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富有深度和活力的学习体验。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分析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通过对促进深层次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师生互动与合作的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这一研究期望推动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育中的更广泛应用,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当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日益广泛应用。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帮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期望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实用性、创新性的建议,推动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教育中的更广泛应用。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
1.注重学习的过程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源自认知加工学说,同时融合了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教育家的思想。皮亚杰和布鲁纳强调了知识学习是个体与学习环境、对象相互作用与内化的过程。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为建构主义思想的丰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者通过对“最近发展区”的利用来实现较高认知水平。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强调的是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外在环境的引导,对学习材料进行主动建构。这包括对信息的加工、选择和处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内涵和意义。这一理论突显了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内化所学知识,为知识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
2.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包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策略侧重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相较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运用所提供的资源,灵活应用各种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策略。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建构者,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这种注重学习主动性的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策略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授与接受关系,更是一种相互学习、互动的关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目标成为双向引导的指导方向,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资源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通过主动提问、思考和表达与教师进行深度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学科素养。这种互动关系有助于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深层次理解与知识内化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的建构过程更容易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知识结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通过互动构建深层次理解的过程。例如,通过设计富有情境感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阅读材料的互动来主动构建知识。通过提供真实的英语交流情景,让学生在小组中模拟对话并阅读相关材料,学生也将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讨论,从彼此的交流中建构出对语法规则和生词的理解。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深层次理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教师应该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独立解决问题和分享学习经验,教师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并展开相关主题的自主研究。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独立控制和管理能力,使其逐渐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动者。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性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在“Dream homes”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真实性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将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方位介词的使用,如above、at、behind、between、in、into、in front of、next to、on、outside、over、under。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使用这些介词,例如,描述自己的家或梦想中的家的位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这些介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深层次理解。通过复习基础词和序数词,特别关注在描述房屋方面的词汇,比如房间的位置、楼层的描述等。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这些词汇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家或邻里,进一步将学习的知识内化到实际语境中。再者,通过百、千、十万的读写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数字有更直观的认识,例如,在描述房子的面积或价格时,教师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房地产广告或信息,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数字,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房屋信息,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型,如“I would like to live next to a restaurant.”,设计实际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交际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得以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互动式教学、合作学习
在“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教学中,教师注重互动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充分应用,通过创设互动性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带上一张明信片,并邀请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明信片上的图片以及自己的一些个人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使用 possessive nouns,还能够借此机会培养对他人财物尊重和分享的意识。通过互相介绍和交流,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注重互动式教学的策略得以实施。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关于Sunshine Town居民的简介。每位学生扮演一个居民角色,通过使用 possessive adjectives 和 pronouns 描述自己的家庭、朋友和物品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创造和完善各自居民的信息,这就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注重互动式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情景,引导学生使用 possessive adjectives 和 pronouns 进行交际。例如,学生分角色扮演买家和卖家,卖家需要介绍商品并回答买家的问题,而买家则需要使用 possessive adjectives 和 pronouns 表达购物需求。这种真实情境的练习促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内化。通过以上策略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注重互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语言的实际运用,又能培养协作和沟通的技能,使英语学习更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三)整合多媒体资源,拓展学习途径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城市地图,并引导学生一同探讨城市的地理结构、道路规划及交通标志等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地图软件的展示,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真实城市的道路布局和主要标志,从而在心理上建构起对城市结构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城市地图,让学生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标志和方向,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空间的深层次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任务,要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或电子设备,运用地图应用进行实际的导航操作。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引导,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真实的导航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规划从学校到指定地点的最佳路线,并在导航应用中进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场景,运用所学的地图导航技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感知能力,还培养了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在课堂中巧妙整合多媒体资源,教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真实场景,促进了深层次的理解和知识内化。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即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整合多媒体资源的策略,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更能主动参与,形成对初中英语阅读的深刻理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设计探究性任务,促进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策略,其中设计探究性任务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Unit 5 “Amazing thing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任务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项精心设计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一个引人入胜的事例,然后通过研究相关资料,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或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如果课文提到了奇迹般的自然现象,比如雷电的产生,那么任务可以是要求学生了解雷电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的方式分享学生的发现。这样的任务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调研和表达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思维。此外,探究性任务也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mazing things”的教学可能涉及一些与科技、生态等领域相关的事例。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调查身边发生的类似现象或者应用科学知识解释某一日常现象,从而将抽象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身边的自然奇观,如季节变化、植物生长等,然后用英语展示学生的发现。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身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探究性任务时,教师应当注重任务的开放性和启发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去探究问题。以“Amazing thing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模拟科学实验,验证或证伪课文中提到的某一现象。这样的任务不仅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得到实践,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例如,如果课文中提到了一种特殊的植物生长方式,任务可以是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该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用英语记录和解释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在实验中培养自己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在“Amazing thing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对某一奇异现象的疑问,并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答。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寻找答案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中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通过这样的任务设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结语
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真实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探究性任务,以此来促进对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些策略的应用有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建姐.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黄金月.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混合式探讨: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4):21-27.
作者简介:丁僮,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