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4-10-19 00:00:00程丽萍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3期

摘 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4 Reading“ 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为例,进行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笔者从设计合理教学目标、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实施灵活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以挫折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该研究是将心理健康教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次有益尝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一、引言

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人才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和心理素质健康三个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都应具有完全的适应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人才衡量标准。

高中阶段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也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自我意识不健全,心理活动不稳定,加之学业压力大,以及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影响,他们在此阶段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的甚至出现离家出走、自杀等心理问题,从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关注和探讨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心理报告(2019-2020年)》指出,24.6%的青少年抑郁,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随着年级升高,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由此可以看出,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心理学化教学内容”。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也发展迅速,且主要涉及语文、思想政治和历史等学科,英语学科中偶有涉及,且主要集中在比较笼统的层面,对于具体渗透到教学实际中的情况,具体研究的案例较少。因此,笔者将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4 Reading“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为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并展开教学实践研究。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详细阐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实施情况。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要实行多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全体教师自觉遵循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心育课,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成为一种常态。

高中英语作为基础阶段的外语必修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学科设置的初衷和目的不是要发展学生专业水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够把语言作为认识自我、接纳他人、认识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使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类本体知识,发展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并形成初步的语感,获得一定的语言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一定的相同性。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高中英语教材围绕着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新闻报道、名著赏析和视频演讲等题材,为学生认识健康心理提供了参考,也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英语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和访谈等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提供实践的机会。英语单词的有效记忆和复习,对学生运用记忆理论,学会学习,开发学习潜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一)教材分析

“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是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4的主阅读文章。本单元以人与社会为主题脉络,以科学家、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为话题 。本篇阅读课之前,在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中,以视频形式简要介绍了两位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科学家: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和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此基础上,本节阅读课将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新闻报道,以此来了解她的主要信息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新闻报道的结构进行回顾。

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一篇可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的优质素材。屠呦呦克服重重困难,不怕挫折,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同时,屠呦呦团队协同作战,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屠呦呦勉励青年科学家汲取中医智慧,奉献社会,同学们也要通过努力学习成为能造福社会与人类的有用人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通过初中、高中必修一、二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为后续的应用实践活动和迁移创新提供了语言基础的保证。在心理需求上,学生经历了多次考试,再加上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焦虑、畏难情绪逐渐加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失败,不轻言放弃,利用好本节阅读课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学目标

结合英语学科的本体知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复习如何读一篇新闻报道。

2. 提炼大纲和分析新闻的信息。.

3. 学习屠呦呦作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报道的主要信息和文章结构。

2. 学习屠呦呦作为科学家的优秀心理品质

(五)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过程

1. Lead-in。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屠呦呦受颁诺贝尔奖的视频,接着问学生:“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Nobel Prize? What important scientific discoveries have you heard about? ”,学生积极作答。

教师采用相关视频片段导入,让学生回忆相关背景知识,为后续阅读做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2. Reading。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回顾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整体阅读和细读,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了解文章的大意、屠呦呦的成长、学习和研究的经历,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找到屠呦呦及其团队对于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处理的。

如:Problems:The extracts failed to produce any promising results.

Solu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blems: Tu and her team couldn't produce enough qinghao extract because research resources were limited.

Solu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blems: Tu and her team didn't have sufficient safety data to start trails on patients.

Solu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部分的教学和训练是让学生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梳理一些细节信息,完成英语阅读课的语言教学目标,上述任务的设计一方面是积累一些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是感知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学精神。

3. Post- reading。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发现和使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屠呦呦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如well-educated、determined、dedicated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对屠呦呦进行一次采访,突出询问她是如何面对和努力克服研究路上的困难和问题的,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布置临场进行题为“What can I learn from Tu Youyou? ”的演讲。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以此来培养人际沟通的能力,通过演讲表达屠呦呦是如何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从而思考自己的生活及以后的人生道路应如何规划,同时,汲取中华医药的宝贵财富,造福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4. Consolidation and Homework。通过完成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本重要信息,采用同伴评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本课的最后总结性的任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布置作业“ Write down the speech titled what I can learn from Tu Youyou?”同时,要求课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求疑难词句的理解,为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创设情境,也为下节课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七)案例分析

笔者在“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的阅读课教学中,设计了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采用了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构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引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渗透教育。首先,针对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年级的上升而出现的日益增长的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笔者分析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挖掘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其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将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方向性。最后,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英语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促进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在以后的生活中进行自我指导,在课堂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这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实现它的途径还有很多。在此,笔者通过学习实践,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不同的课型,教师要区别对待,并且要分清主次。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英语教学的课堂应该以掌握英语学科的本体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主,有比例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辅,使得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做到主次分明且有机融入。

其次,要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更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渗透技能的提高是关键。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师,一方面要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与内容,增强意识;同时,要用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走向深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自己建立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英语学科整体育人观。

再次,挖掘教材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策略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能通过多种策略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如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营造宽松、安全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在教学实践中布置课前3-5分钟的自由发言,可以让学生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有一个表达的通道。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使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理健康教育变得更加容易。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中教会学生正确看待死亡,《幸福来敲门》(Pursuit of Happiness)中学生懂得了坚持梦想,终会有所回报。另外,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人格魅力等都能很好地感染学生。

五、结语

笔者的这节阅读课的案例研究是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持。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提高渗透技能,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学科本体知识的前提下,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贡献。

当然,如何建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科学系统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还需要有兴趣的同仁们继续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林崇德,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曾建兴.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27):22-25.

[4]王蔷,孙万磊,赵连杰,李雪如.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3-14.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程丽萍,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