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音乐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因此,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实施路径,对于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小学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课程中,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美育综合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9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师慧(1984—),女,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国家的发展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所以,不仅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基础知识教育,还应当科学实施思政教育,促使青少年在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音乐不仅是艺术,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对课程思政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摸索教育实践路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何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1]。其关注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课程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选取与学情契合的切入点,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育人成效[2]。
二、小学音乐课程思政教育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时,需要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着重分析学生兴趣爱好,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保证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零距离”[3]。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需要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始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与交流空间,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不断发展潜能,取长补短,朝着预期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达成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促进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适度性原则
第一,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引入思政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一些歌曲的背景故事等来引导学生思考与思政相关的问题,从而自然地引入思政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教师需要深入了解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掌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找准二者的融合点,保证思政元素在音乐课堂的充分体现,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目标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程思政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以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导向,促进各类教育行为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具备良好的目标意识,做好统筹安排,确保课堂的教学成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同时,应当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基础,逐步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有所得,实现音乐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小学音乐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提炼主题形象,明确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5]。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会产生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行动又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小学音乐教材全面展现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提炼教材主题,明确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适宜小学生发展的音乐教育活动,确保小学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教师应全面分析与挖掘教材内容,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中包含的教育元素,将“在音乐学习中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作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等,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6]。通过深入挖掘,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教育价值,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等歌词,感悟国旗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培育爱国情怀。
(二)立足音乐教材,挖掘融合资源
在小学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素材与资源的准备,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音乐教学具有语言教育的功能,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思政,既能充分发挥语言所反映的特定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导向作用,又能够实现以语言教育为核心,深化文化内涵挖掘、比较、批判、评价和鉴别的作用。“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载体,将思政的内涵融入音乐教学,需要以音乐教材为基础,找准教育融合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教师应筛选出适用于思政教育的教材篇目,以此为基础,明确教育设计的关键要素[7]。以《劳动最光荣》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选择与之契合的思政教育素材,设计教育活动如下。活动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场景的模拟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劳动最光荣》这首曲目的内涵。活动二: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劳动故事,从而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活动三: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需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解读歌词文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的素质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还与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8]。个人的品质决定了未来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读歌词文本,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唤醒学生爱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教师可以结合歌词中的情感和意象,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描绘了国旗的庄严与神圣,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则表达了对国旗、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亲近之情,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应当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的曲目,让学生在解读歌词的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组织实践活动,丰富课外生活
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作用有限,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校内外可以运用的教育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歌唱技巧,而且能够对红色歌曲的文化内涵有全新的认识。此外,教师需要拓展第二课堂,让学生科学规划课外时间,促进思政教育与音乐课程的进一步融合。
例如,教师在教学“欢腾的节日”时,需要让学生在合唱中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感知民族文化的底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其他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剧、器乐演奏等,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9]。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将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结语
小学音乐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课程思政与音乐课堂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郝春明.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4(1):73-76.
牛阿娜.“四双”模式驱动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人文英语Ⅲ课程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24,28(1):37-45.
涂一昂.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三全育人”的路径解析[J].社会科学动态,2024(3):109-116.
易德良,漆红旗.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基于贺绿汀关于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三结合”理念内涵的更新拓展[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1):26-29.
吴杨廷,冉隆锋.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上)[J].中国音乐教育,2022(5):43-48.
赵静.课程思政视阈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研究[J].艺术评鉴,2021(14):128-130.
蔡兆梅,李晓梅,李思涵.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1):42-44.
武国华,黄敏姣.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9):97-99.
吴杨廷,冉隆锋.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下)[J].中国音乐教育,2022(6):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