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上饶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2024-10-21 00:00:00王俊杰
西部学刊 2024年20期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有可为。上饶市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仍存在红色旅游发展品牌效应不显著、配套设施制度薄弱、资源整合创新力欠缺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建议:(一)丰富宣传手段,借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二)政府牵头组织,完善基础设施与市场标准制度;(三)培养专业人才,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厚重底蕴。

关键词:乡村振兴;上饶;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20-0037-04

On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Shangrao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Junjie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d tourism, the combin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has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a lot to common prosperity. Shangrao city boasts rich red cultur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distinc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whereas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such as less effective brads, weak supporting facilities and regulations, and a lack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professional workers. Accordingly,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1) enriching publicity methods to empower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new media; (2) improving faciliti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marke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3) cultivating profesc3ba3dd7fcbbca7011ed8f2995f14e1dsional workers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red tourism resource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hangrao; red tourism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同时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是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1]。党的革命足迹从乡村开始,乡村所蕴含的红色资源是巨大的,巨量的珍贵红色资源有待被挖掘利用,因此,我们应积极探寻红色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多角度的融合,力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的乡村发展目标。

红色是上饶鲜亮的底色,自革命时期起,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冲破白色恐怖的层层阻力,最终在上饶地区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将红色的火种传播到皖南、浙西、闽北等地区。上饶市红色旅游资源可谓非常丰富,全市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1个县级市,分辖25个街道办事处,104个镇,83个乡,共计红色革命遗址303处[3],遗址地点广泛分布于各乡镇,这为上饶市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据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上饶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4.06%[4]。由此可见,上饶市不仅红色资源丰富,且乡村人口密集,城镇化程度不高,急需进一步创新发展,“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5]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因此,上饶市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传承好红色基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势在必行。

一、上饶市红色旅游发展优势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

上饶市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世界遗产地3个、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32个,300多个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6]。但上饶市的旅游产业结构以山岳湖泊型的自然风光为主,人文历史类景观占比不高。根据上饶市统计局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仅三清山、梦里老家、龟峰、葛仙山、篁岭、望仙谷6个景区的游客数量之和就占全市游客总量的六成,而其他旅游景区与前者相比经营惨淡,接待游客数量仅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而且在上饶市建成的36个红色旅游景区中,仅有上饶集中营旧址一个4A级旅游景区与闽浙赣省委革命根据地旧址一个3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的总体建设质量不高。由此可见,上饶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振兴乡村经济,就需要对上饶市红色旅游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发展。

(二)政策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赴江西进行考察调研。2016年考察江西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革命老区,指出“要把乡村振兴起来”“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7]。2019年5月考察江西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西在革命老区发展上为全国作示范[8]。最近一次考察江西是在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8]。其实早在2004年,江西省就出台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率先在全省鼓励发展红色旅游产业。2023年11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出台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3336”行动计划》“3336”行动计划包含落实三大政治任务: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支持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庐山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三大资源项目库: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和文旅企业项目;构建三大指标体系:文旅大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全省文旅市场评估分析体系、文旅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实施六大工作计划:优秀艺术作品创作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数字文旅提升、旅游景区业态提升、优秀旅游服务体验城市创建。中国旅游报.江西启动“3336”行动计划[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2022-11-11)[2024-02-15].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jx/202211/t20221111_937388.htm.,助推乡村振兴与红色旅游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后更是多次针对红色旅游资源出台排查保护政策。

(三)区位优势明显

上饶市区位优势明显。上饶是江西的“东大门”,同时也是浙皖闽赣四省交界的中心,东接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粤港澳大湾区,西接大南昌都市圈,北接黄山著名旅游地。上饶被全球顶级旅游资源环绕,其所处位置不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优势巨大,适合发展全域旅游。借由上饶红色土地的区位优势,不论是串联安徽省六安地区、黄山市西递宏村,还是联动井冈山、南昌和闽东南等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上饶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景都是一片大好。

(四)交通网络发达

上饶市交通网络发达。上饶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全线贯通,沪昆高铁与京福高铁在上饶“十字相交”,全市已建成的G60、G0321等高速公路与320、206等国道共同构建起横贯浙赣、畅达闽皖的公路骨架,真正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落地建成的三清山机场已开通成都、青岛、深圳、北京、佛山、昆明等多条省会城市航线。上饶的“无水港”也已建成运行,成功打造了“东进西联、南融北接、通江达海”[6]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这为上饶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上饶市红色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效应不显著,影响力不足

上饶市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如上饶境内的横峰县,它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全县革命遗址近百处,同时还有极为珍贵并保存完整的省委、省苏维埃、红军操场、列宁公园等多处革命旧址。作为全红县的横峰仅记录在册的烈士就有近六千名,还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和“可爱的中国”的摇篮。但是,其在江西省内的影响力较弱,省外居民对于横峰县更是知之甚少,难以形成对外的旅游虹吸力。大多数游客奔往上饶通常是为了其自然景观,部分游客在游玩后如有空余时间,才可能会选择到红色景区游玩参观,“红色”往往成为“绿色”的陪衬。可见,上饶市对于红色旅游的品牌打造缺少吸引游客的正确方向和创新性主题,对外辐射范围有限,宣传手段单一。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网络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载量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文旅宣传的主阵地。虽然目前上饶市已经利用公众号、微博等对外宣传,但其主要用于宣传本地区的党政工作,极少涉及乡村红色文旅主题,这导致上饶市红色旅游知名度较低,已成为上饶市红色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发展力度不够,配套设施制度薄弱

目前,上饶市城区发展迅速,中心城市规模化稳定上升,但是城区相对缺乏红色旅游的大型公共文化配套设施,而且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问题,在红色资源集中的远郊农村仍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洼地。比如,红色乡村景区游客集散服务中心设施不完善,不少乡村缺少旅游观光专线服务。同时红色乡村景区交通管控水平有待提高,自驾车、房车营地数量不足,公共停车场、餐饮店、加油站、智慧旅游、无障碍设施、厕所、旅店、游步道、廊亭椅凳、水电管网、环卫设施、应急救援、交通指示牌等配套服务设施都需要全方位强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产电车异军突起,电车占比在居民用车中不断提高,充电桩、驿站等配套设施,越来越成为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上饶市在此处还存在较大短板。除了配套设施欠缺外,配套的景区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村民常有私搭乱建,拉客等行为,部分私营服务企业存在不合规设施、不合理高价、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这些都已成为乡村可持续性振兴发展的阻碍。

(三)资源整合创新力欠缺,专业人才缺乏

尽管上饶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各区县基本上都是独自发展,缺少整体性发展思维,无法串联起来形成产业规模经济。例如,信州区的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旧址、广丰区的红军岩、铅山县石塘镇、横峰县葛源镇、万年县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优秀红色资源之间缺少有机融合,要知道细线只有拧成一股绳才更加坚强有力。想要实现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创新整合,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就是专业性人才,而这正是目前上饶市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所缺乏的。许多红色旅游景点位于乡村,地理位置偏远,距离主城区较远,发展程度不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对优秀人才很难形成吸引力。并且部分区县由于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体系不完善,使得在景区管理者、引导员、导游等用人岗位缺少专业人才。许多乡村红色旅游的从业者是附近乡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还没有经过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这就导致旅游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同时难以向游客展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容易给游客留下景区沉浸式体验差、服务不专业等负面印象。

三、上饶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丰富宣传手段,借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

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新媒体凭借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始终占据着人们的视野。因此,上饶市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宣传渠道,打通人们与上饶市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的壁垒,打造起上饶红色之旅的品牌形象,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目标。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发布有关乡村红色旅游的照片、视频、文字等,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红色旅游的风貌,吸引更多游客;主攻线上视频平台,如抖音、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快手、今日头条等,发布有关“可爱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优质红色文化的视频或是组织旅游达人来上饶体验红色旅游路线,利用短视频宣推上饶;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共赢,如在携程、铁路12306、去哪儿等发布上饶红色旅游的景点介绍、门票价格、交通信息等,让更多人了解旅游景点状况;利用在线地图,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详细标注出乡村红色旅游景点周边的吃住行路线;或是在线上评论平台,如大众点评、美团等,发布有关上饶红色旅游的旅游饭店、精品民宿、诚信旅行社、金牌导游、旅游线路、非遗美食、文创产品等评论。

总之,除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电视、交通枢纽立体广告、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积极推出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等红色文艺精品,实现宣传范围上有层次、宣传方式上有创新、宣传内容上有活力,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上饶红色故事,打造上饶市的红色文化名片,提高市民认知度、社会认可度。最终,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二)政府牵头组织,完善基础设施与市场标准制度

针对上饶市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应由有关政府部门牵头,以弋阳方志敏纪念馆、德兴绕二镇红十军团驻地旧址、红十军文化公园、重溪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园、漆工镇方志敏故居红色旅游小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怀玉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程,围绕“十个一标准”[6]加快健全景区和村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红色景区+乡村”“红+绿”的文旅综合体建设,增强红色景区体验性和教育功能,并带动发展茶树、柑橘等特色农业,鼓励村民发展餐饮、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创收,立志打造出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未来红色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形成具有上饶特色的红色旅游标准体系。上饶市政府部门还应对景区内存在的虚假广告、强买强卖、缺斤少两等消费欺诈行为进行严格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旅游经营活动,对景区商业诚信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强化,利用各方平台宣传法律知识来提升旅游从业者和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推行强调《江西省旅游者权益保护条例》,打造更为完善的游客消费理赔平台,积极推进上饶诚信理赔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上饶旅游诚信退赔工作,扩大诚信旅游退赔范围,争取覆盖上饶旅游的全产业链,努力实现旅游退赔便捷化、网络化,做到真正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打造上饶旅游诚信经营的金字招牌。

(三)培养专业人才,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厚重底蕴

人才是第一资源[9],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各政府部门应落实好加强红色遗产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产业建设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红色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红色遗产专项数据库,持续开展“领航人才计划”“名师带徒计划”[6]等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各项专业考核比赛,切实提升红色文旅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特别是针对红色纪念馆、红色革命旧址等重要场馆的讲解人员,可以组织从业者参加全省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骨干讲解员培训,落实“讲解词·讲解员”[6]规范工程,对红色讲解词进行悉心打磨严格审查。对于红色村落可以重点从村党委组织、回村就业的大学生、英烈后代中培养优秀红色文化讲解员,争取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求实创新、业务精通、敬业奉献的讲解员队伍。针对乡村红色景区专业管理人员可以整合政府和地方培训渠道,通过“乡村旅游大讲堂”、案例教学、现场调研、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指导学习全国优秀红色旅游示范地的经验做法,创新思维,开拓视野,着力培养一批能力强、懂旅游、善创新、干实事的红色旅游专业管理人员。

要讲好上饶红色故事,办好乡村红色旅游,必须对红色遗产进行大力保护,对全市革命旧址、遗址进行普查,对全市的革命旧址、遗址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和登记造册,全面摸排和普查红色旅游资源,理清红色旅游资源家底。同时还必须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与展示。联合高校、党校、干部学院三方共同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成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全面加强对以“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为内涵的方志敏精神、革命文献著作、闽浙赣苏区、上饶集中营斗争等研究,深入研究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相关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丰富“可爱的中国”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可爱的中国”“模范苏区”历史文化价值,还可以举办“红色旅游项目推荐会”“红色旅游研讨会”“唱响红歌会”“重走红军路”等活动提升红色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献计献策,不断扩大和提升上饶红色文旅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怀玉山、葛源等景区转型升级,例如,深化推进葛源“红+绿+古”的旅游发展策略,凭借红色旅游的东风,助力村民从事致富产业,推出葛源豆腐、葛粉蒸肉、油炸米团子等特色菜肴,创新生产葛凉茶、葛粉、葛根片、葛花醒酒茶等特色旅游商品吸引游客。鼓励乡村里的中老年朋友组建“红歌演唱队”“苏区秧歌队”等群众艺术团体,既能自娱自乐,也是一道红色文化风景。创新打造以上饶集中营、葛源景区、方志敏纪念馆等为主的“信州—铅山—横峰—弋阳”红色精品线路,带游客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领略革命先烈在那战火纷飞年代的光辉事迹。结合红色乡村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和当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特点来设计,建设一批“红色名镇”“红色名村”,进一步提升乡村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乡村综合经济效益。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形态融合,实现红色旅游“体验化、生活化、产业化”;建设红色旅游村落、红色旅游步行街、红色旅游文创产业园等;尽快在教育体系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研学旅行项目,打造全国红色旅游新高地。

四、结束语

乡村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其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越来越突出,并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着重要且独特的力量。上饶市蕴藏深厚的红色底蕴,正积极探寻乡村红色旅游致富之路,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红色资源值得挖掘与保护。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优化格局布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才有望让红色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1-03-13)[2024-02-15].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3]上饶市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DB/OL].上饶新闻网.(2022-07-07)[2024-02-15].

https://www.zgsr.gov.cn/zgsr/jrsr/202207/afdbff0d68a5408

0a8574c235ad3e6a0.shtml.

[4]上饶市统计局.2023年上饶市统计年鉴[DB/OL].上饶市人民政府网.(2023-12-21)[2024-02-15].

https://www.zgsr.gov.cn/tjj/rdzxsj/202312/813cd9d862dc4

d1aba60d2c538a22891.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

[6]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饶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上饶市人民政府网.(2022-06-20)[2024-02-15].

https://www.zgsr.gov.cn/zgsr/sswgh/202208/a10effdd78a54

0db8c999591253a99b7.shtml.

[7]红土地上的新崛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西篇[EB/OL].新华网.(2022-06-07)[2024-02-15].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2-06/07/c_1128719502.htm.

[8]第三次赴江西考察,习近平提出这些新要求[EB/OL].央广网.(2023-10-14)[2024-02-15].

https://news.cnr.cn/native/gd/sz/20231014/t20231014_526450892.shtml.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作者简介:王俊杰(2000—),男,汉族,江西上饶人,单位为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