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立意下小学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践

2024-10-19 00:00:00罗焱英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3期

摘 要:为了深化英语课程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科素质,“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课程思政的宏观环境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切实需求,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着重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教学活动证明,通过教师在授课、评估及引导思考三个关键领域的深入探索,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认知、思考和实践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成效,实现培育优秀人才之宗旨。教师应根据具体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巧妙地结合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打造高效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语言知识,同时积极进行英语口语的实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充分的锻炼,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意味着教师在授课时不仅需要精心规划教学内容和活动,还要通过评估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估应当贯彻成长导向原则,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全方位发展。在这个视角里,“教—学—评”一体化不仅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和学习自评,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在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的引导。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理念,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需全方位地评估学生的现状,并依此制订教学计划。教师需对学生现有的学术能力和学识深度进行评估,据此确立未来教学的目标与涉及的知识点。基于此情况,继续进行后续的课堂讲授。“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反思与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并定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估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期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此种策略有助于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塑造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且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遇到了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主要体现在:首先,部分教师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存在误解。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未能全面领会“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对在课堂上贯彻该模式的必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其次,在推进“教—学—评”融合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并未认真钻研“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学科特点,以此为基础制订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再次,部分教师未能透彻把握该教学模式的不足,在实际应用中未能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善。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最后,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和内容存在偏差。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训练,进而提升整体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评价环节并未恰当地整合评价的主体和内容,导致评价的预期效果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具体体现在:部分教师在考核学生学业时,未能全面记录和剖析学生的表现,不能迅速指出学生的不足,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技能进步,而对学生的整体素养评估重视不足。同时,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存在一定偏差,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就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忽视常常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三、课程思政立意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

在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结合起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挖掘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立意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为教和学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题,也能唤起其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教学的革新与创新,开辟符合当代小学生成长需求的新路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英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课堂评价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过往的教学评估模式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与僵化现象,导致教师大多着眼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熟练程度。这种评估手段激励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英语学习,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排斥情绪。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知识的探索之中。采用问题情境法、倡导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等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教师应密切留意学生在学业上所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并适时给予辅导与指导。

在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探索精神,而且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此外,这一模式对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技巧以及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样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四、课程思政立意下“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以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7“Seasons”Part B的教学为例

(一)基于“知识”的教学目标,凸显“育人”的价值取向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通过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实现思政教育的融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及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照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到价值观塑造的递进层次,遵循由浅入深、逐级上升的教学法则。

在教授小学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同时,教师需精心设计和巧妙营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学习环境。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其次,对评价方法的需求也应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将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实践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应借助教材,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对事物或现象的见解,以此激发其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深化育人价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灵魂,也是基础所在。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需精心构建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全景式教学氛围内,进而深刻地体验与理解,从而有效地吸收、领悟、掌握并实践英语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和表演等互动方式,引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深化学习,增强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阔其思维视野。

教师可以通过“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I can...”句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表达对某个季节的喜好,并尝试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My favo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内容创设情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需求,设计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在授课阶段,教师应辅导学生借助观察图像与影片,辨识并领悟不同国家不同季节的独特标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配恰当的练习题,推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难题和表达观点。实施课堂教学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国家及地区文化差异的认识。在推进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的全面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增进专业能力和素养,同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精通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精心地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而通过融合各类评价方法,增强培养学生的综合效果;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辅导学生确立健全的价值观及全球观。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素养”的作业设计,以作业引领“育人”价值

学习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在于培育思维能力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科学布置多样化作业,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育素养。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妥善安排作业,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Seasons” Part B后,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主题,设计以下几种形式的作业:

1.绘制心智图。教师可以运用PPT或其他工具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的关键知识点,并将每节课的教学资料总结成思维导图样式。2.分享自己的季节旅游经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感悟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等。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所学知识,投身于实际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深刻领悟与熟练运用知识至关重要,使其在应对现实挑战时能够游刃有余。4.组织课余活动。例如,手工制作、英语话剧、英语手抄报等。5.搜索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资料:图像、影片等。学生自主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但能提升其语言表达和信息搜集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其对课题的理解。6.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融合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与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辅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拓展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授过程中,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与进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并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依据英语教学大纲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在对英语的探究中学生的体验和所获成就。教师需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价值观指导和行为规范引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模式得到了实践,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增强了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其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并创新将教学、学习和评估融为一体的课堂模式,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舟.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探究:以Funny Phonics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3(12):51-52.

[2]姜佳丽,陈薇.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3(12):34-36.

[3]张娟.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界,2023(35):83-85.

[4]范锦萍.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3(35):104-106.

[5]马玉秀.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J].华夏教师,2023(34):67-68.

作者简介:罗焱英,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