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与语文都是以语言、文化探究学习为主的学科。语文学科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能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信心,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推动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综合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寻找语文与英语学科的契合点,推动语文向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具体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学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应重视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借助不同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英语的探究应用。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语文与英语两门学科具有很大的交融性。语文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能弥补学生语言方面的劣势,助力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发挥英语阅读的教育功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实况出发,挖掘语文学科的优势,助力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应深入探究语文与英语阅读的融合方式,给学生创造优质的阅读平台,推进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阅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阅读教学方法是影响小学英语阅读成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常教师首先会组织学生对英语文本进行通读,基本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及语句;其次,教师会通过录音给学生展示英语范读,安排学生进行跟读,掌握陌生字词的标准发音;然后,教师会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主要的英语知识点,从理论角度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阅读知识体系;最后,教师会辅以书面作业,组织学生对课堂重难点进行巩固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沿用了传统的学科本位主义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学生主动阅读意识较低
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与行为是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英语阅读中,学生首先需要跨越语言差异的障碍,建立英语阅读的信心,主动投入到英语阅读中,才能为高效阅读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显然,当前小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较低。英语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语言,英语中蕴含的文化与学生所认知的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英语阅读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在面对阅读任务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导致在英语阅读行为中处于被动状况,难以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学习状态偏离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兴趣教学,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学生缺乏深度阅读能力
当前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认知处于浅层性的知识理解状态。学生的阅读行为主要围绕英语理论知识所开展,侧重对单词、词汇与固定句型的理解与运用。阅读过程中,学生仍然沿用汉语语言的思维方式对英语内容与结构进行思考分析,忽视了英语与汉语的表达差异,从而导致其无法精准理解英语文本。英语阅读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局限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过于重视对英语知识体系的内化,忽视了对英语的创新应用。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未能从文化视角加深对英语文本的理解,阅读行为无法触及英语这门语言的本质及规律,造成了深度阅读能力的缺失。
二、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推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标推行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探究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语文学科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探究语文学科内容的应用方法,创新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小学英语教师在融合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引入相关的语文素材,衬托或对比英语文本,给学生创造多角度探究英语阅读内容的条件,为英语阅读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创新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视角。语文学科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能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推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调动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新课标提倡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英语的探究学习中。语文学科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能增加英语阅读的趣味性,建构英语与汉语言的联系,消除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探究兴趣。语文学科与英语阅读的跨学科融合能增加英语阅读的人文特性,突出英语这门学科的语言功能,降低学生对英语主题的理解难度,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英语阅读的理解分析中,强化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刻性
新课标背景下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能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深化学生的分析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健全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内化与输出过程,推进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刻性。语文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能借助两种语言文化的衔接点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思考,引导学生具体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学生从文化视角深度理解汉语与英语的异同,促进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语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对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为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语文因其浓厚的人文特性成了小学教育体系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中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总能带给学生许多乐趣,帮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语文故事情境,营造有趣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的探究学习中。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Unit 2 “Friends”的阅读教学为例,该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图片掌握运用英语讲故事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创设语文故事情境,营造趣味性的课堂阅读气氛。阅读教学开始环节,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相关图画并简单标注英语提示语,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讲述该故事,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展英语阅读学习。将学生曾经学过的语文小故事引入到英语阅读课堂中,能降低学生对英语故事阅读的畏惧心理,促使学生将注意力从语言表达转移到对英语故事的理解方面,激发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为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引入语文阅读方法,强化学生阅读理解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阅读文本,从不同角度对阅读内容及相关词汇、短语及固定句型进行深度理解分析。英语与汉语在语义表达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其阅读方法却有相通之处。将语文阅读方法引入到英语阅读中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实现问题分析能力的迁移,引导学生明确中西方表达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思维,强化学生对英语文本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入语文阅读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Unit 7 “Fruits”的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Uncle Booky's Storytime”时,教师可以向语文教师请教语文阅读方法,按照学生熟悉的阅读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故事阅读。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挖掘个性化的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如“请提炼询问物体名称的固定句式及其否定与肯定的回答方式”“结合身边的物品,请与同桌合作进行物体名称询问的英语交流练习”。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对阅读文本展开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练习。这种语文课文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厘清阅读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强化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理解。
(三)融入相关语文课文,提升学生英语表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关注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认知。英语阅读是学生实现英语积累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对相关话题进行完善的英语表达。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语文课文,健全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为学生的英语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Unit 11 “I Can”的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Ann can`t walk”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所学的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与英语文本中的Uncle Booky进行对比学习。雷锋叔叔与Uncle Booky都具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都带给孩子们很多温暖。在阅读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表达“通过阅读你能发现Uncle Booky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请尝试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围绕这个话题学生会回想起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对雷锋叔叔这个人物的分析方法,然后打开问题的分析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Uncle Booky进行形象分析并不断尝试利用“I can/He can...”的句式进行表达,从而强化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挖掘文化视角议题,深化学生阅读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推进学生的深Gv/QEcfBX05KkSLIa0w/Kw==度学习,深化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透过英语文本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深刻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从浅表化的英语知识探究深入到语言及文化本质的学习中,推进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语文学科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挖掘文化视角议题,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4 “Bobby's House”的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Mom is cooking”时,教师应组织学生结合图片与阅读文本探究西方的饮食文化,具体了解西方人的饮食爱好。阅读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中国的饮食文化,组织学生共同探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中,学生可以具体了解西方饮食的烹饪特点,从而深刻理解西方国家开放式厨房的设计及家庭布置的不同。这样的文化议题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维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研究阅读文本所隐含的文化本质与内容,强化学生的思考深度,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布置学科融合作业,增进学生阅读应用
新课标提倡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应用,完善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内化与输出过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学生阅读应用能力的培养,深化学生的探究学习。语文学科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中,教师应布置英语与语文相融合的跨学科作业,给学生创造应用英语的机会,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深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增进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8 “Talent show”的阅读教学为例,通过阅读“He's thin,but he's strong”,学生学会运用“He/She is big and tall.”说明人物或事物外部特征的方法。阅读活动结束后,为了锻炼学生对相关语句的应用,教师可以布置语文与英语两门学科融合的作业,如“选择一位你非常喜欢的文人墨客,请用英语对他/她进行外部特征介绍,并讲述你喜欢他的原因”。围绕这样的作业,学生能以语文思维搜集文人墨客的相关资料,具体了解其外形特点,然后整合思路,转变英语思维探究对该人物的表达方法。学生将英语阅读中所学的内容与现实表达需求融合在一起,能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认识,强化对英语阅读的创新应用。借助语文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应用平台,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英语阅读认知体系,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应用。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打开教学思维,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深度挖掘语文学科的优势,寻找语文与英语阅读的契合点,点拨学生的阅读思路,帮助学生总结出成功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健全英语阅读的维度,深化学生的阅读思考,助力学生的深度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英语阅读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邹艳琦.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35):126-128.
[2]李鲜花.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分析[J].名师在线,2023(34):50-52.
[3]徐佩玲.探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7):30-34.
[4]杨婕.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5):25-26.
[5]李静.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路径[J].辽宁教育,2024(3):38-41.
作者简介:康琼花,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