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G331驶进吉林省集安市,大街小巷车流有序,沿街商铺鳞次栉比,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从城区到乡村,从重点工程到旅游景区,处处可见民警和辅警奔忙的身影。
人在景中游,警在景中守。近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通化边境管理支队深耕“预防警务”,以精细治理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通过推广“三警”群防联控警务模式、搭建“三所”多元调解机制、坚持“七巡”显性用警,从源头上降警情,打造平安边境和美画卷。
警情数、案发数同比下降7%和12%,破案率、查处率同比上升17%和31%……双降、双升成绩单的背后,是创行“3+3+7”警务模式的“平安密码”。
“三警联防”
开启社会化警务模式
调处矛盾、巡逻防控、隐患排查、法治宣传……在吉林省集安市,无论是繁华市区还是偏远村屯,都活跃着来自各行各业的“义警”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注入新活力。
“楼下声音小多了,谢谢阮警官和‘义警’帮忙缓和矛盾!”8月25日,莲东花园小区业主黄先生表示 。
自今年3月以来,黄先生因噪音问题同楼下邻居发生纠纷,多次协商未果后发生口角。身为“义警”的外卖员王朋发现后,第一时间与社区民警阮金宝登门调解,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
这是该支队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民警+辅警+义警”三警群防联控模式,有效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的生动实践。
隐患点多、边境线长、防范面广,且辖区山高林密、群众居住分散是通化边境管理支队所属近10个农村边境派出所辖区的真实写照。为此,该支队结合辖区特点,大力推进农村警务和基层社会治理,于2019年5月启动“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在所属自然村招录选拔60余名辅警,用于配合边境派出所开展驻村警务工作。
据该支队开发区边境派出所所长刘凌航介绍,作为驻村辅警力量的补充,该支队在2020年6月组建了吉林省边境地区第一支15人义警队伍,如今已扩建成13支超170人的强大群体。
“‘义警’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地理环境熟、村屯结构清、邻里情况明,化解矛盾纠纷有先天优势,有了他们的加入,我的工作量减少了,效率大大增加了!”集安市胜利村驻村辅警汤华强表示。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近年来,该支队积极探索社会化警务模式,先后搭建“一村一辅警”“义警工作站”“乡村振兴法律咨询室”“红色物业”“道德银行”“麻线帮帮团”等平台,全面推行“人民调解驻所制”,让从前的“民警管治”向“村民自治”延伸,逐步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截至目前,该支队驻村辅警、“义警”等社会化警务力量协助民警开展边境踏查18700余次,获取线索且协助破案428起,参与排查、调解纠纷215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
“三所联调”
探索多元化调解机制
“你别狮子大张口,今天大家都在这儿 ,帮我评评理!”
“三警”解决小矛盾,“三所”让矛盾不升级。7月20日,该支队太王边境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王先生报警:自己家跑水给楼下造成了损失,双方大打出手,并砸坏了不少家具。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邻里纠纷,双方为琐事积怨已久,如果简单调解,双方产生心结,事后极易引发矛盾的再次升级。”抵达现场后,该所副所长刘晓峰立即启动“三所联调”机制,即邀请当事人及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调解员来到边境派出所,帮助核算损失,讲授邻里相处之道,从“法、理、情”三个维度与双方商讨解决方案,最终两家心平气和接受调解,为多年邻里矛盾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从法律角度给双方提供专业咨询,让大家更理性地认识问题、对待问题。”律师调解员张光勋表示。
“有时候,仅仅依靠民警难以说服双方,引入律师和调解员,让双方既能感受到调解的温情,又有专业的法律服务,法、理、情三者相融,是‘三所联调’解决矛盾纠纷的关键。”刘晓峰表示。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们的工作也在发生变化。”太王边境派出所所长曹培刚表示,“类似这样的矛盾纠纷是我们警情的主要来源,也是引发案件的主要成因。所以,我们从被动兜底转为前端预防,这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
据悉,早在六年前,太王边境派出所就与当地政法、街道、村委会、律所、妇联等单位建立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组建专门队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形成一套多元调处化解纠纷的方法。如今,“三所联调”的成功经验已在支队推广,把无法当场化解且易产生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引入“三所联调”模式,实现排查发现、研判等级、列席联调、回访问效全流程闭环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源头化解。
“三所联调”效果如何?数据最有发言权!三年来,该支队各边境派出所共排查矛盾纠纷6278起、化解6090起,其中,边境派出所管辖的一般矛盾纠纷100%化解,其他需联合调处的矛盾纠纷化解率为97%。
“七巡联控”
打造一体化勤务布局
“根据黄柏边境派出所反馈,嫌疑人多次更换车辆,逃跑路线复杂多变,请沿线13组警力根据逃跑轨迹合围封控圈!”
快反分队就位、警犬分队就位、视频巡查队就位……8月16日13时,集安边境管理大队勤务指挥室大屏幕前,大队长刘海泉发出抓捕指令,从开始行动到成功抓获网上逃犯,用时不到10分钟,这是该支队“七巡联控”破案的缩影。
近年来,该支队以信息科技建设驱动社会治理水平,精心构建现代化指挥作战体系。坚持显性用警,统筹步巡、骑巡、车巡、携犬巡、武装巡、视频巡、空中巡“七巡联控”,全面强化边境地区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通边小路的缉查密度,不断优化景区、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的警力配置,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我们对辖区全域施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实现治安要素、警力布防、指挥调度内容可视化,‘七巡’街面,变单打独斗为合成防控,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该支队指挥中心主任姜明凯说。
据了解,集安作为中国十大边疆重镇,边境线长且村组分散,旅游旺季更是游客骤增,由于执法执勤单位相距远、分布散、支援慢,传统指挥模式难以满足治安防范需求。
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犯罪形势和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更高期待,该支队不断探索优化“七巡联控”一体化勤务布局,逐步完善巡处一体、等级响应、分级布控、区域增援机制,真正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形成一点响应、周边合围、层级防控的“预防警务”布局。
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精准,从事后到事前……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境小镇落地生根,“预防警务”正为经济社会发展绘就平安“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