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初中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16 00:00兰家旺
求知导刊 2024年24期

摘 要:以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为基础,针对初中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特点,指出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为例,探索了数字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初中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中国的地理差异

作者简介:兰家旺(199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第二中学。

一、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特点

八桂教学通是一款专为中小学教师设计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它以数字教材为核心,提供丰富的备课授课、资源中心、工具中心、网络学院等基础模块,支持备课、授课以及教学管理等功能[1]。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有四个特点:第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提供人教版、湘教版初中地理数字教材,以及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方便教师进行备课和授课。第二,便捷的教学工具。平台内置多种教学工具,如在线备课工具、数字教材阅读器、授课工具等,支持数字教材与课件快速切换,能实现手机遥控电脑屏幕,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第三,智能的教学管理。平台提供多维度数据管理,满足管理员、初中地理教师、初中学生等不同角色的管理、教学、学习需求。同时,平台还支持在线备课和授课,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第四,个性化的教学体验。平台支持教师个性化教学,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推荐相应教学资源和课程,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八桂教学通是一款功能强大、便捷易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帮助教师提高备课和授课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普及。

二、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理数字技术融合教学目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数字技术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开始借助各种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呈现,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形式。数字技术不仅能将复杂的地理现象直观展示给学生,还能辅助学生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习效果。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适应教学需求。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数字素养,才能更好地参与和体验这种融合式的教学方式。但在融合教学中,数字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技术应用门槛高

对于部分年纪较大的初中地理教师来说,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教学平台有一定困难。灵活运用数字技术教学平台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学习新技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不仅会影响初中地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数字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和推广。

(二)技术设备成本高

地理数字技术融合课堂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对于乡镇学校来说,设备购置和软件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加之财政经费紧张,需要学校合理分配资金,教学和技术的双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技术教学融合难

在应用数字技术时,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教学内容搬到数字平台上,并没有实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导致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学生难以从中得到真正收获。如何将数字技术融入地理教学中,使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学生参与度不高

尽管数字技术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但如果初中地理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学习效果也可能会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地理数字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师资培训待加强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培训和学习也需要与时俱进。现实中,一些初中地理教师培训和学习可能跟不上数字技术发展的速度,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应用最新的技术和工具进行教学。学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

三、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案例

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为例,探究八桂通数字教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教材分析和应用方法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需要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2]。本节课是中国地理分区的开篇。在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中,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民族习俗异彩纷呈,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这些正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是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明确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而区域内部又有明显的相似特征。二是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人类活动方面的主要差异[3]。

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分析,设定有效的地理教学目标:第一,区域认知目标。能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在数字教材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能在数字教材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第二,综合思维目标。能利用数字教材动画功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第三,地理实践力目标。能利用数字教材画笔功能在地图上绘制出四大地理区域和秦岭—淮河一线。

本节课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灵活运用画笔、书签、聚光灯、学科工具、计时器、投屏、黑板、课件、动画等功能,引导学生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教学片段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课件功能展示材料: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在研究中国自然地理的差异后,将中国划分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金色中国”“银色中国”四个区域。

一名学生上台拖动“绿色中国”“黄色中国” “金色中国”“银色中国”方框到地图上的相应区域,并说明理由。

教师从地理学科视角补充解释“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称谓的由来。

2.四大地理区域教学片段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课件功能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是一种综合的区划,确定某一条界线时需要考虑哪些主导因素?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主题: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要求四人为一组讨论。使用数字教材计时器功能计时3分钟。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课件功能展示第一幅核心地图——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学生构建第一幅核心地图。一名学生上台拖动“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秦岭”“淮河”“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方框到图中正确位置。

教师:根据提示利用数字教材画笔功能在图中绘制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学生绘制分界线。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投屏功能将一名学生绘制的分界线投影到电脑屏幕上。

学生分析同学绘制的分界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课件功能展示正确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教学片段

教师:中国有一条界线,其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特征有显著差异。

学生:这条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聚光灯功能展示秦岭、淮河的位置。

学生: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经过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淮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书签功能展示问题,分析陕西西安、安康两地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学生: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播放功能播放一名地理教师野外考察的视频,分析秦岭对暖湿气流的影响。

学生:秦岭阻挡暖湿气流北上。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动画功能播放“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动画视频。

视频结束后,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问题。

学生1: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0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 ℃。

学生2: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学生3: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800 mm,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800 mm。

学生4: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汛期短,水量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汛期长,水量大。

学生5: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学生6: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教师引导学生读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上台利用数字教材学科工具“星际遨游”进行PK游戏。

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课件功能展示第二幅核心地图——秦岭—淮河一线示意图。

学生构建第二幅核心地图。一名学生上台拖动方框到图中正确位置。

最后,学生利用数字教材黑板功能绘制地理思维导图。

(三)应用反思

本节课运用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授课,化繁为简,比较直观,注重知识连贯性。数字教材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结合数字教材地图,让学生阅读核心地图、构建核心地图、绘制核心地图,能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不断探究,在数字技术融合教学中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四、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初中地理教学往往受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知识储备,而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则通过整合各种地理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包括各种地图、图表、图片,还有大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呈现地球运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中国铁路分布等地理知识。

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还会不断更新,跟上时代步伐,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促进互动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平台上的课堂活动、省份识记等功能,使得学生能更加方便地进行学习交流,及时反馈学习问题。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三)提供线上教学,提高核心素养

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能实现远程教学,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登录八桂教学通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空间。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教材的各种功能,如在线测试、实时互动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帮助。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梁丽萍,凌华宝.用数字教材平台解决教育信息化中的学用脱节问题:以“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为例[J].广西教育,2023(19):78-8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