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完成从“经师”到“人师”,从“教书匠”到“人生导师”的转身。
资深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说:“‘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重大的、革命性的变革。”伴随人工智能的广泛深入应用,传统学校教育基于的教师具有知识权威的“教”与学生接受知识传授的“学”的运行逻辑正在被不知不觉地解构,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元,师生共存共处的基石正在动摇。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已经和必将继续引发教育和师生关系的巨大变化。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是否可以淡化、弱化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作用?教育是否变成了纯粹的遵从市场法则的服务产业?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成了简单地以金钱为基础的平等契约关系呢?实则不然。无论人工智能怎么发展,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但是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并完成从“经师”到“人师”,从“教书匠”到“人生导师”的转身。人工智能时代的好教师不一定是知识渊博、无所不知的权威,但一定是在学生成长中关爱他们,充满爱心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是学生精神成长和品质完善的领路人。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要更多高素质教师,更多涵育教育家精神的教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第四十个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教育部组织安排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并推出系列尊师惠师举措,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感念师恩尊师活动以及教师风采视频,教师主题影视剧展演等,推动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强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将数字化能力和素养作为教师培养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持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我们要让教师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帮助学生学习,并把自己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产生深度交流,成为学生道德实践、人格塑造、精神发展、情感养成、品格锤炼的引路人,同时更多历练自己的道德情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自觉涵育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具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坚持修炼教育家精神。党和国家应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推进全社会涵养尊师文化,注重尊师教育,提振师道尊严,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激励奖励,广泛深入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传播教育家型教师的思想、展现教育家型教师的风貌,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激浊扬清、弘扬正气,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