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开设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所提出的教育号召,推动落实“双减”政策,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为基准,合理设计作业任务,调节教与学的关系,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就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策略展开探究,深度剖析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的内涵,设计原则等内容,提出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成效,发展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提质增效成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要切口,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把其所学习的单元知识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学生学情,依据作业设计要求,丰富作业布置形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多样性,并把作业当作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创建交流互动平台。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上设计主题实践作业任务,注重学习能力、文化意识以及语言能力的融合渗透,坚持以作业设计的素养导向为原则,展现出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育人价值。
一、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内涵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教学中一类重要的延伸以及扩充形式,对于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与内化产生的影响极大。通常情况下,将英语作业划分成为准备性作业、随堂检测作业、拓展性作业和主题实践作业等多种类型。其中,准备性作业会以单元主题为基准,以完成该节课时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在当中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随堂检测作业是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基准进行的检测;拓展性作业需要融合实际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对单元主题以及课时主题进行巩固和探究等。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会以解决任务或项目为主线,使得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作业性质相同,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单元主题的内容,调用已有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情感等。
二、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原则
首先,单元主题实践作业需要存在层次性与关联性。作业在设计时需要聚焦单元主题意义,在其统领下融合语法、词汇等多类模块的知识,设置和学生语言技能以及认知能力相关的学习情境或实践主题。明确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任务主线,设计出由简至难的学习任务,保障其任务环环相扣,这样学生在完成其作业时就能够逐步深入地探究单元主题意义。
其次,单元主题实践作业需要围绕单元主题, 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融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作业设计和评价贯穿至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出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的教育价值,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展现出其所具备的纽带作用,并以其当作主题意义探究结果的提升点。
最后,单元主题实践作业需注重内容与语言学习的融合。教师只有布置主题意义探究较为深入的作业,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且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当中会蕴含着尤为丰富的主题信息内容,以任务做明线,以练习做暗线,将二者相结合,便于学生持续且有效地探究单元主题的意义,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三、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策略实施价值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会涉及思维品质、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组成要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要素会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连接关系,彼此促进,相互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学习路径,借助实践引导学生感知并运用英语。英语这门课程的应用性以及工具性较强,想要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单纯依靠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逐步延伸至课外,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将英语课程和其他学科连接在一起,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英语教材基础知识时,需要设计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利用这一形式补充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类作业的布置受到了教育领域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认可,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教育载体作用很强,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四、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缺乏实用性
当前,英语教学中布置形式单一的书面作业的情况较为普遍,较少采用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这一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完善,其个性特征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别会比较显著,班级中会出现学困生与优等生。若一味地应用“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就会使得优等生成绩无法提升,学困生的成绩也会逐渐降低,其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无法较好地迎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甚至还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削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
(二)作业间缺少关联性
现阶段,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布置的针对性不明确,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业设置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且与课堂的联系不够密切。教师在授课时会以教材内容知识的讲述为主,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脱离教材,参照其他类型的习题册或者参考书等,使得学生在完成其作业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类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受挫,完成作业的欲望下降,进而降低其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作业数量较多
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注重理论,对于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重视度较低,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受限,学生也会陷入题海战术之中,给学生带来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学生仅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具有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任务,降低了探索和运用英语知识的欲望,消极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
五、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一)解析单元内容设计作业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发挥出单元教学目标的统领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英语作业。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参考单元课时以及单元教学目标,解析单元内容,评估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以及技能发展情况,并预设目标。保证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布置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知识和学习体验。实践作业设计要将单元教学总目标进行更为细化的处理,设置与教学内容一致或相近的实践任务作为学习载体,激发学生在正式情境中的学习欲望,驱动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最终实现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的教育价值。例如 ,在讲解“Make your own milk shake”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结合实践作业内容布置主题实践作业任务。该单元的主题为“love labor,love life”,以制作食物为话题展开,所以在该单元当中会涉及过桥米线、三明治、香蕉奶昔等一些中外美食的制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其知识了解过程性描述语言“First,... Then,...”等的具体用法,让学生能够学会有序表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状况,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奶昔,配以视频或者图片记录下来,使用英文进行介绍。学生在完成该项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其学习英语知识的内驱力会变得更强,分析其单元实践作业的属性,结合作业设计状况调整作业格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实践作业语言架构体系,最后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进行综合性的点评。
(二)结合单元主题与内容设计作业
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要突出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导,教师需要以英语教材内容为核心,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和单元主题和内容相贴合的情境内容,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设计和该单元主题相贴合的听、说、读、看、写等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编写小故事或者参与辩论等构建语言使用新语境,充分发挥出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的拓展、巩固以及提升作用,促进学生单元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深化其对于单元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英语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多种实践作业类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通过实践逐步养成,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语言实践布置任务,着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当前,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教育领域中衍生出如慕课、微课等多类新型的教学资源,在这些新型教学资源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观念等产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可以布置微课、PPT学习汇报等多类实践性的作业任务,利用这一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知识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可以采取汇报展示的形式,了解学生基础口语表达技能发展情况。比如,在讲解“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这一单元时,教师要通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正确掌握fantastic、which、clearly等单词,了解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形式的构成,正确表示两者比较的句式结构等,可以用英语描绘人物的外表,比较人物的个性等。在讲解完该节知识后布置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让学生把所学习的语法知识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应用,制作微课作业。例如,一些学生会在生活当中,应用形容词以及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对比尺子的长度、魔方的大小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把该实践作业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并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语言归纳能力,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通过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语言技能水平。
(四)建立真实情境塑造文化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需要创建更具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可以布置跨文化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架构体系。文化意识会涵盖自尊自强、文化自信等多类优良的品格,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仅通过说教或者贴标签的形式来完成,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文化内涵,从而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在布置体验型单元主题实践作业时,要注重营造更为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内化知识。例如,在讲解“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这一单元知识时,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运用其所学习的词汇和句型描绘食物制作过程,可以在真实的情境当中熟练应用“How many .. ?”“How much... do we need ?”等多个句型,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建立真实的人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并体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讲解完其知识后,设计制作三明治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一边展示一边使用英语介绍三明治制作的具体过程和步骤。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时,需要提前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食物的具体制作办法,学生可以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轻松接触的食物,这样可以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早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语法和词汇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背景下,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应运而生,其实践意义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韩佳伟.“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质量作业设计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10):33-36.
[2]刘丽萍.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23(18):51-53.
[3]俞连珠.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假期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6):97-101.
[4]宋永娟.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与实践[J].英语教师,2020(10):168-170,181.
[5]吴丽红,石丁宇.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0):54-57.
作者简介:何洪飞(1982-),男,云南曲靖人,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高级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课题编号:JY2021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