这也侧面反映了南昆山生态环境十分理想。”

面对机遇,民间资本又将如何参与环“两山”的发展盛宴?又将如何带动当地乡村振兴?被称为“广东阿勒泰”的鹿鹰园也许能给出答案。

鹿鹰园是一个集生态、科普、游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位于龙门县龙江镇,占地面积3500亩,总投资27亿元,拥有大型草原、湖泊、花海和森林等立体景观。

据鹿鹰园负责人陈雄辉介绍,当年拿下这块地是有前提条件的,要完成桉树林的林分改造,铲除桉树改种荔枝,“没想到改造难度这么大,桉树根系发达,彻底铲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就算铲除了,地力恢复也要七、八年。”

“生态先行,再搞运营。”面对困难,这家民营企业拿出了极大的魄力,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历时5年,埋头苦干,挖桉树、种荔枝,修山形、搞绿化,直到荒坡披上绿衣,这才开门迎客。

“鹿鹰园的定位是现代生态康养项目,公司在全国看了很多地方,最终选址于此,也是看中龙门的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陈雄辉介绍说,二期项目将建设综合酒店与拓展基地,未来可承接游客住宿及中小学研学活动。

“林分改造后,村集体林地租金收入大幅度提升了。园区就业岗位优先本地村民,我们还提供场地鼓励村民建民宿,并为村里设置了助学基金。”陈雄辉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作为省内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龙门是环“两山”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快谋划建设步伐,密切与博罗、增城、从化三县区协同联动,对标先进,统筹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和美丽镇村建设,举全县之力投入环“两山”建设。

据了解,目前龙门正加快编制环“两山”发展规划,谋划将永汉镇建设为县域副中心,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步伐,引进特色支撑项目等,并鼓励各乡镇(旅游区)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同时,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环“两山”建设绘就一幅更绿更美的“龙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