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让教育有温度

2024-10-16 00:00刘荣荣
求知导刊 2024年26期

摘 要:正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凸显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的地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高度重视的课题。分析了家校社协同效率不高的原因,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从更新教育观念、办好家长学校、线上线下联动以及走进社区站点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旨在整合各方优势,实现协同育人目标,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家校社联动;协同育人;教育有温度;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刘荣荣(1990—),女,江苏省仪征市扬子学校。

强化德育导向,细化育人策略,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基本原则。良好教育场域的构建,基于学校的创新努力,家庭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社会的鼎力相助,只有三者凝聚合力,目标一致,方能把育人之路铺好,让育人之策更显睿智,使育人力量变得更强大。学校需要从学校特点出发,从加强学生关爱保护工作着手,尝试构建科学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由学校牵头、家庭密切配合、社会协同的合作机制,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日新月异,让育人模式更具特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

一、家校社协同效率不高的原因

家校社协同育人具有深远的意义,是落实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然而,现实中家校社协同育人还存在合力不足、协同度不高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学校受安全、学业质量等考核因素的限制,较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家校共育活动,使得教育场所局限于校园之内,导致家校社育人合力不足,难以全面育人,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受传统教育思维、升学率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校育人重心偏移,较少提供给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的机会,导致教育模式单一化,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建立健全长效沟通机制

家庭、学校、社会是协同育人的根本主体。家庭教育是起点,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拓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教育是隐形的,以环境对人产生影响。所以,在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的过程中,三者之间应互通有无,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便于各方采用合适的策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育人活动顺利开展。

(二)联合社会进行协同育人

社会是个大熔炉,是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德的理想校园。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自理、简单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如帮助社区清理花圃中的杂草等)中受到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幸福观等方面的教育。

(三)共建和谐协同育人环境

以学校教育为源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齐头并进,共建一个协同育人的大环境,是落实社会“大课堂”教育观念的方式,能助力学生更好发展。以劳动教育为例,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以相关课程、主题教育为纽带开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自愿劳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协同育人目标[2]。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的使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携手,本着理念一致、目标一致的原则,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打造共育的新天地,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学校要依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在德育层面的主导作用,利用学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契机,促进家庭、社会育人活动开展,让协同育人在学校的牵引下形成理想的局面。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实际,优化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各个环节,尽力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不良现象。只有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指导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更新人才观、教育观是重要的一环。对此,学校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准则,科学地把握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围绕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在深入吃透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资源,营造立体协同的育人环境。此外,学校还需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下,开拓创新,形成符合地域特点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充分凸显三方的优势,给予学生必要的教育、引领,促进其健康发展[3]。

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之后的社会反响,注重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落实在教师业务培训、教育效果考核等内容之中,让教师能清楚知晓学校及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角色、承担的使命以及应尽的义务。如此科学规划、管理与引导,才能发挥学校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等优势,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家校社联动育人的意义,从而使家长理解学校教育行为,关注社会大环境,支持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健康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依托培训学习、活动实践、工作反思等,明确自身职责,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中发挥指导者、促进者、赋能者的作用,成为家长的知心朋友、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逐步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二)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学校和教师不能忽略家庭教育的作用。其中,增强留守儿童家长的育人意识、教育水平,成为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办好家长学校,借助这一公益教育组织,可以帮助广大家长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方法经验等,使其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基于此,学校应精心策划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酝酿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教育主题,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将教育的重心聚焦于育人层面,这样的家长学校才能提升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的科学育人意识。比如,学校可以成立校级家长学校,聘请本地区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为顾问,组成以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社区人员、部分优秀家长为主体的核心成员组,共同设定家长学校的目标、拟定活动主题、组织策划各项具体活动,确保家长学校能够高效优质地办起来,真正服务于家长,提升家长综合素养,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坚实后盾。学校还可以围绕校级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整体规划、目标等要素,组建好班级家长学校,指导班级教师在校级家长学校的整体框架下拟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活动方案等,给予家长全面的指导,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结合顾问团队的理论研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经验的辅导,向家长传授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家长的理论素养。又如,教师可开展相应的家长学校活动,如在“双减”政策颁布后,开展“‘双减’大背景下家长该如何做?”“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夏季如何预防溺水?”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微课视频等来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整体水平,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支持[4]。

(三)线上线下联动,搭建家校快捷沟通平台

教育是系统工程,人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如此,所以家校社协同育人势在必行。学校、家庭、社会倾力参与,共同协作,凝聚合力,才能缔造出全面育人的新天地。家访是这一庞大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维系着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学、班级管理等都有着积极意义。为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采用线下线上联动策略,搭建家校快捷沟通平台,确保家访工作更深入、更细致。

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尽可能收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家访找到学生发生特殊情况的原因。第二,教师需要做好预案,一方面设计“一人一案”家访方案,涵盖学生学习、生活、品德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确保家访不是告状揭短,而是与家长互通有无,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等,防患于未然。如此确保线下家访有温度,言谈举止有尺度,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又如,针对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事实,面对难以消除的空间限制,教师可以采用线上家访的方式来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借助微信、钉钉等与家长交换信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第三,教师还可以借助社区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开辟沟通渠道,便于与家长展开有效沟通,让教师的关心和关爱被家长、学生感受到,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家校联动的活力,助力学生科学学习、快乐成长。

(四)走进社区站点,打通家校社共育新途径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更是一所大学校,社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特殊的一块,其不像家庭教育那样依托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引导与言传身教,也不像学校一样以缜密的、系统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引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学校需要走进社区站点,如依托乡村“五老”活动室、关心下一代乡村工作委员、乡村留守儿童活动站等资源,打通合作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天地,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学习引导、品德引领等,助力他们幸福成长、和谐发展[5]。

学校可成立校外辅导站、家庭教育咨询室,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同时结合自身教育特色,鼓励教师参与咨询室建设、各项活动等,使“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志愿服务活动顺利推进。这样能为家长提供育人理论、方法的支持,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关爱与帮助,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社区的关爱,接受社会公德、法治等方面的熏陶和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服务站等资源,使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给予学生全面、系统的教育支持。随着走进社区站点活动的深入,各方共识、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方法不断创新与突破,融合教育内涵会愈发丰富,对学生的成长也更有益,利于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目标的实现,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走向纵深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力量所在。对此,学校应立足探索德育工作新机制,因地制宜,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科学谋划“三全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让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全面化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拥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

[参考文献]

李明新,邓学军.家校握手 共建育人生态:以“促进教育”为价值引领的家校协同教育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2):12-14.

刘胡权.乡村家校(园)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与机制创新:基于部分乡镇家校(园)社的成功实践[J].中华家教,2021(5):68-74.

贺永平.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开放学校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1(5):37-40.

黄艳雁,姚金秀,俞志辉.“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3):32-35.

鲍道宏,翁乾明,张萍,等.就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答《福建教育》记者问[J].福建教育,2021(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