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实践策略

2024-10-19 00:00:00黄作勋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3期

摘 要: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教育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而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在这个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学科,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引入“以读优写”策略,并结合多元教学实践,探讨一种切实可行的初中英语教育路径,旨在培养学生更全面、更灵活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系到学生在面对未知挑战时的应变和创新力。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本研究旨在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路,为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学生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实践策略

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教育界对学生培养的期望不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初中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承载着重要使命。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初中英语教育,提升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多方面能力,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以读优写”策略,结合不同的教学实践策略,寻找一种可行的初中英语教学路径,以满足当今学生更高层次、全方位的核心素养需求。笔者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希望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的意义

(一)阅读提升写作的思维深度

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之一是“以读优写”,这不仅仅是一种学科要求,更是一种深刻的学习理念。首先,阅读提升写作的思维深度,成为这一理念的关键点之一。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对不同主题的深刻理解。这种深度思维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理清论述思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素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时的表达能力,更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同时,通过学习优秀作品,学生能够汲取作者的写作技巧,逐渐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种深度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好地展现个性,表达独到见解。总的来说,“以读优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促使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深度阅读,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体现更高水平的思考,展现更丰富的语言表达,从而提升整体的英语素养。

(二)以阅读为桥梁拓展写作的创造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优写”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理念,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中,以阅读为桥梁拓展写作的创造性成为关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更灵活的思维空间。

通过深入阅读,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在积极的思辨中开启了创造性的写作之门。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科技文章、历史记载等各类文本,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边界,使其能够在写作时引入更多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这种创造性的写作,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是思想的深刻体现。阅读作为桥梁,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的文本中感知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巧妙,进而将这些感悟融入自己的写作中。这种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创作激情。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的各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写作技能,成为写作中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元素。

(三)阅读促进写作技能的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以读优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广泛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拓展语言表达的广度和深度。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资源,使得表达更加准确、生动。阅读促进写作技能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学生能够学到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了解段落间的衔接和思路的展开。这样的实践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使学生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章。此外,阅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激发写作的灵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文学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写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策略

(一)创境致真:构建真实情境促进语言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以读优写”的教学策略,创境致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构建真实情境以促进语言学习。以“ Getting to know you”为例,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在问候的部分,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问候场景,如在家庭聚会、学校新生报到等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问候用语,如“Hello”“nice to meet you”等,同时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真实感。对于重点词汇的教学,可以通过构建真实的语境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meet”一词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用到这个词汇,从而将单词的学习融入实际语言运用中。在语法部分,特别是一般现在时、系动词和副词的用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情境的演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对话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时态、系动词和副词,使其在实际交流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语法知识。通过创境致真的教学策略,初中英语教学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使语言学习更加具有情感投入和实际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够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其在真实情境中更加得心应手地学习。

(二)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引发思维品质培养

问题探究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课文“Welcome to China!”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语境,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发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问题探究,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Welcome to China!”一文涉及中国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中国人习惯用筷子?”或“中国的春节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方式?”等,激发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问题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比较、分析,从而培养在语言运用中的思维品质。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等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重要的是,问题探究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撰写答案,以此提高语言运用技能。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问题探究作为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任务驱动引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运用英语,从而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三)语境互动:促进学生交流共建语言环境

语境互动成为关键,旨在促进学生的交流,共建语言环境,通过结合课文“Where are you from”的知识点设定教学目标和明确重难点,教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语境互动对学生语言习得的积极影响。通过“Where are you from”这一语境,学生将有机会在课堂中进行实际的交流。引导学生使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进行问答,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培养实际交际的语言能力。通过互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进而提高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的信心。在语境互动中,可以通过展示相关文化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展开关于不同国家文化的讨论,既能够拓展知识面,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语境互动强调共建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能够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语境中的语言应用水平。语境互动作为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促进学生的交流,共建语言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运用英语,从而全面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四)写作精进:优化写作技能提升核心素养

写作精进是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策略的关键部分,旨在优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通过结合课文“Our school life”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课前预习和导入,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写作精进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作用。通过“Our school life”这一课文,学生将接触到关于学校生活的丰富素材,在写作精进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写作,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看法、体验和感受。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关于自己学校生活的文章,描述上学的方式、课堂氛围、课外活动等以此锻炼写作表达能力。预习作业的设定为学生提前了解并熟悉新单词和课文内容,为写作精进提供了基础。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有关交通方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用英语进行表达,预热写作的主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重要的是,通过课文中的对话展示和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结构,有助于在写作中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元素,提高写作水平。例如,通过对话中的句子“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bus.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学生可以学到有关交通方式的表达,进而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写作精进作为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优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使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从而全面提升语言综合素养。

(五)多模态学习:整合视听触等多感官刺激提升学习效果

多模态学习,旨在整合视听触等多感官刺激,提升学习效果。结合课文“How do you go to school?”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交际能力。通过视听等多模态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型。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学生能够看到不同交通工具的实际场景,听到对话的语音表达,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新学的单词和句型。多模态学习还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实际交通场景,如角色扮演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情景,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素材,学生将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重要的是,多模态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除了语言知识目标外,教学目标中还包括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不同交通方式以及交通安全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安全、文明地出行。

三、结语

综合研究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优写”教学中创境致真、问题探究、语境互动、写作精进以及多模态等教学实践策略,得出以下结论:这些策略的巧妙结合不仅使学生在语言学科中取得了显著进步,更为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创境致真的方法通过构建真实情境促进语言学习,问题探究策略以任务驱动引发思维品质培养,语境互动策略通过促进学生交流共建语言环境,以及写作精进策略通过优化写作技能提升核心素养,这些策略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一研究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优写”不仅仅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这些策略不仅要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深度、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这一教学路径的成功实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启示。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有信心让每一位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都能更加自信、创造性地应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胡乔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教师,2022(10):183-186.

[2]庄海滨,林观海.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设计例析[J].英语教师,2020(17):179-184.

[3]程腊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0(24):105.

[4]郑小林.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浅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4):83.

作者简介:黄作勋,邵武第六中学城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