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块理论的应用

2024-10-19 00:00:00王博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3期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其中,写作技能的培养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之一。从整体来看,初中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弱,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都存在条理不清晰、语法错误多等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可从英语词汇量的掌握与积累入手。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块理论的运用较为普遍,其能帮助学生分析与理解文本、记忆与仿用语言,让写作变得更为规范与准确,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语块理论的含义,列举了语块的常见分类,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语块理论的价值及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语块理论;应用策略

就英语学习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其积累的词汇量以及用词能力有直接关联,当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且拥有良好的用词能力、理解拓展能力,便能进行规范、准确的写作。当前,“语块”这一新型词汇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较为普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语块指的是记忆、储存、输出、使用语言的最小单位,其并不是单个词,而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结构。语块是语法化的词汇,其作为整体存储在记忆中。直接套用或稍加改动语块,就能输出地道的语言。鉴于此,教师应主动将语块理论引入写作课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应用语块的方法,使学生像母语使用者一样进行流畅、得体、生动的表达,为英语作文增色添彩,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语块理论概述

语块,即语言模块的简称。语块往往由多个词构成,其结构、形式及意义较为固定,有确定的运用语境,以整体形式被个体记忆、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可直接提取相关知识。语块既具有词汇功能,又具有语法功能。在英语交流中,语块的出现频率较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块。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对其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难以准确表达个人想法,作文的逻辑较为混乱,存在许多生硬的汉语式表达。语块理论的运用则能让学生从关注单个词到关注长串的语块,像母语使用者那样接受、思考、理解、tJRYxYGS//hbQ1U4S8E4zf6zGNttsBqY8HFgwV9+NU8=运用语言,做到流畅表达,这对学生写作能力、口语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此外,对语块应用方法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社会交际等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二、语块的常见分类

语块教学法创始人Lewis将语块分为复合词和聚合词、搭配词、惯用表达、句子框架和引语四大类。其中,聚合词是带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复合词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新单词,有的有连字符,如swimming-pool,有的没有,如cowboy。搭配词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人们往往习惯连起来使用这些单词,如have a talk。惯用表达是一类形式半固定或固定的单词组合,其语用功能固定,如just a moment。句子框架和引语就是常见的关联词,多用于衔接文章,如finally。根据Lewis对语块的分类,语块有着整体性、预制性、多词性等特点。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语块理论,培养学生对词组、固定搭配、句子结构等的掌握能力,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自由度与灵活度,使其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创作出流畅、自然的作文。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语块教学更为便捷高效,且易于初中生理解与接受。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语块理论的价值

(一)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由于词汇积累量不足,对句型不够熟悉,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整体文章的逻辑较为混乱,很难获得理想的分数。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抗拒、畏难等情绪,写作时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优质的作文。语块有着整体性、预制性、多词性特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预先搭配好的语言组件。通过记忆语块,学生可以快速理解作文素材,节省从文字形象到语义建构的解码时间,积累下大量的词汇,并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流畅表达。这能极大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其更自如地应对写作,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影响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书面表达往往能折射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当前,很多学生对语法规则、词汇句型的掌握较为熟练,但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运用汉语思维,导致语言表达生硬,整体文章没有闪光点。语块理论的运用则能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可直接运用或稍加改动语块,输出地道的语言,充实作文内容。这同时也减少了思维反映时间,能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效率。

(三)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大量词汇、句型的积累是进行高质量书面表达的前提。在以往,教师往往会先带领学生解析、记忆词汇与句型,再进行写作教学,而记忆单词与句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写作教学时间不足。并且,这种记忆式的学习活动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导致无效记忆、重复记忆,对后续的写作教学并没有很大益处。语块理论的运用则能让学生快速记忆大量的语块知识,为写作教学预留充足的时间。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着写作主题直接提取相应的语块,进行语块知识的串联,输出生动、流畅、准确的文字。

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语块理论的具体策略

(一)积累语块知识,实现生动表达

由于词汇积累量不足,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难免会“束手束脚”,不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表达所思所想,这就导致作文内容单一平淡,缺乏欣赏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语块理论,教会学生如何为作文增色添彩。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会用到“important”这一单词,若学生能运用语块理论,以“be of importance”代替“important”,便能让原本平淡的表达变得生动形象,为作文增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块的教授,提醒学生积累语块知识,做好分类、规划等,这样在写作时,学生就能更加系统地调用词汇,避免语法错误和中式表达,让写作内容更富层次性、形象性,更具欣赏美感。

(二)借助语块理论,加强词汇记忆

写作是一项以书面形式表达自身观点及思想的活动,有着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的特点。初中生的思维活跃,想法新颖,他们在写作时本应该“文思泉涌”,但对很多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他们不能准确使用词汇,有时还会出现拼写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运用语块理论,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举例来说,学习词汇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记忆短暂的问题,经常混淆、遗忘英语词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语块特征,以科学的记忆方式积累词汇,形成深刻的印象。比如,为了让学生牢固记忆“share”这一词汇,教师可给出语块“share food with everyone”,让学生记住词汇含义、用法的同时,掌握share...with...这一搭配的运用方式。

(三)采取多元方法,输入语块知识

由于词汇积累量不足,学生的语块知识结构也比较薄弱。在指导学生运用语块知识前,教师应采取多元方法,帮助学生输入语块知识,强化学生的语块意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常见的语块输入策略有头脑风暴、图片及视频展示、替换练习等。其中,头脑风暴策略以真实的语言情境为依托,要求学生围绕着教师给出的话题展开思考,得出贴合话题的语块,随后教师进行补充与完善,丰富学生的语块知识。图片与视频展示指的是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载体呈现语块知识,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学生理解语块的含义及用法,形成深刻的印象。替换练习实质上就是对语块多样化表达的探索,让学生在相似语块之间建立联系,在写作时做到运用自如,为作文点睛、增色。

(四)内化语块知识,组织仿写练习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集中展示了各类语言现象,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积累语块知识,包括句型语块与篇章语块。句型是抽象的语块形式,对句型语块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提高英语写作质量。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篇章情节与故事发展,结合语境找出其中的句型语块,如亮明观点类的I think、I doubt、to be honest、in my opinion等;转移话题类的on the other hand、however等;陈述事实类的such as、finally、firstly等。而要帮助学生构建篇章语块,教师应做好篇章结构分析,指导学生提炼各个段落的主旨大意与结构框架,确保其理解篇章的整体架构,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了篇章语块后,学生在写作时能快速选择主题语块,高效整合篇章结构,为篇章内容及意义的完善预留充足的时间。内化语块的目的是更好地运用语块。为了让语块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记忆存储和检索提取,教师可组织仿写句子、复述课文、仿写文章等练习活动,搭建语块知识的“输出平台”。

(五)识别提取语块,增强应用能力

词汇积累是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词汇积累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逐个解析单词,要求学生记住单词的音、形、义,这会导致学生对词汇的记忆零散化,不能在写作中高效串联、灵活运用词汇。鉴于此,教师应开展语块识别与提取活动,指导学生将语块作为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传授一定的语块分析、运用方法。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实用性强的写作素材,要求学生阅读素材并归纳其中的重要语块,或是给出写作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合理联想,写出相关的词汇和语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块意识迅速强化,认识到积累语块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写作时结合主题匹配相应的语块,进行组合、串联及优化,输出优质的内容。

(六)设计游戏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游戏是初中生普遍喜爱的一项活动,在写作教学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语块知识的理解。比如,为锻炼学生区分、挑选语块的能力,教师可设计“大家来找茬”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游戏小队,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结构相似、语义区分难度高的语块,让各小组进行抢答,分辨各个语块的含义。随后,教师向各小组提供不同的单词、语块及句型,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汇与句型进行写作。若有多出的词汇或句型,各小组可进行互换,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具创意。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学生对语块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写作时能做到精准、流利地使用语块。

(七)挖掘语块内涵,拓展知识深度

语言既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块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语块的内涵文化,让学生在了解语块结构、含义的同时,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特征、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形成一定认知。比如,由于文化与认知方面的差异,很多英语习语并不能直接翻译成汉语,从字面上看不容易被理解,诸如“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等英汉意义完全等效的情况实属罕见。通过系统学习习语语块,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且能由习语语块这一语言现象切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文化特征,形成跨学科文化交际意识。

(八)布置实践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具有主体性、实践性特点,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写作标准,明确写作时间、词汇数量、句式难度等。同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所不足,教师可设置难度不同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能力或兴趣喜好选择写作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其写作自信。

(九)实施教学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运用语块理论,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词组、词汇的记忆方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能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语块的能力,强化其写作技能。若教师能在教学的最后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与评价总结,则能进一步巩固语块学习成果。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为其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学生会自行反思语块知识的运用情况与作文的完成情况,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其次,教师可要求各小组进行组内评价,指出同伴在语块应用方面的优点与不足,由小组长进行汇总,做好问题反馈。再次,教师邀请学生对写作教学展开评价,针对教学流程的组织、教学语言的使用、语块知识的讲解等提出建议,师生共同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最后,教师立足整体视角,归纳总结学生的写作情况及语块应用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写作态度,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语块理论的应用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帮助其克服母语负迁移影响,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运用多元策略,促进学生对语块知识的输入与内化,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运用语块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块应用能力,让学生创作出流畅、地道、自然的英语作文,增强写作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学萍.初中英语写作的有效教学对策[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4):66-67.

[2]曹梦兰.提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23(5):15-17.

作者简介:王博,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