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真善美之地 育真善美之“麟 ”

2024-10-18 00:00:00余多
教育家 2024年41期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以下简称“麒麟小学”)在美育精神的引领下,实施“真善美”的课程体系,打造“美中求美”的“尚美”品牌,形成了全覆盖、多样化的美育体系。

麒麟小学以“麒麟”命名,麒麟是仁善、祥瑞的象征。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学校以“至善、求真、尚美”的教育理念推动发展,通过“善上求善、真里求真、美中求美”的实践体系设立“建真善美之地,育真善美之‘麟’”的办学目标,体现学校对学生共性发展、个性成长的期望与追求。学校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寓为培育大树——“真”是教育的根基,寓为树根;“善”是教育的灵魂,寓为树干;“美”是教育的境界,寓为绿叶繁花。“真善美”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幸福成长赋能、为人生出彩助力,“尚美”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和特色

◎美润教师,育己育人

美无处不在,美育也无处不在。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最好的美育资源。麒麟小学的美育浸润从教师抓起,从提升全体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着手,塑造师德师风,涵养美育情怀,“育人先育己”。

教师身心美。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开设“遇见最好的自己”教师礼仪课程,协助塑造教师美的职业形象,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礼仪课程包括师德、师表、师言、师行四个板块,主要设置了“教师仪容仪表与着装”“教师身体语言与姿态”等教学活动内容。塑造了教师美的形象和气质,提升了教师的道德素养,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了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教师艺术美。麒麟小学的教师“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三美:“歌声美”“琴声美”“绘画美”。“歌声美”——学校成立“梦之声”教师合唱团,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学习、排练和演出,提升了教师的审美素养,促进了教师身心健康,凝聚了团队向心力,丰富了校园文化,深受教师喜爱;“琴声美”——学校基于女教师占比较大的实际情况,特别成立了“丝韵”女教师葫芦丝、口风琴和排笛社团,让女教师们能唱能奏,尽情展示巾帼风采;“绘画美”——学校充分发挥美术教师优势,定期组织全体教师练习简笔画,增强绘画基本功,鼓励以作业本批注留言的形式,解锁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新技能,拉近师生距离、紧密师生关系。

◎美润学生,各美其美

美育浸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路径,“育真善美之‘麟’”是麒麟小学的培养目标。瑞兽麒麟集合了各种动物的形象,“育真善美之‘麟’”就是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各美其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生生有乐器,人人会演奏。麒麟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空灵鼓,二年级学生学习排笛,三年级学生学习口风琴。在音乐课堂加入乐器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极大激发了学生手、口、脑并用的能力,开发其智力、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多彩课程,个性成长。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设置课程,采用选课走班的形式开展。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校设置了90个各具特色的社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麒麟小学积极塑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美育精神于时时、处处、人人的育人环境。通过感受美、发现美、热爱美、表现美、成为美、创造美,让美育持续浸润心灵、滋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