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是中华千年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寄托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与乡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贡水河贯穿县城,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全县面积2737平方公里,辖5镇4乡、14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36.2万人。
近年来,宣恩县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推进保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加快传统村落发展,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切实将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彭家寨、庆阳坝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县成功申报6批16个传统村落,8个传统村落被纳入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
立足实际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宣恩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联合属地政府、住建、文旅、城管执法、国土等部门成立专班,按照优先保护绿水青山、优先维护村落原貌、优先改善人居环境、优先落实村民增收、优先保障景区多途径筹资的“五优先”原则,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现村民收入达到持续增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效果。
同时聘请专业机构,立足村情、尊重民意,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在植入现代化功能的同时,采取合理的规模和空间处理方式,不改变原有巷道空间肌理和文化韵味。明确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奖补资金70%用于古建筑、古风貌的修缮与保护,30%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环境提升的分配比例,最大化地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
宣恩县有土家、苗、侗等13个少数民族,创造了造型美观、风格独具的干栏式建筑,“青瓦挑梁、飞檐翘角、木门木窗、栏杆跺脊”成为显著特征,演绎了内涵深厚的建筑文化。土家吊脚楼是宣恩县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彭家寨吊脚楼群被誉为“湖北土家第一寨”。为加大对彭家寨吊脚楼的保护,宣恩县创新方式方法,将房屋回购运用专业技术进行修缮,继续让原住居民在内生活,同时享有永久性的居住权及居住继承权。在确保对所有木质结构房屋保护的同时,也解决了现有居民安置及房屋管理的问题,目前已投资房屋本体维修资金1200万元、消防工程766万元,58户32栋房屋已完成征收,55户30栋核心区房屋已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区。
科学布局
做好传统文化传承
野椒园村位于湖北恩施宣恩县晓关乡,清朝年间,侗民从湘西、黔东、江西等地区迁入,与当地土家族融合后形成数十个侗族聚落。
野椒园村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民风民俗、音乐歌舞、作坊工艺、族群语言等是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以古民居、古树、古家训、古墓群、古作坊、古民俗、古语言等核心资源闻名,被誉为“武陵第一古侗寨”。宣恩县挖掘整理张氏侗寨十二家训家规、杨氏侗寨十二家训十七诫,建成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弘扬家风家训文化,传承家风家训,让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家喻户晓,世代相传,人人遵守,始终保持着一种古朴之风。
2022年启动建设的风雨桥、鼓楼、九佬十八匠工坊、古侗寨修缮保护项目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7600万元,相关项目完工后可达3A级旅游景区营运标准。
宣恩县对传统村落新建房屋外观造型、材料规格、样式尺寸和色调处理等推广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形成鲜明的地域性民族建筑特色,保留了传统民居的神韵。
在保持和传承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宣恩县累计投入3500万元,改造、修缮庆阳凉亭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庆阳古街已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商贸经营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古街。
此外,宣恩县还先后争取传统村落奖补资金4466万元,整合政府投资、社会资本、融资贷款等资金近4.3亿元改善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引导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研学”的保护开发新模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培育传统村落开发利用新的增长点,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特别是以传统村落为基础开发利用的彭家寨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观音山、酉水河、龙潭河等壮阔秀丽的自然景观;有彭家寨吊脚楼群、墨客廊桥、地仙桥、意匠神工等各具古韵的建筑艺术;有由摩霄楼、中意·国际建筑研学营、耍耍街、舍巴田园、撒野小镇等游览区域构成的土家生产生活全景画廊,是集土家文化研究、建筑艺术展示、国际学术交流、农耕文化体验、沉浸式演出、康养休闲度假等项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地标,被誉为“土家文化的中枢、建筑艺术的圣地”。
宣恩县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相结合,传统村落已基本实现特色农业项目全覆盖,将传统村落特色农业项目纳入“一村一企·百企帮百村”兴村行动,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湖北联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与农户合作经营,在椒园镇水田坝、高罗清水塘等村打造特色民居,发展民宿产业。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到村寨观摩学习和打卡旅游、促进农特产品消费,实现了旅游人次超十万、旅游收入超百万,带动村民就业300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生活越来越好。
当地各村创新宣传举措,用好“IP”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特色产品,以“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为核心思想,通过“传统村落+”一系列活动提高传统村落知名度,在彭家寨等地举办“亚洲干栏木构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学术研讨会”“亚洲干栏木构展览馆开馆仪式”“中秋露营奇妙夜”等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创意活动,获得了市场的普遍好评。
目前彭家寨已被打造成集土家文化研究、建筑艺术展示、国际学术交流、农耕文化体验、沉浸式演出、康养休闲度假等项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地标,已列入文化和旅游部优先项目和湖北省“十四五”服务业重点项目,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恩施文化大峡谷。
如今,宣恩县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思路、强化履职、探索创新,找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强化特色资源保护挖掘,更好更快地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抱团”集聚式发展,真正让宣恩大地的传统村落留住“形”,守住“魂”,让固定的建筑“活”起来,让无边的乡愁在传统村落中得到回应,让乡音久久围绕在秀美山川的每个角落。
(作者单位:宣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